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重华 《史学月刊》2008,1(4):46-51
关于黔江教案尽管当事各方众说纷纭,然无论从教案的酝酿分析,抑或从教案的经过考察,都不难发现,若非官绅鼓动,本案实际上完全可以避免.教案的处理更令人遗憾--除了即使对一名"清官"来说也算不得什么的赔偿和一名"正凶"在中途不明不白地死掉外,其他涉案人员并未受到什么追究.因此,无论所谓"衅由彼族,屈在华民",抑或所谓清政府"崇教以抑民",至少皆不适用于黔江教案.  相似文献   

3.
晚清晋商与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晚清,晋商颇具特色地栽培茶树、研制茶叶以及将茶叶组织运销,在茶业经济领域创办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加工工业。同时为了自身利益和民族利益还与俄商进行斗争,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幕府相互倾轧,严复在两者之间艰难抉择。李鸿章及其幕府遭张謇等弹劾,严复始有投奔张之洞幕府的想法。在李鸿章幕府内部,又有“闽党”与“浙人”之争。在内部斗争形势变化,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严复著译以“立言”,剖析李鸿章幕府弊端及在战败中应承担的责任。严复发表《辟韩》,从君臣之义上对甲午战败进行反思,而张之洞命作《〈辟韩〉驳论》,严复与张之洞交恶。严复针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提出中体有中用,西体有西用;还抨击张之洞师法日本之“新学”及对“西学”的偏见,谴责张之洞干预教育制度。严、张交恶既有派系之鸿沟,又有“西学”、“东学”之分歧。严复作为政治家在李鸿章幕府并无过人之处,与经世立业相比,严复在著述立言上的功绩较为引人瞩目,这与晚清倡导新学分不开。严复等在李鸿章幕府中倡导“学新”,形成有别于张之洞及其幕府倡导“东学”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5.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廖平的经学成就在其前期廖平(咸丰二年——一民国二十一年,1852一19H)字季平,晚号六译,四flbt研人。二十二岁赴博士弟子员试,试卷被考官所弃,时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拔为第一,放长期对张之洞深怀知己之恩。次年,即入张之洞所创成都等经书院就读。师事担任等经书院主讲之王间运。二十七岁(光绪十四年)中进士,授龙安府教授。以后历任射洪安岳教谕,绥安府学教授,等经书院提校等职。廖平治学善变。他于光绪十二年(1886)著成(今古学考),主张“平分今古”。次年,又作《续今古学考)①(后经过增订,改名(古学考)(凡又成…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与晚清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与晚清铁路陈晓东中国的铁路创建于清末,铁路的出现,便利了陆上交通,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在近代中国,修建铁路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与破除封建守旧思想、中外关系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积极涉足铁路业,起了举足重轻的作用。本...  相似文献   

