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中国火器史上最为纠结的一段历史。中国是火药和火器的故乡,但明朝时却要花尽心思偷学、引进两方的火炮。中国人曾经无比迷恋、呼为神器的“红夷大炮”真的能挽救国家于危亡吗?历史证明,明朝的城池大多是被他们自己引进的大炮轰开的.红夷大炮竟是“误国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福泉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数的7.1%。关于他们的祖籍,有一个遥远的故事。远在明朝“调北填南”时期,封建王朝为了开发西南洪荒蛮地,将居住生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西布依人迁徙贵州。故土难离,他们被反  相似文献   

3.
一天,艾玉正准备出门,村里一个叫阿朵的姑娘气喘喘地跑了进来:“艾玉、艾玉,救救我吧,我……”艾玉吃了一惊,急忙放下行李,把姑娘迎进屋,让她慢慢说。原来,今年正月农闲时,村里来了几个走村串寨的算命先生,他们弹着三弦,到处招惹是非,为青年男女们“合八字”,不少老辈人都相信他们说的。一天下午,一个瘦高个子的算命先生串到阿朵家里,阿朵她妈就让他给阿朵和阿朵的相好也算一算。阿朵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和英俊的阿黑相爱三  相似文献   

4.
姑娘的命运     
从前,有老两口,只养了一个独生女。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伶俐聪明,老两口非常疼爱她,老为女儿今后的命运发愁。有一天,一个算命先生到他们村里给人算命,两夫妇也给女儿去算命。算命先生掐掐指头,说:“你们这姑娘样子长得倒不错,可是她的命是穷命,嫁也只能嫁给最穷的一家。”姑娘长大以后,老两口就按照算命先生说的,把她嫁给了村里最穷的一家。姑娘到穷人家里以后,勤恳劳动,精打细算,渐渐地,不仅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而且还积攒了些钱,准备买间房子。正好隔壁一家富人有一院房子,他们嫌房子的风水不好,经常有两条怪牛在里面作乱,所以准备把这院房子卖掉。姑娘不相信这些,只用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阿昌族过去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凡是眉间长旋的姑娘,就被认为是“鬼胎”, 会吃人,尤其会吃自己的男人。因此,不论谁家,只要是生了眉间长旋的姑娘,都规定不得出嫁,只能独身而死。人们担心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的。有一年,杨家寨的杨老头两口子,四十多岁了,才生了一个独女,取名叫杨宝。女儿生下了地,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连忙抱到灯下细看,这一看可把老两口吓昏了,他们的杨宝竟是一个眉间长旋的姑娘。可是,就这么一  相似文献   

6.
在都匀市坝固镇的苗寨采风发现,逢年过节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小伙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一种传统的游戏“打鸡”,也称为打板羽球。姑娘们用竹筒插上公鸡色彩斑斓的羽毛制作成球,两人从中分距三五米,各拿一块椭圆形的木拍对打,你打过来我拍过去,羽毛球在空中飞舞,场上欢声笑语。谁接不着球落地为输,于是换人依次轮流上场对打,十分有趣。“打鸡”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活动,它还是苗族青年男女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游戏活动各村寨均有约定俗成的活动场地,称做“毽塘”。有的一寨一塘,有的数寨一塘。通过“打鸡”活动,相互认识交谈,有了好感便恋…  相似文献   

7.
第三种傣族     
提起傣族,一般人只会想到孔雀舞中那身段婀娜,如迎风弱柳般傣家姑娘的形像。那是水傣,只是傣族的一种。此外还有“旱傣”和“花腰傣”。云南有的人知道,内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8.
婚俗趣谈     
侗族婚俗一碗油茶定亲疏地青等地请媒娘求亲,媒娘对姑娘的父母说:“某某家托我上你家不为别的,他们两位老人一天比一天不中用了,想要你家的妹崽(姑娘)去做个替手,不知二老意下如何?”媒人既不提姑娘小伙的婚事,姑娘父母也知道她是来做媒的,便同样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进行答复:“啊,你是为了这个事来的?那我们就煮油茶吃。”这时,媒娘的心上下不定,如坐针毡,猜不出到底打什么样的的油茶给她吃。  相似文献   

9.
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有一个壮族姑娘,长得非常美丽,求亲的人象蜜蜂一样拥向她家,通向她家的路都被来求亲的人们踩平了,可是姑娘一个也不肯答应。有一个放牛小伙子,偷偷爱上了这个姑娘,可是他想到自己家贫,又不敢向姑娘表露真情,更不敢上门求亲。一天,这小伙子听说姑娘要去赶街,他也就去赶街。到了街上,果真遇到了他最心爱的那个姑娘,小伙子就和姑娘谈起话来,两人一谈就谈得拢。赶完街,他们两人一路回去,小伙子不愿意  相似文献   

