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阁藏本满文老档》(以下简称《老档》)是清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编年体档册,是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各种活动的官方记录。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2.
历时5年时间整理编译,由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辽宁民族出版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完成的《内阁本满文老档》出版了。《满文老档》是清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编年体档册,记载了清入关前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族、文化、习俗、天文、地理以及与周边邻近国家、部族的交往关系等方面事宜。用无圈点的老满文写成。  相似文献   

3.
《旧满洲档》,是清入关前的满文历史文献中最古老的鸿篇巨制。目前,对该档形成年代的上限问题,众说纷纭,颇多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努尔哈赤建元天命之初就开始用满文记注档册了,甚至推测“很可能在更早就开始记档了”,故《旧满洲档》开始形成于天命之初。另一种认为,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巴克什库尔缠等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这才是记注档册的开始,故《旧满洲档》形成的上限“不会超出天聪三年的初设文馆以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为基本文献,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同治、光绪两朝内廷画士的奉旨之作为重要参照,探讨了晚清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的诸项制度(入值画家的选拔与考核、奖惩与等级、画作的审查与作品格式等),并论述了如意馆绘画的主要功用(纪实、装饰和案头观赏)及其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雍正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的相关内容,梳理出雍正帝对工艺品所倡导的“文雅”“精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并结合传世文物进行了论证,同时对雍正帝的兴趣爱好、鉴赏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通过相关历史文献探讨雍正帝审美情趣形成的缘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薛吕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4):110-119+154
清宫造办处玻璃厂的建立和沿革一直是中国清代玻璃研究中有待厘清的重要课题,而档案中“玻璃厂”和“玻璃作”等名称的出现,又为该题目增添了纠结不清的地方。本文通过《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和内务府档案等史料,梳理了造办处玻璃作坊的发展脉络,包括考察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位于北京西安门蚕池口的造办处“玻璃厂”在19世纪的两次厂址变迁,以及雍正时期“玻璃作”的新建、运作和西洋人的活动,并利用以上一系列论述,明确了“玻璃作”与“玻璃厂”的区别及各自承担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器是清代工艺美术品中的新宠,备受皇家珍爱。清代的玻璃制造始于康熙朝。雍正朝在此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为皇室享用、馈赠的玻璃器皿。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关雍正朝玻璃制作档案的整理,并结合现存珍贵的玻璃实物,系统地对雍正朝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品种、工艺、用途及风格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完成于清乾隆八年(1743)的乾隆《丽江府志略》,是丽江第一部官修志书。乾隆《丽江府志略》以万咸燕《雪山外史》为底本,而《雪山外史》实为万咸燕亲见亲闻、实地调查及查阅史志著作、档册、碑刻资料所得。乾隆《丽江府志略》的资料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实地调查,二是档册,三是史志著作,四是碑刻资料。由于该书有较多的资料来自档册、实地调查和碑刻,故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6,(6)
正葫芦器因实用的功能、优美的外形、吉祥的寓意,从古至今广受宫廷贵族、民间百姓的喜爱。本文在前人研究(1)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清帝御制诗和清人笔记、诗词等史料,结合清蒋溥所绘的《络纬图》和圆明园多处遗址出土的葫芦陶范,厘清清帝在圆明园中以陶范制作葫芦器和玩赏鸣虫的史实。一.清代宫廷葫芦器的制作葫芦既是被孔子称颂的"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儒家思想的象征,也是道家盛装仙丹的神物,还是佛教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证清内廷《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贡档》及实物上所系的黄签、编目卡片记载,并与实物互为对证和分析,可知"云玉"、"云石"均为云南总督、巡抚及衙役常用的名称,是不同等级的缅甸翡翠的别名,变缅甸翡翠为云南所产的"玉石",作为"土贡"贡进内廷。"绿玉"是内廷太监、衙役所用的翡翠别称,在内廷,下从衙役、太监,上到皇帝,均亦接受并应用上述专用名称。在派出的织造、盐政、税关等监督少有使用,而多用"翡翠"一名。"翠根"、"翠玉根"、"翠玉"等名称均为本院有关工作人员的用词,均指劣等翡翠而言,与云南督抚和内廷无关,确为参酌古玩界的经验提出的关于劣质玉的变通名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为主要文献,对故宫博物院库藏无年款的佚名《喜溢秋庭图》的作者、创作时间、画面内容及流传经过等进行考证,指出作者是如意馆画家贺世魁,创作时间是道光十三年。画面中带肖像写实画风的人物是五十二岁的道光皇帝、二十六岁的全皇贵妃及皇子奕詝、奕訢等人。该文同时指出,作品曾一度陈列于行宫,于同治二年前收存于京城寿皇殿。此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道光皇帝及其皇室生活,以及当时的宫廷绘画。  相似文献   