7.
晚清政治的变革对新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挽救民族危亡的意识和政治启蒙的需要唤起了史学革命,以民主为指向的政治文化为新史学的发展确定了方向。政治改革不仅为新史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幕僚与晚清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三年出生,辛亥革命前两年辞世的张之洞的一生,基本上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一生。因而他一生的政治活动自然也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包括流芳千古者和遗臭万年者——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梁启超也说过:“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资鉴者也。”本文试图从张之洞与其所处时代的“许多单个的意志互相冲突”以及他的许多特殊生活条件来展示他走过的道路,期望能“为现代人一般人活动之资鉴”。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与晚清厘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嵩焘首倡开办湖南通省厘捐,并推广湖南经验,先后在山东、江浙、广东等地整顿厘务,以裕军饷。1864年,他强烈反对停厘撤卡,平息了沸沸扬扬的罢厘之议。使英期间,他坚决主张停废各省厘捐,仿行西方税法。可见,郭嵩焘在晚清厘金兴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奕山与晚清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奕山的一生具有相当的戏剧性。他是清道咸时期较有影响的抚绥大臣,并在数十年间保持了清帝对他的信任,成为久历边陲要地的镇抚大员,特别是他两次供职于新疆,使清帝确认奕山在羁糜外夷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从而奠定了他在清廷中的地位。但无论是在广东赔款、新疆让利,还是在黑龙江割地,可以说奕山在处理与西方列强的事宜中是有罪过的,而清帝对奕山的行径并未给予较为严厉的惩处,其重要原因是清王朝所采取的失败的边疆政策和措施,即用传统羁糜国内少数民族的政策对待西方列强的入侵。可以说,无论是清帝还是奕山,对西方国家的侵略野心以及所处的形势都是茫然无知的,奕山的失败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与晚清学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0 7年至 190 9年张之洞以军机大臣管理学部 ,直接负责清末兴学国策的制定与实行。在他的主持下 ,学部于积极推动普通和实业教育的同时 ,提倡保存国粹 ,继续奖励学堂出身 ,办事方针出现从锐进而缓行、由创新而复古的变化。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见湖北与直隶的门户立异和人脉渊源 ,对中央教育行政的决策乃至近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与样态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又深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洋务运动是晚清封建统治集团在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条件下,借西法以自强的运动。它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到九十年代告一段落,大体经历了三十多年。其间,既有在工业、交通、通讯、海防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建树和积累的诸多经验,从而推动了早期近代化发展;又没有实现“自强”.反而被殖民主义列强所摧折。这一现象颇值得深思。究其原因,固然与日益恶化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而根源则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尤以晚清政局的…  相似文献   

14.
上距戊戌变法不足十年,又有立宪运动勃兴。在享有全国声望的立宪派领袖中,江苏南通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争路权、办铁路而受到普遍敬重的浙江汤寿潜以“张、汤”并称。  相似文献   

15.
奕劻是晚清政坛上一个重要角色,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活动,是其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一幕。本文梳理了奕劻在义和团运动中的相关资料,并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希望对全面认识这个人物有所助益。奕劻在义和运动时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力主镇压、韬光养晦和议和谈判。一、力主剿杀义和团尚处于萌芽时期,奕劻就是该运动的直接关系者。由于民教冲突日益增多,1896年,总理衙门拟定了教案处分章程。1897年,山东巨野教案发生,奕劻就是和德国公使海靖进行交涉的主要人物。①1899年12月,英国牧师卜克斯被杀死,英国公使窦纳乐会…  相似文献   

16.
晚清组照     
正~~  相似文献   

17.
晚清清流派的思想包含有丰富内容,笔者专题研究这一思想,实为对探索清议与社会的关系作些尝试。 一、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清议观 清议观是清议思想形成的根基。概论之,晚清清流派的清议观由五要素所构成。  相似文献   

18.
“嗟呼!晚清朝政之乱,表病在新旧,本病在后帝,始于宫廷一、二离异之心,成于朝列大臣向背之口。因异生误,因误生猜,因猜生嫌,因嫌生恶,因恶生雠,因雠生杀。恶而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近代科学知识在晚清中国传播的研究成果丰硕,佳作甚多,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可为代表,相对冷门的地质学在华传播,也有专题论述(杨丽娟:《清末地质学的传入》,《自然科学史研究》2016年第3期)。较之抽象深奥的西学,那些新奇的西方技术及其制成品,令更多的中国人包括下层民众大开眼界,触动更直接。当时来华的西方人深知其妙用,为吸引听众招徕信众,在鲁南  相似文献   

20.
刘晓琴 《史学月刊》2004,39(8):47-51
晚清留英教育在船政学生留英之前已经开始,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就派遣了同文馆学生赴欧洲游学。之后,历届驻英公使都带有同文馆学生充任使馆随员或翻译学生,在处理外交及使馆事务之外,这些同文馆学生还负有学习的任务,可以入英国学校学习。19世纪90年代总理衙门还制订章程,派遣了两次同文馆留英生。20世纪初,京师同文馆归并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后,再次派遣学生赴英留学。同文馆学生留英在整个晚清虽然不多,但也自成一系,是晚清留英教育中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