10.
当待嫁的中国姑娘习惯于把白纱作为婚服的首选,当西式婚礼成为中国家庭普遍接受的一种形式,在南洋华人社会,却依然保留着结婚时行“上头礼”的传统。大喜之日,父母要用红线替孩子束发,甚至至今仍有人为儿女穿戴上明朝礼服完婚。这看似奇怪的仪式背后,实则隐含着海外华人忠、孝、节、义无处安放的悲凉。  相似文献   

11.
群山连亘的贵州,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住石头村寨,穿长袍大袖,演拙扑傩戏。走近他们,就仿佛走进了明朝人的生活。奇特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往观光、寻访。他们就是屯堡人——六百年前明朝军人的后裔。 14世纪中叶,朱元璋力挫群雄,一统中原,但在西南地区,前朝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依然负隅顽抗。据《明史》记载:“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元世祖(忽必烈)第五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13.
很多年以前,哀牢山里有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名叫阿勒喜。阿勒喜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查尼诺,他们俩情投意合,倾心相爱。查尼诺家非常有钱,金银都用牲口驮;查尼诺长得好看、聪明,提亲的人来过几十起,她都不答应,一心爱着阿勒喜。阿勒喜大着胆子请人去探口气。可是,查尼诺的爹使力摇头,说:“不得不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也想来说我姑娘,真是饿老鹰想吃天鹅肉!趁早滚远些。”  相似文献   

14.
在阿佤山中,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小河,河水清沏明亮。小河两岸,思诺们经常约伴到这里玩耍,丛林间、竹蓬下,常常溢漫着他们的欢歌笑语。这条小河,人们称它为“姑娘河”。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就会想起叶娜姑娘。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经常能遇见徒步旅行的老外,看见他们风尘仆仆却兴致勃勃的样子,常让中国人有种瞎折腾好日子的感慨,只要Hello一声,他们会在镜头前尽情表演。 见了香港姑娘陈智健,我们不敢调侃了,这个“情愿让风尘刻划样子”的姑娘,在萧瑟的秋风中,单单瘦瘦地只穿了个拖鞋向我们走来。村里人说她今天生病了,所以没给孩子们上课。在云南宁蒗县永宁乡拖支村,陈智健在做一位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丢钱包记     
中午,单位的前台姑娘打来电话问:“你钱包丢了吗?”我第一反应:“啊?没有啊!”“那会不会是骗子?”姑娘简单介绍,有一个人打电话到单位前台,说他捡到了我的钱包.里面有我的身份证、银行卡引名片。  相似文献   

17.
阿昌族青年的恋爱和结婚仪式独特而又有趣。阿昌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多是在赶街和节日里互相认识的。开头,小伙子问姑娘;“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姑娘回答:“我的名字不好听,爹妈叫我××。”如姑娘对小伙子有好感,就会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吧!”阿昌族严禁同姓通婚,双方一听说不同姓,心里很高兴,小伙子就会找话讲:“有亲人家,买得什么好东西?”姑娘笑眯眯地回答:“穷人家的姑娘,什么也买不起!”小伙子说:“哎呀!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见到我们穷人呀,装得比穷人还要穷!”姑娘说:“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面前不说  相似文献   

18.
一、明朝以前的东南亚早期华侨 我国移居东南亚的历史.据文字记载.最少当有1600多年了。东晋时代的高僧法显.和他的佛徒慧景、道慧、慧应、慧嵬一行5人,就随带一大批人员,前往亚非各国探险。他们经过锡兰(斯里兰卡)、印尼、印度、非洲等地。这些留居海外的人.就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华裔”了。  相似文献   

19.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2,(1):160-162
据清代大学者戴名世《忧庵集》等古籍记载,有“国粹”之称的麻将牌是明朝时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发明的。万秉迢被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梁山108位好汉所折服,于是想做一副娱乐工具来纪念他们。经过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麻将牌。他最初把麻将牌设计为108张,暗喻《水浒传》中的梁山108位好汉。。牌中的九索指“九纹龙”史进,  相似文献   

20.
麦克·墨菲无法忍受监狱般的精神病院。他攀上“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肩头,翻越高耸的铁栅栏,一跃而下。抢了院方的车后,他载着几名病友,一路狂飙,驶入市区。病友们贪婪地望着街头的姑娘、商店,热闹的人群让他们兴奋。接着,麦克·墨菲带他们出湖捕鱼,呼吸新鲜空气。最终,一行人满载而归.带警察守在码头的主治医生目瞪口杲:一帮精神病人钓到了他原本独享的“战绩”——一条齐腰长的大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