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永文先生所著《明清饮食研究》一书,近期由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行。 中华饮食享誉世界,“食在中国”、“住西洋房、吃中国饭”之说,是对我国饮食的高度评价,这种盛誉至今不衰。今天的饮食成就,是以前尤其是古代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古代饮食及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因而也自然成为饮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有关饮食史方面的著述,仅笔者所见,就有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赵荣光食文化论集》,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等等。明清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长足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与市镇的繁荣,促进了包括饮食业在内的消费行业的繁盛,富贵阶层在饮食方面的奢侈性追求,饮馔与文化艺术的进一步结合,从事较高品位饮食行业人员的大量出现,把中国古代食品制造技术与饮食文化的发展推向了颠峰。因而明清时期的饮食及饮食文化,成为今天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伊永文《明清饮食研究》就是这一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在石器时代后期,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的民俗。而随之的饮食习俗、饮食礼仪、饮食等级等也相继出现,成为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影响深远。先秦饮食文化的产生是由原始社会时期茹毛饮血到火烧熟食转变的基础上相应产生的,同时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发展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3.
杨俊 《神州》2014,(3):17-17
日本人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以蔬菜,海藻,五谷以及鱼等素食为主的饮食生活。四面环海的日本根据四季变换,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给予的恩惠而产生的饮食方式,形成了日本人特有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周炫宇 《神州》2013,(6):32-33
在中国饮食史的发展上,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称为西方饮食文化时期。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沪地区最先受到西方餐饮文化的冲击,其在传统饮食文化上的变化也最为明显和迅速。中西饮食在中国本土的激烈碰撞对中国饮食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饮食文化是认识和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包括内地饮食文化在内的西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物品种的西传,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相似文献   

6.
周代所确定的"礼"对先秦饮食进行了整合,主要包括饮食禁忌、饮食方式及饮食理念三个层面。通过整合,不仅使先秦饮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日常需要上升为饮食文化,而且对中国饮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曲冰 《神州》2013,(6):38-38
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德两国由于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心理因素等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而不同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了两国人不同的心理及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白伟 《大众考古》2022,(2):52-54
<正>新疆地区自古就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以饮食为例,在受到中原饮食文化影响的同时,还把自身创造的许多美食传播到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地区的饮食结构。吐鲁番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重镇,现存各种文化遗产众多,有城址、聚落遗址、军事设施遗址、宅第民居、衙署官邸、坛庙祠堂、寺观塔幢、墓葬等,阿斯塔那墓地更是展示晋唐时期吐鲁番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各种面食实物和文书,是研究吐鲁番居民日常饮食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唐代丝绸之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秦炳贞 《民俗研究》2010,95(3):243-252
山东地方志中对节日饮食习俗有丰富的记载,将这些习俗置于山东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解读,会发现山东地区的岁时饮食习俗蕴含着古老文化的因素,蕴含人们对和谐吉祥生活的追求,并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这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山东岁时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乃至山东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李永平饮食是人的本能和生理需要,它与生产力状况、社会变迁密不可分。当我国饮食文化发生着深刻变化的时候,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件有趣味的事。张骞“凿空”之前,生活在河西的少数民族计有匈奴、氐、羌、月氏、乌孙、秦胡...  相似文献   

11.
丁梅  孙洁 《旅游纵览》2021,(1):42-4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食物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方差异,饮食文化被不断丰富[1].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离不开吃——饮食,其也是旅游六要素之首[2],通过对饮食文化深入研究,可为当地旅游开发和推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挖掘常德饮食文化,整合常德饮食与旅游资源,创新常德菜肴,凸显常德旅游...  相似文献   

12.
土族从原始的逐水草而放牧生活演变为农耕生活,其饮食也随着演变。据有关史料记载,土族早在吐谷浑时就有了农业生产。因此,土族的饮食文化也随着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3.
陈娟娟 《丝绸之路》2011,(20):59-61
甘肃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中华饮食文化的共同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甘肃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从食物原料、食物结构、烹饪方法、少数民族饮食生活几个方面浅析了甘肃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论语》、《孟子》饮食规范说到中华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孟子》讲到饮食状况和规范 ,以之为资料 ,讨论古人饮食生活 ,从而考察中华饮食文化 ,涉及到下列六个问题 :一食品与食物的不充足 ;二食法与规范 ;三家庭饮食与家内人际关系 ;四饮食、礼制与人际关系 ;五为政核心事务———重农耕与民食足 ;六古代饮食与中华饮食文化。古人食品虽多 ,但食物不充足 ,所以行旅要自带粮食 ,才会制定出“通行饮食”治罪条例 ;古人饮食讲求“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注重饮食卫生 ;家庭饮食规范 ,遵循孝道原则 ,先尽老人 ;社会上饮食活动中贯彻礼制原则 ,尊卑有序 ,敬重长者 ,克己待人 ,体现等级制度和宗法精神 ;为保障民食的生产 ,政府重农耕和不违农时 ;讲述古代饮食 ,是研讨中华饮食文化的源头 ,从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特点 ,即精妙的烹饪技术与美食的讲求 ,注重饮食礼仪 ,饮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林海聪 《民俗研究》2015,(1):112-120
历经百年,中国饮食风俗的变革几经移易,“分食”与“共食”在中国仍然是高下难分。总体上看,整个近现代的饮食方式变革之讨论与实践的实质,与其说是一场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明冲击后的饮食风俗改革,不如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饮食文化所历经的一次现代化的本土尝试。饮食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不只是满足人类温饱需要的生理行为,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代公共生活中,饮食风俗也将在现代卫生与身体观念的影响下,通过民众的传习与接受,不断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形成契合当代中国人的饮食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食,色,性也.”作为拥有中国八大菜系(京、粤、川、鲁、湘、皖、闽、浙)之一“闽菜”的福建,其饮食文化相当丰富.从地域分,有闽南、闽东、闽中等饮食文化;从民族分,有畲、回、满、汉、高山族等饮食文化;从宗教分.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饮食文化…….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作用,构成特有的福建饮食文化.食物生产与农业经济福建省获取食物的方法是较先进的集约农业.人类学家认为,集约农业社区具有许多集镇和城市,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更高.从事集约农业的人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如施肥和灌溉)“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必依靠自然来恢复地  相似文献   

17.
在饮食民俗中,有关节日的食俗表现最丰富,也最具有民族特色。探讨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首先要弄清节日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与天文、历法、数学有密切关系。但节日并非历日,也非节气。历口确定仅只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必备前提。节日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从最早的风俗活动上来看,原始崇拜、迷信与禁忌才是节日产生的渊源。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已节、五月五日端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  相似文献   

18.
彭兆荣 《民俗研究》2012,(5):104-110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然而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惯习中,饮食被置于“民俗”之阈,与“高雅”泾渭分开,这实在是本末倒置,亦有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饮食文化其实无妨为社会结构的特殊“文本”,全面体现社会语境中的“文法”,“面子文化”便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9.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岳永洁 《旅游纵览》2023,(19):133-135
随着淄博烧烤的出圈,作为流量延伸的博山区饮食受到了游客和网友的关注,也充分证明了流量的底气是文化,留住流量需要依靠文化,因此,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开发博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充分阐释和展现其背后的齐鲁文化底蕴,通过与“陶琉文化游”“孝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深层次的融合吸引游客、留住游量。同时,还应积极打造博山饮食文化旅游IP,借助“云旅游”等智慧旅游方式扩大博山饮食文化的影响,加速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