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龙圣 《民俗研究》2011,(3):144-155
乾嘉苗民起义后,清王朝在湘西地区实行的屯政极大加剧了民间完粮纳税负担.使大众对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更为渴望。白帝天王信仰的祈雨功能以及天王与龙神的关系由此凸显,并影响到乱后重建的杨氏家族。在结合其他家族世系和民间传闻后,一个与清前期家族叙事差异很大的故事被杨氏创造出来,并机缘巧合的进入地方志.成为晚清、民国时期一种普遍流行的地方话语。  相似文献   

2.
裴佳丽 《中原文物》2023,(3):130-137
唐代为中国天王信仰和图像流行的高峰时期,天王胁侍眷属图像是关于天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类图像资料的整理,探讨图像演变规律,认为佛教艺术对天王胁侍眷属形象的添加和关注,与唐代统治阶级的干预有关,反应了天王原有的护法职能泛化为护国、护民的职能转变,得到中国世俗文化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天王也称神王,佛教称之为护法神。古印度神话中称须弥山腹有四天王佛教采用其说,宣称四天王各护东、南、西、北一天下,东方为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为广目天王,北方为多闻天王。四天王属于帝释天(印度教天神之首)的四员大将,也叫护世四天王,俗称四金刚。金刚,是梵文意译,有金中最刚之意。在四天王中,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在中国最为推崇,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神,世界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自东汉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四天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自唐玄宗以后,对毗沙门天王信仰大盛,常被军中奉为保…  相似文献   

4.
陈飞  方国剑 《文博》2006,(5):9-13
鄂西地区自古是土家族人的聚集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土家特有的文化形式,造就了一大批土家文化奇观,尤以土家建筑最具特点。在鄂西利川市境内保留有众多的土家的建筑,其中以大水井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被誉为土家建筑中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谭萍 《神州民俗》2007,(10):18-20
恩施“女儿会”是恩施土家女儿在华夏大地上彰显女性文化特征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以歌为媒,自由择偶的节日盛会。  相似文献   

6.
土家情歌     
史料记载,黔东土家族为巴人后裔,在土家族人发展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中,仍可见古代巴人的蛛丝马迹。世代传颂的土家民歌更是传承了巴人“竹枝歌”七言四句、谐体、双关的特点,历史悠久,有深远的文化渊源。黔东土家民歌是黔东土家族人民在与自然漫长而又艰辛的斗争中所形成的,最后以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流传下来,依靠族人的世代传唱。土家民歌所展示的是人们在劳动之间所获得的全部情感体验,折射出土家人民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生存、劳作、繁衍的全部过程。土家民歌情感真挚,语义双关,多用比兴手法,民歌中的情歌则清新自然,情感生动明朗,是土家文…  相似文献   

7.
巫术思想及信仰在汉代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汉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巫术与汉代知识和思想发展水平相适应。巫术思想和巫术活动具有广泛性特征。巫术在汉代思想文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思想信仰两个方面。是文化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文化“小传统”的主要发展形式。民间巫术信仰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共同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模式.汉代官方意识形态及精英知识阶层中杂糅了大量巫术因素。民间巫术具有社会凝聚作用,对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也有一定拒斥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真福 《丝绸之路》2009,(24):36-38
宗教文化的崇拜信仰、仪式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进步,整个藏民族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更加客观地认识了宗教。本文简要论述宗教文化的崇拜信仰对藏族佛教信仰和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帝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福建东山是台湾关帝信仰文化的发祥地。海峡两岸民众对关帝信仰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精神追求。东山关帝庙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成为海峡两岸关帝信仰文化传播的前沿和热点。两地通过交往,有效地促进和密切了海峡两岸民众的骨肉亲情。  相似文献   

10.
在湘东地区包公信仰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该地区存在的神灵附体现象进行了简略介绍,动态地刻画出湘东农村地区的信仰需求和行为方式,补充了有关南方汉族地区"萨满仪式"的研究。根据当地包公信仰生态的独特性,着重论述了"神媒"与"当地庙宇"之间的关系。民间信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与之对应的传统文化体系的种种适应性改变,正是回应这种诉求。  相似文献   

