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说     
安徽与徽州系同嫡出,但不可同日而语。说文解字,"安徽"一词,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妙哉!一个"徽"字,尽撷安徽之要。徽州作古,安徽无徽。但"徽"字毕竟活了下来,悉数安徽的家珍,首推中国的名片黄山,"五岳归来赵焕军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一名取自安庆与徽州的合称。"徽"便是很美的意思,汤显祖曾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地处皖南山区,与浙赣交界,境内黄山、白岳两山耸立南北,新安江贯境而流,风光旖旎。自秦以来,此交通闭塞之处便是中原战乱的避难所和文人雅士的桃源仙境。徽州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经济文化重地,徽商  相似文献   

3.
<正>徽州文书是我国存世量最大的地方性文书,徽学研究的重要特色就是要利用、解读徽州文书。徽州文书中的大部分属于私人日常事务中留下的文字记载,虽具有程式化,但是反映的是生活的日常性。因此,徽州文书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民间性,"即其来源的民间性和其内容反映的  相似文献   

4.
徽州文书与徽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科 ,根本原因是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 ;没有徽州文书 ,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州文书现存约 2 0万件 ,内容涉及徽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被发现 ,才出现了以徽州文书研究为中心、综合研究社会实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学科———徽学。徽学研究将给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要对明清徽州人地矛盾有深入认识,必须把它和安徽与全国做比较分析。首先,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上。明代徽州人口不断增加,与全国和后来隶属安徽的其他府州相比,到中后期人口压力已相当大;到清中前期,徽州人口压力持续加大,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到太平天国战争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其次,明清徽州人地矛盾还突出表现在人均占有田地少、能生产粮食的田地少和田硗地瘠。上述诸多因素叠加作用,使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成为迫使徽人大量经商的基本原因。不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县域它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对此应作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论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93,8(4):57-63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认为:1、徽州人商业活动起源于徽州物产"结构性失调",徽州"地狭人稠"促使"徽民寄命于商";2、徽商经营行业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以徽州物产余缺为基础;3、徽州群山环抱,陆路交通闭塞,新安江等水路从而成为徽商境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徽商投资产业多在徽州以外地域,明显受徽州物产和市场因素影响;5、徽州民居建筑在选址、用地、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与徽州地理环境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7.
周晓光 《安徽史学》2006,10(5):126-127
期盼已久的<徽州文书>第一辑10卷已于2005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主编刘伯山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徽州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并着力于徽州文书的收集和整理,在徽学界声名远播.以他名字命名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收藏了丰富的徽州文书,徽学界久闻其名而因种种原因不得其详.此次<徽州文书>首次影印展示了"伯山书屋"收藏的部分文书,同时也公布了祁门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徽州文书精品,令徽学研究者欣喜不已.这批文书的整理和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徽学学术讨论会述评陈柯云1993年10月下旬,在安徽黄山市召开了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与会代表59名,提交论文约50篇,所讨论的问题涉及面广,也较为深入。以下问题是与会同志的关注所在。一、徽州学或微州文化的研究对象、特...  相似文献   

9.
徽州方志是徽州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徽州修志的鼎盛期,考察这一时期徽州修志的实践是徽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徽学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图对清代徽州府县乡镇志、专志的发展概况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因搜集近代史料,见到"介夫年谱"稿本.作者胡晋柱,字国卿,号介夫,清绩溪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为贡生,后曾捐任江苏江阴县丞,死于光绪年间.生前自写"介夫年谱"(未刊行)至五十岁,有三万余言,对太平军事记载特详.徽州为天京外围,是捍卫天京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的十余年中,太平军时出入徽州,有很多重要将领都曾到过这里.而"介夫年谱",除同治二年(1863)作者因事离徽去浙,对徽事记载较少外,其余都很详细.自然,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的作者,对太平军是有很多诬蔑之处的.但在这稿本里,却可使我们  相似文献   

11.
李艳红 《收藏家》2014,(4):24-26
<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它将古徽州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魂牵梦绕、遐想无限。徽州汉时称为新安郡,唐代称歙州,直至宋徽宗宣和三年始改名"徽州"。至于缘何改名,清弘历《徽州府志》记载:"或云:徽,美也,故以为名。"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区域大体包括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明清时期徽商势力逐渐兴起,他们返乡后为煊赫地位、光宗耀祖,大兴土木,《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修祠堂、建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商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商研究述论曹天生一本世纪80年代初,学术之林中兴起一门新的学问-"徽学"(亦称"徽州学")。徽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形成较晚,但徽学内容的主要方面的研究却开始得较早,大约始于本世纪30年代。徽学的研究是从研究徽商起步的,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  相似文献   

13.
<正>徽州旧称新安、歙州,位于今安徽省南部,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自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得名徽州后,近千年长期辖歙、黟、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形成了“一府六县”的区划格局和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徽学即是以徽州历史地理、徽州传统社会、徽州历史文化及其传承创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中国的区域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永 《江淮文史》2014,(2):56-80
正陈永:我们知道,您出生在安徽,成长在安徽,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从政经验是一笔宝贵财富。为了使读者对您有个客观了解,能否先谈谈您的出身及简历。李明俊:我于1934年1月(确切日期和时辰已遗忘)出生在如今的芜湖市镜湖区新建行政村横埂自然村。我的原名叫李守炎,"守"字是家族的辈分,"炎"字是源自  相似文献   

15.
徽州滩,位于南京河西下圩村西侧,因地处江边,旧时居民多以经营木材的徽州商人为主,故称"徽州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徽州滩乃是上新河一带安徽人做木材买卖的经营地,这里大多数居民讲皖南话,他们将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及安徽的木材买来,水运至南京,堆积于徽州滩,再批发或零售给南京城的房产商或家具商。那时,城里人到徽州滩买木材喜欢兼看另一个特有景观"水上流动人家"。  相似文献   

16.
安庆往事     
陈先发 《世界》2006,(2):58-59
20世纪初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位擎旗者,分别是与“安”字对应的安庆人陈独秀、与“徽”字对应的徽州人胡适;而奠定国人现代思想之基的《新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第一卷第一号至1916年第六号的作者群,几乎全出自安庆为核心的皖江一带。  相似文献   

17.
试论微州文书的史学价值及其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徽州文书的史学价值 正如没有敦煌文书的发现,就不会有敦煌学一样,没有徽州文书的发现,也同样不会有徽学,这已成为徽学研究者的共识。人们对徽州文书的价值,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笔者不揣浅陋,试着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见解,以期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卞利 《安徽史学》2005,20(5):126-127
以徽州整体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在最近二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原安徽省副省长卢家丰负责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文化研究>,经过数十位专家的辛勤努力,又于新近圆满完成并出版了最终研究成果20卷本的<徽州文化全书>(以下简称<全书>).这部总字数达600万字的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版问世,可以说是徽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蔚然兴起,徽学研究领域日益得以拓展,研究成果不断推出。日前,捧读刘道胜所著《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该著即是以明清徽州宗族文书为中心,采用文书档案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解读文书的形式,阐释文书的内涵,对徽州宗族文书作出分类考察,进而揭示徽州宗族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是一部首次系统利用文书资料研究徽州宗族之作。  相似文献   

20.
耿朔  张建平 《中华遗产》2014,(11):148-159
今人一说起徽州来,便总也离不开“山灵水秀”之类的赞誉,但这些世人称羡的山川地理形势,放在百多年前,却是横亘在徽州人面前最大的生存困厄。被胡适先生美称为“徽骆驼”的徽商,就是被这灵秀的山水给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