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史学研究的历程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历史学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都探讨社会系统中的一些因素(只不过一个侧重于现实社会,一个着眼于业已消逝的既往);它们都把创造历史、并生活在既定的社会历史之中的人作为考察对象。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二者也有某些相类似的地方。或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社会学和历史学才变得易于共生和共长。在中古以前,社会史学的命运在东方与西方是不大相同的。与古代西方求悟性、辩逻辑、明哲理的思辩式理论相比,中国古代更偏重于对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在苏联这样一个有九十二个民族的国家里被公认为族际共同语。然而,苏联国內外都有不少人,对俄语的族际共同语的地位以及苏联政府推行俄语的方针政策持不同观点。一个多民族国家,需不需要有一种通行全国各族的族际共同语?俄语被用作苏联的族际共同语是否得当?苏联政府推行俄语的方针政策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看来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只是笔者的初步看法,望有关学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期,“明”(化)问题研究受到国内外学的格外关注。不少学认为,明和化的因素将在21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世界明”问题,在国际范围内,长期流行的是西方的作和观点,它们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陶寺晚期龙山文化与夏文化——论华夏文明的形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六大明古国之一,但有关中国明的起源问题,迄今学术界尚无定论,或尚无较为一致的意见。对此,过去一些学认为我国明起源较晚,大约是在商代。例如日本贝冢茂树曾说,中国古代明形成的时代,应在商代前期。也有人说:“小屯殷墟化便是中国最早的明,或说便是中国明的诞生”。为此夏鼐先生曾作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小屯殷墟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明,如果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5.
国外中国学界的研究成果不仅反映各国中国学研究的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各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态度,甚至起到推动中国国内文化研究发展的作用.综观不同时期俄罗斯中国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其主要方向和特点:第一,俄罗斯中国学研究涉足所有学科,呈现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并举的取向.在俄罗斯近300年的中国学研究中,人文学科的比例自苏联时期开始减少,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的比例开始增加.第二,在经济领域对中国的研究有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清军入关和由此建立的清朝在全国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评价清朝前期历史地位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几个角度,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首先,想谈一下究竟是谁破坏了明中叶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势头问题。有一种说法,似乎如果不是清军入关和随之进行的长期征服战争的破坏,明中叶后所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就会比较顺利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斯诺登似乎已经做好了在俄罗斯生活的打算。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向俄罗斯或前苏联寻求避难的美国人过得并不快乐——他们不被信任,做着无聊的工作,不少人又想回到美国,可悲的是,还没等到祖国的接纳就客死他乡。斯诺登若是留在俄罗斯,结局恐怕不妙  相似文献   

8.
陈立立  杨福来 《南方文物》2000,(4):47-48,53
克拉克瓷是自十六世纪始葡萄牙人从中国贩到欧洲去的绘有欧洲风格画的瓷器。当时欧洲人不会生产瓷器,对克拉克瓷特别喜爱,因此需求量很大,从而形成了一定历史时期一定风格的瓷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克拉克瓷的美术风格及特点论述的不少,本文试就克拉克的粗糙以及形成的原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召开。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俄罗斯普通民众身上,我们会闻到多少世界文化遗产圣彼得堡的味道?6月8日,在中国北京,本刊记者聆听了一场关于俄罗斯人和圣彼得堡鲜活的味道故事,讲述者是中国同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王宪举先生。  相似文献   

