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地区羌人初探赵丛苍何利群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对我国的后世民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早在传说时代,羌族中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姜姓部落已成为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中的若干分支由于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正阿坝州藏族和羌族几百年以前就相互通婚,两个民族是相互融合的,所以就产生了藏羌织绣。藏羌织绣有着最传统最古老的织法,实用性比较强,而且藏羌织绣的色彩、图案和佩戴都是有特定含义的。比如说,羌族住在半山腰,号称云朵上的民族,他们的衣服是蓝色的,头饰是白色的,这代表着蓝天和白云。  相似文献   

3.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就有关于羌族的记载。 古羌民族骁勇善战,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辉煌,也创造了历久不衰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战争和灾荒等各种原因,羌民族不断迁徙,变迁,到今天为止,总人口只剩下不到30万,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西南,岷江上游地区。此地区海拔高,生存条件恶劣,但羌族这个多灾多难而又坚韧的民族却用他们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无论是从他们的歌声,还是舞蹈,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那源自祖先的灼热灵魂在不断舞动。  相似文献   

4.
<正>图腾,是指原始社会的人认为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曾活跃于中国西北部的古老民族——羌族,其族民之羌与族姓之姜,皆源于羊图腾。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羌"为:"羌,西戍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古文字研究证明,羌和姜的汉字构形反映了一种首戴  相似文献   

5.
<正>每至农历十月初一,川西北岷江、涪江上游的羌族就会迎来传统佳节"羌年"。古老的史诗"木吉卓与斗安珠"叙述着这个节日的悠远来历。传统羌年的祭祀与庆祝,处处体现出敬天还愿、感恩、报喜的特质。斗转星移,羌年从高山村寨走向了民族文化展演的舞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羌人从"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止,垒石为室",从西北河湟地区迁徙至川西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文化 秦汉及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兴盛于西北河湟流域的古羌人逐渐南迁,他们穿过荒原草场,进入了地理上称作横断山区的峡谷之中,由原来的游牧民族向半农半牧或半家半狩的山地民族过渡,逐渐形成为当今的藏、羌、拉祜、纳西、景颇、哈尼等少数民族。惟一保存了羌这一称谓的便是今天聚居于茂县汶川岷山中的羌族。  相似文献   

7.
李祥林 《民俗研究》2014,(4):118-125
对于信奉万物有灵的羌民来说,"犬"是重要的信仰对象之一。犬信仰在羌族民间社会中由来古老且功用宽泛,满足了尔玛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并跟他们的传统生活关联密切,形成为一个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民俗传统。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在多民族文化视野中就羌族民间犬信仰问题进行解析,无论对研究羌族民俗史还是中华民俗史,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羌(戎)族,是我国西部的古老民族,从夏商到宋代的数千年间,一直是西北地区的土著民族。她是华夏民族即后来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藏族的前身和先民。如今在西北大地上,羌族虽然不存在了,但她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等。却在安多藏族及一些汉族地区.仍被传承保留了下来。本文要探讨的是今甘肃境内古代羌语地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寻羌川西北     
陈静 《中国国家旅游》2012,(11):118-123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字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等地,人口约有32万。  相似文献   

10.
日羌节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这是羌族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族之春节,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西北的茂汶羌族自治县的早期石棺葬中,曾见有用白石随葬的现象,观察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羌族的一种白石崇拜遗俗。这种白石崇拜遗俗存在于“石棺葬文化”中。创造这一文化的民族,是原居于甘青地区的氏羌民族南下后带来的。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白石崇拜这一问题,应在源于我国西北甘青高原的氏羌民族文化或与其民族文化有关的其它古代文化中去寻根探源。为了说明这种拜崇的习俗和证明它来源于西北甘青高原,我们可以从西北的甘青高原的考古发掘材料中得到启发,现把四川茂  相似文献   

12.
《后汉书》卷八十七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河,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枝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这段引文概括地介绍了氐羌族的历史面貌。氐羌族原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老的民族。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氐羌  相似文献   

13.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羌族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自古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的部族构成比较复杂,史书上对其有所记载。20世纪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羌族的简文,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羌族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羌人部族,有的史有所载,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识;有的为过去所未见,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汉简中有关羌人部族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的文明记忆羌族碉楼与村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富政 《中国文化遗产》2008,(4):M0001-M000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兴起于中国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最早过着游牧兼农耕的生活。殷商时期,主要活动在西北和中原地区,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自秦献公时始,由于同处河湟地区的秦人对羌人施以严酷的军事压力,导致部分羌人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大迁徙。有的去往青藏高原,有的则向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及大渡河、安宁河流域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十年寻羌     
《山茶》2009,(5):173-173
台湾学者、历史学家王明珂的寻羌之旅始于1994年夏季。此后十年间,他每年都要在羌族地区住上一两个月.在真实的“人”与“社会”面前重头做一个学生,重新寻找古代羌人与今之羌族。王明珂说他在羌族地区的活动可以归纳为:喝白酒、爬山、接受村寨与城镇羌族朋友的热情招待以及与泥石流、山崩、破车、坏路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我一直就向往那个古老而神秘、素以游牧好战著称的少数民族——羌族。四川阿坝州境内不知从哪个时代起有一支羌族部落聚居于此,至今保持了独特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08,(3):62-65
西汉初,中国的地理形势是北面辽阔的地域属于强大的匈奴,西南(包括今青海、西藏)部是羌族生活的地区,西汉就夹在这两个强大的民族间,时时提防着他们会合力夹击,河西地区归属西汉后,汉政府为了阻止匈奴南下,羌人北上,保护河西地区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继续沿用着前代修筑长城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民国学人陶云逵提出"边地汉人"是边疆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范畴。民国时期川西北羌族地区是时人心目中的"文化边疆",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与羌地汉人的经济活动密切关联。文章对民国时期的"羌地"与"羌地汉人"做了界定,对羌地汉人的职业结构、经济活动及日常经济生活做了描述,并分析了羌地汉人对羌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屹 《丝绸之路》2005,(5):25-29
羌族是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居住在四川省岷江城山谷地区的羌族保留了3000年古老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了防御外敌和自己发展的需要,羌族建筑逐渐形成了防御堡垒的形式,而桃坪羌寨古堡集中反映了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汉代的东、西羌,学术界历来意见分歧.其实,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注释对东、西羌的界定是正确的,只是未加以证明.文献显示,东羌是东汉时分布在朔方、北地、上郡、五原、西河地区的羌人,他们早在先秦时期就移居于此;西羌则是分布在陇西、汉阳西及金城地区的羌人.进入东羌聚居地的西羌融人了东羌,而内迁入关中者仍为西羌.东羌的历史,还有待于深入发掘,才能写出一部完整而丰满的羌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