12.
故宫藏品中,明清两代的工艺美术品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有许多为清官造办处所设计、制作或修理、改造过。这些作品非常精致,代表了当时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养心殿造办处档册是记录清代工艺美术方面的唯一的最集中的原始资料,从中可查阅成做品的设计者、制作者、管理者,成做工序以及皇帝对成做品的具体要求和修改意见;可认识造办处的职能和规模。本文提示《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采用编年体,上自雍正朝,下迄宣统朝,辑录造办处管理大臣及管理情况,以次为各作成做活计情况。  相似文献   

13.
乾隆帝本人及乾隆时期宫廷与古琴之关系,是清代宫廷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自现存乾隆朝宫廷藏琴实物入手,以《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清宫档案及《清高宗御制诗》等文献为凭,还原了乾隆皇帝对宫廷藏琴的整理、鉴赏、评级、著录过程,以及宫廷古琴陈设、制作与使用情况。此外,作者考订了《乾隆御题琴谱册》实为乾隆朝宫廷藏琴著录;论证了宫廷琴人唐侃与斫琴家唐凯实为一人。期使学界对这些文物、人物有更为丰富、深入的理解,为乾隆帝与古琴、礼乐制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冯小琦 《收藏家》2007,(6):61-61
乾隆一朝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极盛时期。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釉彩的发展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是历代制瓷工艺的经验积累与乾隆皇帝本人酷爱艺术,直接干预制瓷过程亦有一定关系。从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乾隆皇帝对制瓷的画稿、木样、器物品种、造型、釉色、款识、烧造数量、器物入宫后的存放地点、摆放位置、  相似文献   

15.
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尚处于起始阶段,有关资料的直接记录也很少,从"清实录"(如《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以及《李朝实录)}、《满文老档》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当时曾创制满文、记录档册(包括现存的《旧满洲档》),以及努尔哈赤以双人龚正陆教习诸子、进入辽沈地区还兴办过教育等等。直接性记载的缺乏,更影响了我们对当时满族文化与教育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拟通过一些间接性资料的分析,对当时的一些情况进行勾稽,以期对满族兴起史或日清朝开国史中的这一重要内容方面有所补充。一关于满…  相似文献   

16.
刘恺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4):127-137+143
在清代宫庭中,很多家具与内檐上都会应用到木质包镶工艺。本文通过对《清宫造办处活计档》《清代匠作则例》等文献中关于包镶工艺记载的梳理,并结合故宫博物院目前遗留文物的实际情况,从材料、贴合方式、拼缝工艺和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工艺所蕴含的科学性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玻璃胎画珐琅为我国首创的工艺品种。几十年来,对于它的创始时间、历史发展、官造与民造的界限、工艺名称等众说纷纭。本文依据多种文献和清宫造办处的“活计档”结合作者多年来对实物的观察研究,论述了它在宫廷内创始、发展和终止的概况,并对官造的数量、品种、艺术特色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考析。同时,对“古月轩”款的作品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乾隆初年,内廷御书处"墨作"曾多次将前朝遗墨分类、配匣庋藏,并将各类破墨销毁重造。本文结合清乾隆造办处活计档案与现藏墨品进行分析,通过对乾隆时期"墨作"所进行的墨品改造、毁造、补造及仿造等项活动的梳理,探寻毁造墨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稿着力探讨了清初起居注官设立以前形成的八旗值月档的形成过程、性质及其与早期《实录》体史书的关系。认为八旗中旗色相同的二旗按月轮番记录制度,至迟在皇太极即位之初已被延续下来。值月档记载内容,从天聪五年档来看,包括有汗的起居言行为主的后金内部的各类日常事务。这些日录作为档案由书房(文馆)保管,以此为基础由巴克什编辑成专题档册;并和对外文书一起,作为《实录》等史书编纂时的基础资料来使用。值月档久已不存,但崇德元年的《太祖太后实录》,还有顺治年间的《太祖武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其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系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养心殿造办处各作记录雍正皇帝谕旨及管理人员奏事的原始档案汇编。其中有管理者及各作匠役的姓名,所记成做的活计与清代宫中遗留的部分文物相吻合,对研究清代工艺美术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起到了拾遗、补阙、正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