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玉敏 《攀登》2006,25(5):58-61
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不得不面对和进入的大趋势。我们在承认和肯定全球化的益处与合理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或轻视了全球化潮流下的片面性和陷阱,尤其是深藏于全球化之中的资本主义本质特性。时下势头凶猛的反全球化运动为我们深层次地认识资本主义力求统治世界的险恶用心创造、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世界反全球化思潮与运动风起云涌。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中心-外围"的世界体系;社会经济原因是利益不均和社会不公;政治文化原因是西方政治和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3.
刘琼 《沧桑》2009,(1):131-132
全球化将是各国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在和平年代,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已经不再是人们对抗的首要手段,单纯的赤裸裸的国家硬实力的斗争也逐步隐形化,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软实力的抗衡。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化以及反全球化运动的一种策略。所以,各国无论经济上发达与否、无论在政治上强大与否都不能放松文化建设,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战略。  相似文献   

4.
张笑扬 《攀登》2013,32(4):51-56
作为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的正义理论深刻透视全球化运动中正义的实质、主体以及路径选择。她从"单维"到"多维"尺度(再分配、承认、政治代表权)、"规范"正义到"反规范"时期正义策略、"辩护"到"批判"这三个向度展开对正义乌托邦的"解构"与"想象",并力图重构全球化视阈下正义尺度,为我们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即开始在国统区领导了一个以反内战、反饥 饿、反迫害为主要斗争口号的爱国民主学生运动。从1945年12月1日昆明开始的反内战运动,以后历经1946年12月的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的“抗暴”运动、1947年5月的“反内战、反饥饿”运动、1948年4月的“反饥饿、反迫害”运动、1948年6月的“反美扶日”运动以及一些局部 地区的斗争如北平1948年7月的抗议国民党军警 屠杀东北来平学生的“七·九”大示威等,国统区 的爱国民主学运以空前的规模,一波又一波地广 泛开展起来,遍及60多个大中城…  相似文献   

6.
反排外思想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近代国人处理中外关系时的重要原则.五四运动时期,上海等地民众呼吁和平抗争,并谴责暴力行径,反排外思想初步形成.国民革命初期,中共积极为义和团运动正名,辩证剖析其功过,并号召运用文明科学精神从事反帝运动,反排外思想进一步发展.五卅运动时期,社会各界既驳斥外媒关于中国"排外"谣言,也努力宣传反排外思想,促使五卅运动和平顺利进行,反排外思想达于成熟.国民革命后,"反排外"一语成为了国内与中外政治纷争话语体系里的关键内容,凸显了反排外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建国初期《四川日报》关于爱国卫生运动报道分析,呈现出了作为内陆地区的四川在反"细菌战"的全国性的运动口号下,发起以改进环境和个人卫生,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卫生防疫运动实况。其卫生防疫、改进民生的作用与意义远远大于反"细菌战"的军事、政治使命,是全民参与卫生防疫运动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8.
1957年发生在中国的反右派运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作为历史,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反右派运动作出了明确的结论。《决议》指出: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三、三省联合会的反孙传芳运动(1)孙传芳统治的崩溃尽管五卅运动时工商学联合会得以重建,全浙公会、三省联合会仍为上海市民公会实质上的领导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不仅享有辛亥革命以来作为上海自治运动领导者的历史权威,当时也最有实力主导反孙传芳、反奉鲁运动。以下想总结出涉及各个方面广泛斗争的事例。①外交运动以三省联合会所设的外交委员会为中心进行,目的在于阻止列强对孙传芳及北京政府进行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10.
1947年5月20日,在戒备森严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爆发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中心口号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且迅速波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3天后,新华社发表时评,指出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可以与之相比,而“这次群众运动的规模气概为以往任何时期所未有”。  相似文献   

11.
60年前,1947年的5月下旬起,一场有60多个大中城市的几十万青年学生参加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席卷整个国民党统治区,史称五二○运动。这是一场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第二条战线”的真正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2.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2,(7):78
《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1956年,中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革命并没有停止,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思想,一切问题的解决直接诉诸于群众运动,一切运动都赋予了政治的意义。整风运动、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农村"四清"运动、城市"五反"运动、文化批斗运动、国际反修运动……运动贯穿着1956——1966年这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从1957年  相似文献   

13.
沙里 《纵横》1999,(10)
1958年开始咀嚼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的恶果,揭开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时期的序幕,在政治上则再接再厉地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反浪费、反保守。紧接反右派斗争的余波,高等院校进行整改运动,在高校知识分子中进行红专大辩论,发动兴无灭资、厚古薄今等运动。这种紧张的气氛,当然也反映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建国初期知识分子命运的跌宕起伏为线索,重点考察了从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历史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和"向科学技术进军"的掀起;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三、波、匈事件尤其是匈牙利事件,对知识分子政策的消极影响;四、右派错误言论与整风运动的转向;五、反右派运动的梗概;六、反右派运动严重扩大化错误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王志敏 《炎黄春秋》2008,(10):15-20
1959年7月,由庐山会议发起的反右倾运动,已经过去49年了。这场运动大大加剧了由大跃进引起的全国性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也是继“反右派”之后,把阶级斗争由党外引入党内,进而导致文革历史悲剧的重要转折点。我当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被卷人这一运动,成为“因言获罪”者之一,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反者道之动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可以理解为事物朝相反方向运动是道的运行规律;也可以理解为事物朝相反方向运动是由于道引起的。综合二者可以看出贯穿《道德经》的主体思想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但是反者道之动思想没有真正解决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英国的史实为主,法国的史实为辅,探讨了大规模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和法国的公地制度长期经历的侵蚀与反侵蚀的斗争。本文试图说明,近代圈地运动的兴起,公地制度的衰亡,圈地者同反圈地者之间剧烈的冲突,决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8.
走进全球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聚合运动中不断前进的:从部落到城邦,从城邦到国家,从国家到国家联盟,从国家联盟到世界组织联合国,实现全球化。农业化时代,安土重迁,没有全球化。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旧制度末期,启蒙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对这一思想文化运动及其核心观念的反抗,也一直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成员成份复杂,既有天主教会、耶稣会和冉森派,也有普通的教士;既有君主政府、王室成员和大臣,也有不少反启蒙的文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启蒙运动的方式来反对启蒙思想,他们在出版物、在公共空间与启蒙运动针锋相对,以求影响和主导舆论。在这一过程中,反启蒙运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虽然反启蒙运动对于旧制度末期的法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法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在18世纪发生了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变化,反启蒙运动最终未能阻止启蒙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60年秋冬至1961年春,全国农村开展的反“五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纠“左”举措。这次运动是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大力推广沔阳县(今仙桃市)反“五风”经验后,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的。沔阳县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典型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