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前期的淮南国经历了从异姓向刘姓的转变,共历四王,其中三位诸侯王都发动或谋划过叛乱。淮南国局势一直处于动荡和不安当中,在西汉初年绝无仅有。这种局势严重危害到中央集权,加快了西汉政权处理诸侯国问题的脚步。  相似文献   

2.
张汤是西汉武帝时期重臣,《史记》列为酷吏之魁,大致出生于西汉文帝中后期。张汤生于刀笔吏之家最终位极人臣,其政治生涯始终与西汉中期情势紧密相关。张汤所主导的一系列政策对武帝前期具有重要影响,其秉公执法精神是其能成为武帝前期重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隶书在汉代的成熟,汉碑也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不同时期隶书碑刻的风格各异。从济宁现存的汉碑中可以看出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经历了西汉前期带有篆书遗韵的古拙、浑穆,西汉中期至东汉初的质朴无华和东汉中期以后的庄重严整并伴有藻饰之风三个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多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有关。  相似文献   

4.
夏金梅 《沧桑》2013,(6):20-22
西汉前期,区域分工发展深化,各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迎来了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的繁盛。表现为:商品交换显著加强;货币铸造数量增多,流通速度加快;市场发育水平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5.
从西汉黄金问题看抑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安徽史学》2000,(3):21-26
现在学术界有许多关于西汉黄金问题的讨论,但一般而言,多是仅论及黄金是否具有货币职能,及西汉多金的缘由。本人认为,如果能在角度上加一些调整,从西汉币制混乱及商业兴盛(至少是中前期)的外环境出发,来探讨其……  相似文献   

6.
眴卷县是西汉安定郡辖县之一。元鼎三年(前114年),北地郡划出西部地区设置安定郡时,已经有该县建置。眴卷县位于卫宁平原的黄河南岸,是安定郡北界的沿河交通枢纽,富饶美丽的引黄灌区,也是当时宁夏川区五个县之一。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新莽政权,眴卷县在战乱中消失。南  相似文献   

7.
程实 《区域治理》2022,(14):54-57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党建工作,将之作为国有企业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不断完善,使之得到有效落实,不但能有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还能够营造安定的企业环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  相似文献   

8.
在匈奴与西汉对峙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匈奴政权曾经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内乱即五单于之乱。然而在五单于之乱以前,匈奴政权内部也曾经出现过多次战争。它们常常被人所忽视,但它们对当时的政局,匈汉之间的关系走向,匈奴实力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均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本文便从西汉中前期的几次发生在匈奴内部的争斗入手。总结归纳概括分析,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仅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是对黄老道家的学术概括,“新道家”的提出则填补了学术空白,对深化研究有着启示意义。战国时期以帛书为主体的黄老学派标志着新道家的形成,《吕氏春秋》是其发展形态。西汉前期的政治是新道家的全面实践。东汉前期的“吏化”儒生和对谶纬的控制,使士人的学术路径转变,导致儒法统一和儒生对新道家的重新取舍,儒道合流。  相似文献   

10.
王博文 《文博》2023,(1):66-70
本文依据文献及考古资料,重新探讨了西汉安定郡彭阳、安定、抚夷县治的具体位置,认为彭阳县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太平镇茹河北岸的阳湾遗址,抚夷县治在今三岔镇蒲河北岸的梁台遗址。笔者认同《中国历史地图集》关于彭阳、抚夷两县治所方位的标注,并为之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且进一步确认其位置。本文对标注在今泾川县的安定县重新进行了考证,认为县治在今镇原县东南10千米处城关镇茹河北岸的后河遗址。  相似文献   

11.
西汉前期的私营工商业在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把握西汉前期制度、理论变迁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其间私营工商业兴起的背景,分析主要相关政策及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认为汉初私营工商业的兴起是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经济方针以及实行授田制等背景有密切联系的,也和"弛山泽之禁"、允许私铸货币等主要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的,但同时它也给汉初的经济结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汉是中国哲学史上黄老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西汉前期,部分地方黄老学派由隐而显,先后进入朝廷,开创了黄老学由民间学说飞跃而为官方统治思想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虽为黄老学发展的转折点,但仅止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在其他方面黄老学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自西汉前期至东汉后期,有黄老学者或集聚于王公卿相门下讲论“道”“德”,或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从而形成了若干地方黄老学中心。司马迁所说“儒道互绌”应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而非普遍现象。司马迁前后学黄老者更多的是儒道兼习而学有所偏。汉魏时期崇习黄老的学者中,不但出现了家庭式、家族式的黄老学者团体,而且出现了对黄老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三位女性。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西安北郊渭河之畔的汉阳陵是西汉王朝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至今已走过了漫漫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汉阳陵地下遗存气象万千,展现了西汉前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全面恢复发展的时代风貌。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汉阳陵共出土了多达数万件的珍贵文物。陶俑是汉阳陵出土文物中的大宗,在中国早期陶塑艺术中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这些无言的先辈以它们厚  相似文献   

14.
一清前期矿务政策的演化清政权雄踞满洲时,为加强经济实力,是允许开采金银等矿的。入关后,清统治者所关注的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巩固加强其政治统治,对金、银、铜、铁、铅等矿厂,基本上采取封禁政策,如1645年停闭了著名的山东招远芝山银矿等。数年后,对开矿之议“严行禁止”(《清世祖实录》卷70)。这种状况大约延续到康熙朝中期。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帛画中心的双龙穿璧图像应该是阊阖(璧门)的表现,其上的平台为昆仑悬圃。根据西汉前期的楚地文献,阊阖并不像东汉时期那样等于天门,而是"始升天之门",也是昆仑之门,昆仑为最为重要的登天神山。整个帛画描绘的是西汉前期楚地文献中表现出的"阊阖-昆仑-天门-天帝"的升天信仰。升天成仙与昆仑为通天中心的观念在西汉前期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西汉前期是庆阳畜牧业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这一方面得益于西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的措施,另一方面则受益于抗击匈奴战争对于战马的需求,因此形成了官府以养马业为主、民间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业特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西汉前期,汉武帝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代田法在中国西北地区得以施行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经济因素、政治氛围不无关系。这种耕作制度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出现了储存余粮的代田仓;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是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典范,也是中国耕种方式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型转变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西汉前期的政坛》评介谢桂华陆玉屏新著《西汉前期的政坛》一书,最近已由成都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西汉初的权势集团》、《权势集团的政坛角逐》、《轻徭薄赋政策与“清静无为”理论》、《功臣集团势力的衰落》、《汉武帝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等五章,共15万...  相似文献   

19.
西汉前期北方边防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汉朝的边防对策在借鉴前代的基础上系统化了,对当时及后代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西汉前期北方边防对策尤其是从处理与汉匈关系的一些重要政策措施,如行政上扩大直接管辖的"收边郡与徙民塞下"、军事攻守上"缮治河上塞与举兵攻匈奴"、推行和平交往的"汉匈和亲约与开设关市"以及以邦交往边防"通使月氏与开通古城"等方面,揭示其源流及其所发挥的综合边防功能。  相似文献   

20.
清咸丰年间出土于陕西鄠县的皇甫墓志,反映了北魏安定皇甫氏家族的际遇和发展。志文记录志主的仕宦履历,对于了解其家世门第和人生轨迹极具参考价值。安定皇甫氏本为汉晋关中著姓,但在北魏中前期渐趋沉沦,跌至寒士次等门第的层位,本文通过皇甫的仕途艰辛和晋升经历,论证了秀才出身在当时是寒素改换门庭的有效途径。这一方式是后世科举制的萌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进社会流动之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