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业宣传“招幌”、“吆喝”及“响器”,是一种颇具艺术魅力的民俗事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疆域  相似文献   

2.
叶文玲 《古今谈》2008,(2):51-54
从古到今,中国的舞台音乐,离不了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家族”林林总总,在林林总总的各种“响器”中,笛子和箫,属于小巧的“吹奏乐”的成员。  相似文献   

3.
孔琳 《文物世界》2000,(3):75-75
自古商界就有坐商和行商两大类。行商就是没有固定铺面,走街串巷,肩挑车推的小商小贩。他们招揽顾客不靠灯红纸艳的广告招牌,完全是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和各种各样的响器招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那么这些响器在咱们山西晋中一带都叫它“唤头”。  相似文献   

4.
《文物世界》1999,(3):75-75
自古商界就有坐商和行商两大类。行商就是投有固定铺面,走街串巷.肩挑车推的小商小贩。他们招揽顾客不靠灯红纸艳的广告招牌,完全是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和各种各样的响器招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那么这些响器在咱们山西晋中一带都叫它“唤头”。  相似文献   

5.
《旅游》1996,(9)
工艺品新奇精美的日用陶瓷多姿多彩的美术陶瓷巧夺天工的内画鼻烟壶精巧的博山琉璃料器满体金星的淄砚精美的青州府花边大套特t周村铜响器周村丝绸王村陈醋博山池梨芙蓉果名吃周村大酥烧饼博山豆腐箱博山烤肉博山酥鱼锅工艺品·特产·名吃  相似文献   

6.
中条山古铜矿冶遗址初步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产铜基地之一。章鸿钊先生在《古矿录》中指出:“古之产铜最著者,乃在晋南豫北,西连陕西终南山一带,其范围尤为广大。”1958年,安志敏、陈存洗曾在运城附近调查一处古铜矿冶遗址,发现有东汉题记的古矿洞和“凵”形炉址。汉代铜器中,有铭以“河东”、“河东所造”、“河东安邑造”字样,还有明确提及河东设有“铜官”的铭文。史籍记载唐代中条山地区产铜最盛。《新唐书·地理志》载平陆“有铜穴四十八”、解县“有铜穴十二”,又载“绛州曲沃南十三里山有铜”、“翼城有铜源”、“闻喜有铜冶”。《新唐书·食货志》亦载天宝年铸钱“天下炉九十九,绛州三十”。明代中条山地区仍然产铜。《明史·地理志》载“曲沃县南有紫金山,产铜”;“翼城县东南有浍高山,产铜”;“闻喜县东南有汤山,产铜”、“垣曲县西北有折腰山,有铜冶”。从上述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看,中条山地区至迟从东汉末年已开始产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唐代邛窑“铜红釉”瓷器的产生是邛窑前期高温“釉下彩”瓷器发展的必然;邛窑所在地区具有烧制“铜红釉”瓷器的原材料条件;邛窑先进的施釉技术和烧制工艺为“铜红釉”瓷器的烧制创造了工艺技术前提;从比较学上看,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器与邛窑“铜红釉”瓷器共性突出,体现了承继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申“邛窑最早烧制成功了铜红釉”的观点,并结合实物概括了邛窑“铜红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丽明 《收藏家》2013,(6):47-54
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是我国著名的金属产地,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特别是铜锡资源丰富,采冶历史悠久。著名的“铜都”东川和“锡都”个旧很早就开始了铜、锡、铅等金属的开采利用。《汉书·地理志·孟州郡》云:“俞元怀山出铜……来唯出铜……律高西石空山出锡”;俞元即今澄江、江川。来唯大约在今天的南涧县。  相似文献   

9.
湖南商代青铜容器的动物纹饰与祭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曙斌 《收藏家》2010,(7):25-30
湖南是南方地区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省份之一,且不乏举世闻名的重器,如人面纹铜方鼎、四羊铜方尊、象形铜尊、猪形铜尊、牛形铜觥、凤乌纹铜“戈”卣、“癸举”铜卣、鹗形铜卣、牺首兽面鱼纹铜罍、兽面纹铜瓿、“皿天全”铜方彝、虎食人形铜卣等青铜容器,显示了湖南青铜器的地方特色与神秘意味。这些青铜容器以尊、卣等酒器发现最多,以动物纹饰为最突出;  相似文献   

