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希腊人对"ethnos"、"genos"和"phylon"等表述族群的名词和用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自身的各种各样的定义和描述,并以当代人类学的族群理论作为观察的参照尺度,厘清了古代希腊人认知族群和建构自身族群身份的视角和方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与后现代人类学情境主义族群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徐晓旭 《历史研究》2019,(2):111-133
希腊语中的波斯人族称、米底人族称和阿黑门尼德王族名祖阿凯美奈斯的名字均由通俗词源学手段借入。名祖由族称虚构而来。古风时代初期谱系神话中的大洋河神之女、太阳神之妻柏尔塞/柏尔塞伊丝很可能已是波斯名祖,其孙女美狄娅及其子美得奥斯则是米底名祖。在波斯帝国向爱琴海世界扩张的年代,出现了宙斯和达娜艾之子柏尔修斯的儿子柏尔塞斯作为波斯人名祖的神话。波斯人不仅知晓该神话,还在与希腊城邦的外交活动中加以利用,并与希腊人展开关于其祖先血统的争辩。作为经典的波斯名祖谱系,该神话还引发了阿凯美奈斯为柏尔修斯之子的新谱系的编造。柏尔塞斯作为美多斯或美狄娅之子的谱系版本可能生成于波斯势力侵入爱琴海地区初期。在雅典帝国与波斯对峙的历史环境中,诞生了美狄娅和埃勾斯生子美多斯的神话,它又催生了阿凯美奈斯为埃勾斯之子的谱系版本。波斯名祖谱系神话,对以想象的血缘作为界定族群决定性标准的理论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历来毁誉不一,或以“中国有四大发明”自诩,或以“中国古代无科学”相谤,各执一端,未能公允评价。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发明创造,了解不甚深入,倒是外国人“旁观者清”,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以毕生精力潜心研究,在搜集大量资料、认真研究、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写成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地指出;“至少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最近,另一个热衷于研究中国科技的外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以雄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希腊同为文明古国,都为人类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是古代东、西方的两颗明珠。两国的历史发展、在不少方面不期而同,但是,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社会发展的道路下同,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尚、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又呈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肢葬是墓主人不同程度地屈曲下肢的一种葬式。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中游、华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均发现了流行这种葬式的墓地。本文作者对中国古代屈肢葬的谱系略作梳理,将其分为南方、北方、西方三大传统。其中南方传统出现和衰亡的时间最早,北方传统出现稍晚,西方传统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最晚。作者进而将这三大传统与整个欧亚大陆的三夫屈肢葬传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古代希腊的献祭仪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种宗教都包含着两个部分:一是人们如何思考那未知者,这是教理教义所要说明的问题;二是人们如何与那未知者发生关系(崇拜、感知、沟通、结合),这便是仪式所涉及的领域。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外宗教学界普遍认为,对于古代宗教之理解,仪式比多变的神话更具重要性和启发性。晚近以来,对仪式的研究则已突破了纯粹宗教学意义上的探索,而将它置于整个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这样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使仪式研究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即是以古代希腊的杀牲献祭仪式为例,在具体考察其形式与结构的基础上,提示了这种仪式所反映…  相似文献   

7.
8.
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东 《史学月刊》2007,1(5):79-86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解释希腊和中国文明侧重于陆地或是海洋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893年,德国经济学家卡尔·布彻尔出版其主要著作《国民经济的兴起》,阐述其关于世界经济经历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三大发展阶段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整个古代经济都被划入家庭经济阶段,封闭性是其主要特点。两年后,迈耶发表其长篇论文《古代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中,竞争现象无所不在。对于如何看待竞争和管控竞争,在各个古代文明中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古代历史时期,希腊人不仅热衷于各种比赛活动,发展起完备的赛会制度,而且对社会中的竞争现象作出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在古代历史时期的中国,各家各派思想家不但十分关注社会中的竞争,还发展出"不争"和"崇让"的观念。通过对古代希腊和中国用来表达竞争的词语进行辨析,同时对两个文明中的思想家们就社会中存在的竞争现象所作出的种种思考进行对照,我们发现,古代希腊和中国的竞争观念,既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通之处,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尚争"和"崇让"分别构成了古代希腊和中国竞争观念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11.
《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读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读后廖学盛黄洋的《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一书的问世,无疑是中国学术界值得欢迎的事。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能够在国外读完古希腊史专业的博士学位,并且在国内出版自己的博士论文。虽然中国学者早已开始研究古代希腊的...  相似文献   

12.
正前几年就听说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先生和他的助手在进行古代银锭相关课题的研究,这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2016年年中去北京出差,顺道拜访中国钱币学会时就收到了周馆长赠送的由其本人与杨君、黄维合著的《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一书。周馆长的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古代银锭铸造技术的问题,而出版专著则并非将课题研究成果罗列出来那样简单,还必须解决古代白银使用、银锭出现和使用、古代银锭的保护和鉴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古典时代的希腊与先秦时代的中国是世界历史上的两大文明古国,影响之大,众所周知。本文着重从经济方面论述这两大文明政治制度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差异的初始状态;二、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差异;三、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差异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差异;四、希腊民主政治和古代中国专制政治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贸易曾出现过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商舶贸易等多种形式。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对于考察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沿海区域经济联系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海洋贸易圈的发展与演进趋势等,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学术氛围逐渐宽松,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者不断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突破了种种禁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随着国际学术交往日益频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得以不断引进,形成海内外学术研究相互激荡的新局面,使得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一部拓宽希腊史研究领域的力作——读《古代希腊研究》汪诗明古代希腊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史学界对希腊史的研究也给予高度的重视。但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很难超越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雅典的民主制等范畴。而古希腊留给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以往关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多注重宏观因素,本文认为虽然这些宏观要素对于城市选址起到了一定的决定因素,但城址最终是由人来选择的,而人对于各种因素、利弊必然有着不同的认识,其结果不是一种必然。地理因素或者宏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某一区域中可能会产生城市,但是否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的微观选址则是由人决定的。这些问题是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本文认为城市选址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认同理论运用于少数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族群认同涉及到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族群关系,族群文化适应,族群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冲突,都与族群认同的发展有关。本文综述西方学者近年来对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发展、族群认同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进展,旨在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钢铁冶炼流程中“夹杂物”概念及应用对古代钢铁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夹杂物分析研究成为冶铁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梳理了不同古代金属冶炼与加工工艺下夹杂物的来源,并对古代夹杂物的表征方法进行归纳,进一步将夹杂物分析在国内外冶铁考古中的应用进行评述。西方学者的夹杂物研究侧重于以成分特征为主要对象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形成夹杂物判别产地来源方法;而我国学者则依靠定性判断方法建立起夹杂物辅助铁质文物工艺判别方法。当前古代钢铁制品夹杂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分析方法单一、对夹杂物包含信息的挖掘不够深入,今后可利用现代冶金分析手段从多方面了解古代钢铁制品夹杂物特征,为后续解决考古学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四十多年我国对石窟保护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加固保护工作方法,同时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在评述具体的石窟保护和加固工程的过程中,得以加深对文物保护原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