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媛  范建国 《文博》2008,(4):92-95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延安市富县试点第四分队在富县羊泉镇八合村发现一处延安地区罕见的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聚落遗址,后又在钳二乡复查姚家塬寺胡同仰韶文化聚落遗址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两处遗址分布范围大,遗迹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深,器型多样,采集到的陶器残片的器型、装饰也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均采集到了石器,诸多因素能否表明这两处遗址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两处遗址展现了新石器时期特殊地理环境下陕北黄土高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2.
周筠  何琨 《文物春秋》2012,(5):57-59,67
满城汉墓随葬车马的耳室中出土了6件铜锯齿形器,发掘报告称其可能是弩臂后端的铜饰。笔者在考察了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弩臂形制后,认为此说不确,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为观察认识其用途提供了直接的实物例证,通过对照研究可以确认,锯齿形器是当时安装于马车上的盛箭器口沿部位的装饰物。  相似文献   

3.
4.
《大汶口》的报告中,介绍了许多奇异之物,尤以龟甲瞩目。这类遗物,多发现于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大汶口文化墓葬;山东邹县野店、茌平尚庄大汶口文化墓地,也有零星发现。大汶口墓地出土龟甲20件,分别出于11座成年人的墓葬中。106号墓出3件,置于脚下;19号墓出4件,  相似文献   

5.
6.
在不少有关早期青瓷的考古资料中,常见一种三足、或四足、六足不等)的盘形器,它们被称为盘、座或盂(有盖)。如: 1.1957年考古学报第4期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一文中关于墓中出土的青瓷器中说:"有盖盂一件。……盖上有网纹和弦纹,底有三只熊足,遍体施釉,釉色匀整光润,是这批青瓷器最好的一件。径11.8,高6.5厘米。" 2.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浙江省文管会"黄岩秀岭水庫古墓发掘报告"中说晋墓中出土:"三足盘二件,出自墓10、22。外施淡青色釉,盘内无釉,露灰白色胎,高4.4,口径12.8,底径13.4厘米。"  相似文献   

7.
陈杰  石荣传 《四川文物》2008,35(3):74-78
作为两晋时期典型而精美的青瓷器之一,带背筒狮形器的用途和名称众说纷纭.参考狮形器的出土状况,从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因素考虑,带背筒狮形器应该是文房用具而非烛台、酒器.并确定它的名称应该叫水注而非水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带背筒象生器的定名也应为水注.  相似文献   

8.
9.
10.
赝品问题,是历代书画家作品中都有的现象。然而,较之于历代所有艺术大家的赝品现象,八大山人则是一个独特,有别于任何艺术家的。比如:历品问题在乾隆朝时即给予了注视。乾隆四年刊行的张庚撰(八大山人(朱重容附)冲就有“余游南昌,裘孝廉日菊调余日:‘山人画笔固以简略胜,不知其精密者尤妙绝,时人第不能多得耳!,至若贾人所持,赝本之最恶者,不必眼明人始能辨之”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人大山人在世时就已出现了仿其作品的伪迹,且这种赝品已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而在其真迹当中,八大山人的同一类题材作品,传世的真迹有多幅,…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义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东南地k战国时代墓葬和遗址中,时有青铜或原始青瓷制作的权形器发现.见诸报道的地点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1]、广东四台县高地园Ml[2]、广东厂“宁县铜鼓岗M1413、江苏淮阴市高庄战国墓u;、浙江海盐县黄家山墓;刘、浙江余杭县崇贤战国墓p】、绍兴城内西施山遗址问;等等,给计出主权形器不下二十余件。近年来,绍兴县文物管理部I’J又先后在福全、平水等乡镇的基建工地征集到原始青瓷和青铜权形器近十件。经初步整理,并结合各地出十情况,就此器的演变发展过程、产地以及定名、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及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江西九江共青城市博物馆馆藏唯一一件曲柄铜盉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成分检测分析,并初步进行考古研究。结果表明:此曲柄铜盉的材质为铜-锡-铅(Cu-Sn-Pb)三元合金,制作工艺为铸造而成,其成熟的铜锡铅配比和加工方法佐证了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虽然曲柄铜盉的出土地为江西地区,但是通过形制初步判断其为群舒文化典型青铜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吴、楚、越文化和群舒文化在先秦时期的融合情况。截至目前,此曲柄铜盉在江西地区尚属首次和唯一出现,填补了江西此类型青铜器研究的空白,对于揭示江西先秦青铜器冶金技术内涵及探讨江西与其周边地区的交流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尔纳的侦察旅行─—《西域的愤怒》之五唐栋四辆木轮马车,顶着凄风冷雨,在中国河西走廊坑凹不平的泥泞土道上歪歪扭扭地往西行进。车上蜡缩着两个美国人,一个是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兰登·华尔纳,另一个是宾夕法尼亚博物馆的霍勒斯·杰恩;还有一个姓王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佉卢文书所见鄯善国之货币─—兼论与回鹘货币之关系杨富学鄯善本名楼兰,立国于张骞奉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之前,汉宣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始改名鄯善。东汉末年,鄯善吞并了西边的邻国且末、小宛、精绝,一跃成为与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并肩而立的西域大国...  相似文献   

15.
明代灾荒频繁,影响民生。尤其米麦价格较一般平均价格多则高达10倍以上,平均则高3-4倍之间。此外,棉花、盐、柴薪、水等民生日用品的供应,也直接或间接受影响。灾荒时,百姓通常只能以草叶、葛蕨、竹米、各类树皮等维生,或以糠秕杂菱、藻、豆饼为食,或掘食“观音粉”等。官府对灾民虽有漕米改折、截留漕粮、行平籴法、煮粥赈饥、转运米粮等救济措施,但这些救济策有其局限性和弊端。因此,饥民煮食子女、■妻女、流亡、行抢、杀人等社会问题亦出现。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留下的骨角、象牙类饰物及洞穴岩画等原始艺术品是欧洲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有关研究大多着重于解释这些原始艺术品本身所蕴藏的含义。然而由于时间的阻隔,今人若想准确诠释其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由C·米切尔·巴顿、G·A·克拉克和艾利森·E·柯恩合著的《传统信息的艺术──对西欧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的阐释》一文①为原始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抛开了诠释原始艺术品含义这一传统研究方法,着眼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艺术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用大量数据印证了这种变化可在某种…  相似文献   

17.
对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化遗存内容丰富,前后延续时间长达6000余年,中间无空环。大量的物出土,以及一些重要遗迹的发现,不仅为我们复原出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化的真面目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充分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三峡东、西两地的原始民族就有了密切交往的历史。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三峡东部地区的原始化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到夏商时期,一直对三峡西部及成都平原的原始化产生过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来探讨国家起源的过程,并从民族学和考古学对良渚文化的政治社会发展水平作一初步比较,尝试一种判断国家形成的考古学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域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的胎质、型制、纹饰等特点进行比对,找出其地域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认为陶土资源的分布、土壤质地、地形等环境因素对陶土资源的选取、制作技术、造型及装饰工艺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扶贫战略的确立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战略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实现了由“输血”、“造血”到“树人”的战略转变。所谓“输血”式扶贫,即政府以财政补贴或投资的方式将扶贫资金调拨给贫困地区,或直接向贫困地区送粮、送衣物,以缓解贫困。这对于那些特殊的贫困地区和特殊人口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输血”式的扶贫显然是救济式扶贫,并且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由于受援者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况,这种扶贫方式并没有形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反而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和贫困人口的依赖行为。自1985年以后,开始推行帮助贫困地区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