10.
说图     
《贵州文史丛刊》2013,(2):F0003-F0003
乡贤姚华的铜刻作品很多,他将书法、线描画刻在铜墨盒上,使之升格文玩,并为人们所关注。姚华在京时,与同古堂老板张樾丞相交甚洽,常为张樾丞提供镌刻画稿,自己也自画自刻。作品落款有“茫父”加尾印篆字“姚”;又有“姚华”,或加篆书“茫父”的尾印。据业内刻铜收藏专家考证,凡署“茫父”款的刻铜墨盒,是由姚华提供书画底稿,张樾丞刻制;凡署“姚华”款的,则是姚华亲手撰画刻铜。当时刻钢墨盒盛极一时,是文人墨客赏玩馈赠的佳品,因此,后世将姚华与陈寅生、张樾丞三人誉为“近代刻铜三大家”。  相似文献   

11.
高江涛  庞小霞 《南方文物》2009,(4):92-92,93-96
1973年,在山东兖州西李宫村发现一批铜器,见有铜卣、铜爵、铜觚和铜刀各一件,其中铜卣盖内与腹底铸有铭文“蜀册父癸”,铜爵腹内铸有铭文“移父癸”。铜卣与铜爵铭文第一个字基本相同,应为同一个字,一般认为是“索”,材料公布者认为器主是《左传》定公四年载周初封鲁所赐殷民六族之一的索氏。本文在重新考释该字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厂是1984年创办的.要讲我们厂创办的经过,不能不提高洪太.现在,湖北全省大大小小的锣厂有13家,都是在武汉锣厂退休员工的主持或者参与之下开办起来的.而武汉锣厂的前身是高洪太锣厂.黄陂是铜锣之乡,甘棠铺附近,有很多制作铜响器的匠人世家.民国以前,在汉口王恒昌的作坊里,全是黄陂师傅.王恒昌的外甥高清安,高家河人,壬午年(1882年)出生,幼年家境贫寒,到  相似文献   

13.
“丹阳铜”产地考略郭怀中汉“丹阳铜”闻名全国,时人称之为“嘉铜”、“善铜”。但是,由于时代变迁,“丹阳铜”究竟产于何地,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此略作考证,以抛砖引玉。一位于今皖南的汉丹阳郡故地①,当时是我国重要的铜矿产地及冶炼基地之一,盛产嘉铜。据《元...  相似文献   

14.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数件遗物,具有陶质、中空、内装砂粒、器物外表镂空或装饰有纹饰等特征,发掘报告中按照陶响器进行了命名;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有外形相似的遗物,却作为洗浴器具命名。通过对比和研究相关器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出土位置和伴出物等因素,可以推断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几件"陶响器"的真实功能可能也是洗浴用具。  相似文献   

15.
技艺双绝铜奔马陈炳应在甘肃众多精美的文物中,举世无双的铜奔马是一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都非常高的精品。铜奔马还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名称,喜欢它、珍视它的人很多,无怪乎在全国千百万件文物中,它一举夺魁,成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16.
新疆铜元形制精巧,大小一致,减重最少,曾一度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欢迎,称它为“铜普”。“铜”是汉语,“普”是“普尔”的简称.“铜普”是维汉双语化了的铜钱名称。  相似文献   

17.
1969年10月,武威雷台古墓出土了震惊学术界的铜奔马。30多年来,铜奔马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赢得世人极高赞誉,并被国家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关于铜奔马名称、雷台墓断代以及墓主究竟是谁,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定论。这里,谈一谈我的看法。名称问题此件文物出土之初,既然被定名为“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并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以为就没有必要再去标新立异,另提出诸如“马超龙雀”、“飞马奔雀”、“天马行空”、“飞燕骝”、“紫燕骝”等名称而争论不休。因为这里边并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别。它本来就是件无名陪葬品。或者…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中,原荆门县文化馆在本县永圣公社(现改为永圣村)征集到一组明代铜俑。铜俑共10件,其中男俑8件,女俑2件。调查得知,铜俑系“文革”前兴修水利时在水渠通过的一座墓中挖出。据当时参加修水渠的农民反映,随铜俑出土的还有一盒墓志铭,被当作“四旧”砸烂丢弃。时隔  相似文献   

19.
余伟 《南方文物》2013,(2):152-156
本文对我国古代青铜器淬火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发现青铜淬火主要应用于锋刃器、容器、响器,且均为高锡青铜;各器采用的淬火等制作工艺和其合金配比及所需性能相关。淬火最主要的作用是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即增加塑性和强度,降低硬度和脆性,一方面有利于后序的加工处理,另一方面使器物更富使用性能。另外,高锡的配比结合热锻、淬火和冷加工处理,使容器和响器具有明亮的类黄金的色彩和独特的音乐性质。  相似文献   

20.
■字新考     
■为战国时期楚国铜贝币铭文之一,历来史家释读不一。如释“贝”(吴大澂、郑家湘)、“哭”、“■”、“襄”(尤仁德)等,尚无定论。故史家及古钱币学家多称铜贝币为“蚁鼻钱”、“鬼脸钱”、“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