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者来信     
<正>2009年第10期《文史博览》第10页写的:"下午两点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车先后开进天安门广场后面的停车场……",我认为有一处错误,即任弼时没有来。  相似文献   

2.
易海涛 《安徽史学》2021,(1):151-161
长期以来,1963—1966年上海有十万名知青支援新疆的史实一直存在,并不断被书写、传承.事实上,这种流传是一种基于历史过程和历史书写综合而成.在此过程中,计划性的人数与实际安置人数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最终造成人数上的不统一.不过,就当时的动员、宣传而言,计划的人数往往更会被肯定,并在各类宣传报道中将其模糊化(扩大化),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实,随着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开展,其人数一直在变动,这无疑会影响最终人数的统计.显然,基于各类档案文献所计算出的人数只会更加接近真实的人数,但并不会代替"十万"这一历史记忆.这种基于历史过程的记忆更富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了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郑光路 《文史月刊》2010,(10):69-69
<正>1970年,我在邛崃县前进公社当"知青哥",每天挣两毛钱的工分。破草屋、常无粮,是千百万知青的寻常景况。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老三届",就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三届高中学生和三届初中学生,据统计总人数大约为  相似文献   

4.
<正>1970年,花溪区革命委员、区武装部组织孟关、黔陶等五个公社的六个民兵连,参加了高坡微波站工程建设。时称"二0五"工程,带着军事的机密性,由区武装部牵头,组成了"二0五"工程指挥部。工程建设者要的是基干民兵,普通民兵是不能入列的。六个连队中有五个连队都有不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参加。孟关公社连队有近二十名知青,他们都是1964、1965年的秋收时节到孟关各大队插队落户的。已经有五六年的农龄了,半大的小伙子长成了壮劳力,懵懂的小青年已到了青春勃发之期。那年八、九月份,从知青中招教师和招工人的消息不径而传遍知青群落。这些身在高坡开山放炮抬杠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志·农垦志》载: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安置省内外知识青年。到1972年,先后共接收知青10.40万人,其中来自北京的8385人,上海4.76万人,成都1.67万人,重庆2.44万人,昆明7038人。1979年,全社会刮起知识青年“回城风”,到1985年,除2252人继续留在农垦系统外,其余全部返回城市。2006年3月,我们选择位于风景秀美之地的景洪农场,作为考察留守知青生存状况的样本。据农场党办介绍,仅景洪农场,当年有8538名知青进驻;现在,仍有200余名当年的知青生活其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鸿海     
《收藏家》2008,(12)
在凉爽怡人的申江河畔,上海鸿海商品拍卖公司"海上雅集"第3届精品古董拍卖会于2009年1月4日-7日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为广大藏家奉献一场精巧灿烂  相似文献   

7.
叶辛 《百年潮》2008,(10):54-58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丝路情长     
60年代中期,黄浦江畔10万上海知青来到天山南北屯垦戍边。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的叶落归根返回家乡,有的至今还在边疆坚持奋斗。返回的,有返回的缘由;留下的,有留下的追求。然而,无论走与留,...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2015,(4)
<正>拥挤的人群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从来不会缺少的一道风景线,但这道"风景"的背后暗流涌动,任何一个环节的差池都可能让我们付出失去生命的惨痛代价。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聚集了大批前来观看跨年灯光秀的市民和游客。原本迎接新一年到来的欢乐夜晚,却因为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导致有人摔倒,进而引发了踩踏  相似文献   

10.
湖南靖州知青园,座落在县城异溪河与渠江交汇处的岸上一角,占地2100平方米。整个知青园的建设,一是展现了六、七十年代广大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积极上山下乡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的风采;二是展现了当地苗侗山寨群众关心、爱护知识青年的可贵场景;三是着力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村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四是再现了当地苗侗山寨的秀丽风光。  相似文献   

11.
1968年10月28日,我随湖南平江县(被喻为"将军县",今属岳阳市)第三批知青下放到献钟公社五星大队。在知青到达献钟公社之前,各生产队的队长早就聚集在那儿了,他们都打起了这样的小算盘:等知青们一到,就选两三个女知青回去。理由很简单,一是农村娃打单身的多,想为他们找个有文化的知青媳妇;二是知青到农村来"扎根",男的一"扎根"就动不了,而女的总是要出嫁的,将来不至增添队上的负担。知青分配到队的热闹有点像现今的人才市场。那些田多、劳力少的生产队,才高兴接纳牛高马大的男知青。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北京国际雕塑公园2015踏青季暨第十二届玉兰文化节开幕2015年4月4日至5月3日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举办2015踏青季暨第十二届玉兰文化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玉兰花苑"占地5公顷,种植着8个品种5000余株玉兰,是北京规模最大的玉兰观赏园。活动以"沐春风,观玉兰,同享和谐健康生活"为题,推出中国梦-魅力玉兰书画展、全民健身日、百姓大舞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百姓心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1963年上海知识青年大量来到兵团进行边疆屯垦戍边的建设,直到1982年,对返沪知青的流程、手续进行了清晰化,兵团知青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解决.这期间,兵团自上而下建构起保障体系,并竭尽所能对上海知识青年进行照顾和优待,知识青年怀揣梦想和理想来到边疆,双方的需求使得知识青年在边疆建功立业,成长速度显著,有的还在某一领...  相似文献   

14.
1931年7月23日6点钟光景,啃杂的上海火车北站,忽然出现大批身着黑色制服的警察,一阵警哨声后,警察将滞留在站前广场上的旅客驱赶到广场四周。不一会,由警车开道,浩浩荡荡开来一溜车队。  相似文献   

15.
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贵州兴仁县大山区的一个彝族村寨,直到1978年4月上大学才离开。在这短短的3年中,我亲历了回乡知青生活、农业学大寨、毛主席逝世、赤脚医生、割资本主义尾巴、恢复高考等重大事件。现仅从个人角度,记叙如下。回乡知青知识青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提起知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仅指下乡知青。其实,知青有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之分。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6.
《南京史志》2009,(11):F0002-F0002
2009年9月20日,金风送爽,风和日丽。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第二届江苏省名优报刊推介活动在南京市山西路市民广场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14,(4):1-1
<正>今年6月14日,山西省文物局与临汾市政府在曲沃县联合主办了"走进曲沃·感知晋国——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经过几年建设的晋国博物馆也在同日试开馆。本来是个每年一度的惯例活动,然而,令所有同事都傻了眼——始料未及、预想不到,当天居然有2到3万群众自发参加活动,偌大的博物馆广场上摩肩擦踵,人山人海,大家欢天喜地,兴高彩烈,为活动平添了一层浓厚色彩,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感动,也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孙国胜 《旅游纵览》2009,(10):48-50
<正>2009年8月7日河北省省长胡春华省长在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办公会上明确提出了"旅游立市"的重要指示,8日来卢龙视察后对我县今后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就卢龙而言,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上海嘉泰     
《收藏家》2007,(6):83-84
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2007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于6月30日-7月1日在上海明天广场万豪酒店举行。其中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古籍善本、西洋美术等专场,6月28日-29日同一地点进行展览。  相似文献   

20.
<正>我刚刚知道,1967年的湘南贫下中农造反派文革大屠杀中,约万名死难者里,有文革前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其中一位叫王百明的知青,因为出身算"反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