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1871年生,贵州开州(今开阳县)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道员、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等职。1904年任北京外城警察厅厅丞、内城警察总监。后任蒙古事务督办,津浦铁路督办等职。辛亥革命后,从1912年7月起连任交通总长。1913年7月至1916年任熊希龄、徐世昌内阁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5年支持袁世凯帝制活动,任袁世凯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1919年任南北和议北方总代表。  相似文献   

2.
先父朱启钤,晚清时曾任京师外城巡警厅厅丞、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津浦铁路局北段督办。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以后,在津沪一带经营实业,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今山东枣庄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并在北京组织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1871—1964)贵州开州(今贵州省开阳县)人,字桂辛,号蠖园,清光绪举人。清末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丞,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等职。北洋政府时期,曾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拥袁世凯称帝,任大典筹备处长。1918年被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以后经营实业。并在1929年创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的研究。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丝绣  相似文献   

4.
贵阳解放了     
1945抗战胜利那年,我父亲的至交友人、医学博士朱懋根先生从美国留洋归来,受当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委任,到位于市郊湘雅村贵惠路上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接任院长一职。朱先生到任后,手下缺乏得力的办事员,于是就聘请我父亲到他那儿去帮他做事。曾经20来岁就在贵州省政府秘书处做事的我父亲,先是担任朱先生的秘书,后又担任事(总)务科科长和教育出版科科长。  相似文献   

5.
先父朱启钤,晚清时曾任京师外城巡警厅厅丞、京师大学堂泽学馆监督、津浦铁路局北段督办。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以后,在津沪一带,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今山东枣庄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并在北京组织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的研究。解放前夕,先父寓居上海。当时章士制先生也住在上海,先父和章先生交往甚笃。1949年国共和谈期间,章先生曾经两次到过北平。第一次是以上海一个民间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到平,住在六国饭店,第二次章先生以李宗仁政府和谈代表团正式成员…  相似文献   

6.
周自齐(1871年-1923年),字子虞,山东单县人,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维护国家利益,发展农工商金融业,做过大量对民生有益的事情;同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在当时军阀混战武夫当国的特殊年代,正是这种动荡的社会,铸就了他矛盾而又复杂的传奇人生,留给后人许多人生第一。  相似文献   

7.
黄团元 《文史天地》2010,(11):20-23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常乐镇。1885年中举,1894年中状元,曾授三品衔。清王朝被推翻后,担任过工商总长等职。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8.
民初南北议和的风云人物||张謇■戴萌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清末民初曾任翰林院修撰、商部头等顾问官、江苏省咨议局局长、民国政府首任实业部总长等职。他兴办各类实业,是近代资本家,又是立宪派首领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巨...  相似文献   

9.
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海门人。晚清甲午(189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清末朝廷授其农工商大臣兼东南宣慰使,因其赞成共和而峻辞;民初曾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袁世凯任大总统时,先辞组阁之邀,继就农商总长、水利局总裁、全国教育会长等职。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10.
夜盗珍妃墓     
珍妃与珍妃墓珍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关于她的身世与遭遇,人们已经知道了许多。珍妃家族在清朝满族八旗中隶属于正红旗,姓地他拉氏。珍妃生于1875年(光绪二年),其祖父裕泰曾任刑部右侍郎、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其父长叙任工部待郎、礼部待郎等职。长叙有一子二女.均系庶夫人所生。一子志搞曾任工部笔贴式、满洲正蓝旗都统等职;二女即瑾妃、珍妃,名字不详。1888年(光绪十四年)农历十月初五,18岁的光绪帝奉懿旨成大婚礼,长叙二女被册封为光绪皇帝的瑾嫔、珍嫔。此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这件事对受封之家不是喜事…  相似文献   

11.
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闽县(今福州市)人,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世居福州城内朱紫坊,幼时,曾住黄巷三年。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与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期。清末.历任“威远”、“康济”、“通济”、“海圻”舰长.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总制等职;  相似文献   

12.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生于浙江绍兴,1940年3月病逝于香港。他73年的生命历程,求学在故乡,留学在西欧,从政在北平,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代理司法部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相似文献   

13.
<正>许世英(1873-1964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原字俊人,后改字静仁,晚年自号双溪老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光绪丁酉年(1897年)拔贡。他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宦海沉浮六十余年。晚清时代,他历任刑部浙江司副主稿、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山西布政使等职;北洋军阀时代,曾任大理院长、司法总长、奉天民政长、福建巡按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安徽省长、内阁总理等;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全国财政委员会主席、驻日大使、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等。1950年,在香港被蒋介石挟持至台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文史月刊》2011,(11):27-30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六成员之一。长征前夕,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随红五军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长征途中,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15.
赖晨 《文史月刊》2012,(1):57-57
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清代名臣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他23岁考取贡生,45岁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所到之处,都有政声。他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而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16.
庄蕴宽(1867—1932).字思缄,号抱宏,江苏常州人。光绪十七年(1891)考中副贡后步人仕途,于1896年赴广西任职,十余年问历任百色厅同知、平南知县、梧州知府、太平思顺兵备道兼龙州边防督办等职。愤于清廷腐败,于1909年底辞官归里。庄蕴宽主政广西期间,以清廉刚直、爱民惜民自守,勤政为民,  相似文献   

17.
李秉衡.字鉴堂,生于1830年(道光10年)、殉国于1900年(光绪26年)。祖籍早系顺天府(北京一带).后迁居山东福山县桃源乡。其曾祖李协于乾隆39年由山东渡海闯关东、定居奉天岫岩厅(后改为州)南部石嘴屯.耕读为业。其父李辉德.求学考举人.因“岫无学额寄著海城籍。”①后任江苏一带知县等职,为官清廉正直.对李秉衡影响至深。李秉衡做官随父报籍.故各史籍误记为“海城籍”。1906年(光绪32年)将岫岩州南部划为庄河厅.石嘴屯归其辖属,因此说李秉衡是庄河人(现为辽宁省庄河市)。②李秉衡出生于石嘴屯,自…  相似文献   

18.
汤雄 《文史精华》2007,(6):42-48
李根源是国民党元老,曾任陕西省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等职。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而退出北洋政府。从此不仅在政坛上销声匿迹,连去向也不为人知。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才又出现在抗战前线。这整整14年,他退隐在哪里,又作了些什么呢?《“山中宰相”李根源后传》详述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82年4月18日的深夜,一架从美国飞来的中国民航班机已经飞临北京地区上空。在飞机的头等舱里,有一位老年乘客。这位老人,就是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厅)长、台湾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范寿康先生。他已经88岁高龄,去国离乡已经37年。1913年,范先生年方18岁,便东渡日本求学,专攻一年日语之后,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医务专业。这里是那时日本帝国大学的预科,郭沫若、郁达夫、夏禹鼎等人都是他的同学。1919年,范先生从这里升入帝国大学文学部,改攻教育与哲学,并于1921年写出论文《…  相似文献   

20.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廖平的经学成就在其前期廖平(咸丰二年——一民国二十一年,1852一19H)字季平,晚号六译,四flbt研人。二十二岁赴博士弟子员试,试卷被考官所弃,时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拔为第一,放长期对张之洞深怀知己之恩。次年,即入张之洞所创成都等经书院就读。师事担任等经书院主讲之王间运。二十七岁(光绪十四年)中进士,授龙安府教授。以后历任射洪安岳教谕,绥安府学教授,等经书院提校等职。廖平治学善变。他于光绪十二年(1886)著成(今古学考),主张“平分今古”。次年,又作《续今古学考)①(后经过增订,改名(古学考)(凡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