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邂逅的草原     
李智红 《旅游》2000,(9):9-9
我是在六月的中旬走进这片美丽的草原的。 这片呈南北走向的,长条状的小小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隐忍、宁静、质朴……我把它与先前所见到过的那些草原稍一作比较,便发现它与其它的草原有着许多的不同。它更多地趋向于一种平民化的状态,一种原初的朴素与平实。虽然,它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草原所具有的那种一撒千里,旷达辽远的恢弘气势,但却拥有着许多无可替代的,本色的东西。这便使得我在领略了昭苏大草原,布鲁克大草原那惊世骇俗的磅礴和豪迈之后,依然为它那种平民化的小格局,村野气的小品像而怦然心动。 在距离已获“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2.
数千年来,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以致现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东西依然离不开“马”的概念,如:马夹、马刀、马路、马力、马达等等。  相似文献   

3.
陈佐忠 《旅游》2000,(4):2-3
对许多人来说,草原充满着神秘色彩。它不同于森林、荒漠、海洋、沼泽,是地球表面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是旅游者梦中灿然铺展的天堂胜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绝唱,生动地描绘了草原景观的诱人美景。试想,在微风吹拂下,繁茂无垠的纤纤碧草掀起层层波浪,宛如大海波涛,远接蓝天,该是何等的壮观迷人!更何况那我见犹怜的楚楚花朵──淡紫色的马蔺,在早春来临时,已不畏寒冷争相绽放;又黄又大的金莲花绚丽耀眼,燃烧天际;更受人们青照的是那永不凋谢的二色补血草,即令秋季到来,依然傲立枯草丛中,华美豪艳……  相似文献   

4.
一 热诚的礼遇 凡是去过草原的人,都知道草原牧民不但好客而且待人十分憨厚。 他(她)们不分男女老少、民族,也不管你是家人、熟人或陌生人,见面即亲昵地问:“呷啊特?!”(藏语,即辛苦了吗?)”。这句话,它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似见面礼一样。听了让人顿感亲切、惬  相似文献   

5.
喀拉峻草原     
肖梅 《丝绸之路》2014,(21):16-17
今天是我们出发的第三天,车在特克斯县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我们的热情不减,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朋友既是司机又兼向导,每天的行程由他告诉我们。而今天我们要去喀拉峻草原,也叫五色花草原。我从资料上得知:喀拉峻草原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2000~3600米。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喀拉峻"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相似文献   

6.
王民斌 《丝绸之路》2006,(10):22-29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天赐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相似文献   

7.
王蓬 《丝绸之路》2012,(5):48-51
边城边贸草原丝绸之路最光彩的一笔是始于明末清初、整整持续300余年的中俄贸易,它不仅为古老丝路开辟新的商道,增添了新的内容,继续沟通欧亚商贸,而且培育出中国商界一支强劲的劲旅--晋商,也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银行之先声一山西票号。  相似文献   

8.
草原情缘     
人在一生中与好多人、好多事、好多地方结缘。由于我父亲的原因,我自小就与祁连山北麓的广袤草原结下了不解情缘,与草原上的人们结下了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9.
论草原文化     
一、"草原文化"或"草原文明"概念的提出上世纪80年代,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思想理论界冲破"左"的思想枷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一批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由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们深入  相似文献   

10.
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 2 0世纪 30年代的日文调查资料为主 ,对呼伦贝尔草原冬营地时期的人、畜和草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首先 ,当时的营地选择以草原合理利用为基础 ,兼顾人畜的生活条件。其次 ,游牧民在冬营地的移动有不同的层次 ,有从夏营地到冬营地的大移动 ,也有在冬营地内的小移动 ,另外 ,为适应草原生态 ,冬营期实行分类放牧。为了抵御雪灾 ,一些游牧民开始受俄国人的影响 ,利用干草 ,甚至有的人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半游牧。不断移营不是过去游牧民天然之喜好 ,是人为适应草原生态而必然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鼠鼠 《世界》2012,(2):146-149
说不上是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风景还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壮志豪情,得知今年可以把10天年假一口气休完后,鼠鼠立刻拖出快要积灰的60升背包,买张机票就飞去了蒙古。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遗产》2014,(7):22-27
当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握手时,时空凝固,一道隔绝南北的“大坝”凭空而降。这是一道天然而成的地域界、气候界、风光界,也曾是农牧两种生活方式的分界。  相似文献   

13.
轮回的草原     
60多岁的琼乃是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夏玛乡垂琼村的普通村民,他像先辈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草原上,和他的家人他的牛他的马在一起,他的根就在草原上。  相似文献   

14.
高杉 《风景名胜》2009,(8):19-19
听过布仁巴雅尔《天边》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心中的那片草原,渴望那远处的天际。去年九月我去一趟了坝上,觉得可能这就是许多人梦想的草原。她像你似曾相识的知己,是那么的安静,全无浮躁。犹如多彩的童话世界,会调动你那缺失已久的色彩感觉。  相似文献   

15.
刘彩 《丝绸之路》2013,(8):82-83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具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草原文化由于以游牧文明为基础,几乎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如今,在草原荒漠化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下,草原文化这种固有的先进生态理念更彰显出新的价值和生命力,也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6.
井明 《收藏家》2020,(3):73-78
蒙元时期,中外贸易交流非常频繁,通过多条丝绸之路实现了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草原丝绸之路又显得尤为重要,这段区域不仅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地带,也是元朝中央和四大汗国交流的重要线路。作为当时游牧文化交流的动脉,草原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  相似文献   

17.
夏日草原     
正去年夏天,妈妈带我来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草青青的,有一寸多高,一阵清风徐徐吹过,小草们随之扭动起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让人心旷神怡。草原上住着蒙古族牧民,他们赶着牛羊,任它们在草原上奔跑。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嘹亮高亢的歌声到洁白的哈达,都饱含着蒙古族牧民浓浓的情意。夜晚,草原上凉风习习,没有大都市里的热浪,没有城市中的喧嚣,让人觉得无比凉爽,心情也顿时沉静下来了。那儿的夜晚十分宁静,幽静的矮树  相似文献   

18.
皇城草原     
陈淮 《旅游》2010,(7):74-79
站在皇城草原南望,冷龙岭主峰白雪皑皑、肃穆庄严,一派神圣不可侵凌的气势,雪山融化的雪水汇成东大河(皇城河)、西营河等河流流过皇城草原,养育着这里的人民和牛羊,滋润着这块美丽而肥沃的土地。  相似文献   

19.
巩乃斯草原是新疆最美的地方,数年前一游,至今难以忘怀。尤其是草原上独特的“姑娘追”,更让我记忆犹新。蜿蜒的巩乃斯河,从天山脚下流过,与特克斯河汇流成为有名的伊犁河,清澈的河水滋润着肥美的巩乃斯草原。夏天的巩乃斯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汽车驶上了一座还算平缓的山丘,放眼看去,天际矗立着皑皑的雪山冰峰,  相似文献   

20.
“想得雪莲花要上雪山采,想知哈萨克人要到哈萨克草原来。”这是哈萨克人流传久远的一句名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