11.
观音是龙泉窑青瓷塑像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塑像,这些塑像的制作与南宋及之后浙江地区发达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浙江地区有两处与观音传说和信仰有关的佛教道场——杭州的上天竺寺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青瓷观音塑像,尤其是南海观音形象的塑像,在龙泉窑大量生产,这与传说中普陀山是南海观音的修行道场,以及当地佛教徒对南海观音的崇拜有关。普陀山自宋代起就成为了浙江地区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观音信仰的中心。龙泉窑青瓷观音塑像不仅反映了在中国的观音信仰中观音已变为女性形象的特征,同时也为研究观音信仰的发展,以及观音形象在宋元明各时期的面貌特征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馥粼 《旅游纵览》2007,(9):23-23
<正>在中国的寺庙中,人们总能看到四大天王殿,殿内供奉四尊大佛,这就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据佛经介绍,四大天王是各护一方世界的,因此又称他们叫"护世四天王"。他们的着装和样子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的收徒条件、收徒仪式、拜师礼节、学艺时间、传艺方式、木匠工具、木匠技艺、做工地域、行业领域、从业方式、信仰文化、禁忌文化、歌谣文化、行规及组织结构诸方面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度的人类学、社会学的勾描,以便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土家族木匠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日本武士从登上政治舞台到完全掌握政权的过程中拥有了自己的信仰。武士的信仰不是为了拯救灵魂在死后得到一个安宁的去处,而是为了在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获得利益。武士的信仰不是单纯的本土信仰,而是吸收了异文化的营养,并使之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武士信仰具有现世主义和兼容并包的特征。武士信仰的特征反映了武士与传统的贵族统治者的区别,也代表了日本人信仰的普遍特点。这些特点同样体现在当今日本人的信仰中。  相似文献   

15.
代茜 《民俗研究》2006,(3):67-80
一、土家烧饼风靡全国2005年,一种名叫“土家烧饼”的风味小吃风靡全国,似乎一夜之间遍及各地的大街小巷。“土家烧饼”来自湖北土家族的聚集地恩施,土家人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做成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圆形烤饼。自2005年5月第一家土家烧饼店在武汉出现至今,土家烧饼已由我国的西部逐渐向东扩张。这些“土家烧饼”店无一例外地有着相似的店铺装饰,翠竹、红线、簸箕等“土家族”店面装饰元素;叫着相似的店名:“土家族烧饼”、“土老冒烧饼”、“土家烧饼大王”、“掉渣烧饼”、“土掉渣烧饼”、“掉馅的烧饼”、“土家西施烧饼”等。短…  相似文献   

16.
关羽形象在清代受到上至官方下到民间的普遍崇拜,关帝信仰盛极一时。本文通过考述清代新疆关帝庙的地区分布与关帝信仰的表现形式,分析了清代新疆关帝信仰盛行的社会基础,并探讨了移民屯垦因素对清代关帝信仰的重要影响,旨在考察屯垦移民对于新疆文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容 《神州民俗》2007,(11):10-11
土家族婚礼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土家婚礼具有典型的程式性,群体性特征。其中还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狂欢气氛。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16,(2)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银质造像一组四件,其特点为头戴冠,有背光,身穿衣裙,有护甲,脚穿靴。有学者定名为力士造像。通过对本馆银质造像与力士特征的比较,从有无背光、上身赤裸与否、穿靴与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馆藏唐代银造像符合天王像的特征,故将其命名为唐代银质天王像,应是镶嵌在舍利函上。  相似文献   

19.
汪荣  荣霞 《黑龙江史志》2013,(15):267-268
三峡库区历来是土家族的主要居住地,心灵手巧的土家人世代传承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了织锦工艺的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和商业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路径,并对土家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对库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海为田"的福建沿海渔民在长期渔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海神信仰体系及与此相关的民俗,其海神信仰与祭祀具有区域性、功利性和诸神合祀等特征。通过参与祭祀海神的民俗活动,渔民们获得某种心理安慰,增强与大海搏斗的信心与勇气,体现了福建渔民与大自然抗争的顽强拼搏精神。闽台两地的海神信仰一脉同根、一本同源,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从文化认同方面对地区的稳定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