10.
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智先生在《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一文中,结合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方法论问题,读者很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愿意提出来与先生商榷。我不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但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特别是有关的理论方法论问题很感兴趣,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参加这次讨论,并求教于黄先生和其他海内外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罗莎·卢森堡一生中曾经同列宁发生过多次争论。他们之间发生分歧的问题,有些已经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作出了结论。而有些尚待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作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但是,整个看来,应当说,列宁和卢森堡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上观点是一致的。 建党问题是列宁和卢森堡之间发生的第一次争论。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各国研究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1日至3日,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三家单位联合举办了“宗教化与人类明”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共88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43篇。会议从古今中外多种视角,讨论了宗教化与人类明这一主题,既有对全球化时代宗教化与人类明的宏观阐述,又有对各种宗教进行考证的微观研究,讨论的范围涉及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吠陀教、印度教及中外明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西方中国学研究纷纷致力于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国中心论等视角来瓦解从前居统治地位的西方中心视角,目前又流行互动比较的视角,而且偏爱比较晚明前清与同时期欧洲的关系,但比较中总是忽略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美国学者霍斯泰特勒的《清朝殖民地事业》一书所作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即存在这种不足,并且这种状况在西方学者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就日本人的精神气质来说,阳明学似乎比朱子学更为日本人所喜爱。这是因为与朱子学相比,阳明学的方法是东洋的,是体验的哲学(这里所说的哲学与西洋所谓的哲学稍有不同),它适合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而朱子学则具有较多的西洋成份。是主知的科学。下面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说明阳明学何以适合日本人的问题:首先,阳明学传到日本后,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而日本化的?其次,日中两国学者应怎样从比较论的立场把握日本阳明学的特质?最后,为什么说日本的民族性符合阳明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呜唱     
马卓文 《华夏地理》2013,(11):15-15
我之前一直在为家附近的猫捕猎技术感到困扰,但现在看来这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了。欧洲人难道不怀念那些五彩斑斓,唱着歌从头顶飞过的小生命吗?  相似文献   

16.
孙以昭 《古籍研究》2001,(1):126-132
中国古代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积累而成的丰厚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不可或缺的化基础之一,是可为世界化与学提供重要启示的巨大参照系。在伴随经济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化困境的促使下,中国古代学正日益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可以预言,中国古代学将在比较发达的21世纪的中国及世界各发达国家之中,为解决人们面临的精神问题,为建设更加健全合理的化,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深入探讨、努力改革中国古代学研究生教学内容及其方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中国古代学专门研究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耿云志 《安徽史学》2007,(5):107-116
在令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困惑的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胡适化与看来同自己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现代世界新文化泰然相处,并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的新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相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指出,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因此,不存在所谓东方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这种大分别.胡适又指出,历来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常态都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胡适还强调指出,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根本保守性",也就是所谓"文化本位".这个"文化本位"实际上就是那无数无数的人民.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来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新文化的关系,化解种种困惑,较好地解决近代文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中国新移民现状及其课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以来的俄罗斯中国新移民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俄罗斯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在俄罗斯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文分析俄罗斯中国新移民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 探讨俄罗斯官方对中国新移民的态度和政策, 概述俄罗斯各方面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看法。作者认为, 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俄中两国开展明确的具有建设性的合作, 需要一个加强双边关系的更强大的社会平台, 也需要俄罗斯方面实行一种平衡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其遗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记述了他在中国28年的传教生涯。以一个西方传教士的眼光,利玛窦仔细观察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他对晚明的饮食文化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书记载有晚明时期中国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料,与欧洲迥异的茶酒饮料,别具一格的瓷器、筷子等食器和煤这种在中国北方大量使用的燃料。他在中国传教的过程中,广泛结交上层官员和士大夫,亲身体验了晚明的各种宴会,对中国宴会的程序及各种礼仪相当熟悉,对当时中欧宴会的差异作了不自觉的比较。他在中国接触到了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对晚明时期中国的宗教饮食习俗也有较详细的记述。利玛窦对晚明饮食文化所作的详细客观的记述,对于弄清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少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懂得一点欧洲历史的人就会知道,谈论“欧洲档案”和“欧洲档案工作”简直是一件奇想或近乎荒谬的事,因为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从未有过统一的政治和法律,虽然在某些化方面趋于一致,甚至有的国家在语言、宗教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正因如此,在欧洲各国档案工作的发展都与本国政府和官僚体制切切相关。近10年来,欧洲档案工作越来越认识到他们在档案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增进各国档案工作彼此的厂解与合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