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15):66-69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  相似文献   

2.
小暑归宁     
《贵阳文史》2013,(4):85-85
小暑热,果豆结所有的生长和开花,都顺其自然的,归于果六月六,接姑娘出嫁的姑娘回家来,新麦饼羊肉汤,归于亲六月六,哂红绿,旧时现时好时光,归于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在这开始炎热尚未达到最热的天气里,我还是喜欢到草木间感知节令。时至小暑,仿佛应是花事了,其实人间四季有花开,我看见了葵花、莲花、蜀葵花、木槿花、飞蓬花、紫薇花、凌霄花、丝瓜花、蔷薇花、月季花,合欢花也还在欢实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1,(7):15-1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相似文献   

4.
小暑     
JNTO 《风景名胜》2014,(7):12-12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2014年小署为农历六月十一,公历七月七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相似文献   

5.
清风三虾     
江南水乡,一年四季鱼虾不断。吃鱼虾也讲究时令,菜花塘鳢鱼,小暑黄鳝赛人参,闻木樨香、品鲍肺汤等等。江南人食虾,以黄梅时节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14,(6):20-20
奥地利中部山区奥塞兰德地区盛产一种旱水仙,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漫山遍野盛开的旱水仙仿佛是天上撒下的碎银,白色的花海将秀丽的山川装点得格外美丽。从50多年前开始,当地的山民们就开始利用这一资源举办水仙节。今年的巴特奥塞水仙节已经是第55届了。  相似文献   

7.
龚天卓 《黑龙江史志》2012,(20):62+66-62,66
<正>随着2012年14号台风"天秤"肆虐台湾继续北上,15号台风"布拉万"在韩国横行后到达哈尔滨,大家在抗险救灾的同时,也为台风千奇百怪的名字而费解。笔者亦然,遂找寻资料,方知台风叫什么名字都是早已确定。在历史上,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西半球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使用命名系统源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2015,(7)
<正>今年的小暑,在阳历7月7日这一天到来。这一天,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未至最热之时,故名为小暑。在古代,它意味着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农民伯伯便是从这一天开始加强对田间的管理。从秦汉起,中国人民便开始运用二十四节气来推断适宜春耕秋收的时分,它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细究起来,二十四节气中,有着不浅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倾听万籁     
骄阳炽烈,蝉声似海。"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农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溽热的三伏天,阳气升发到极致,阴气内伏,暑毒外蒸。《诗经邶风》中说道:"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长养,林叶繁茂。风雨之下,满眼浓绿疯狂泛滥。"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接着,蟋蟀也开始在草丛唧唧低鸣。无论凉风飒飒,小雨淅沥,蝉声时响时歇,还是鸟声啁啾,云霞似锦,满天星斗,潮汐往来,只要敞开心扉,便会无所不在地感悟到自然之妙美。万籁有声,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天音,也是另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并在此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最早来到这里的西班牙殖民者登陆时,由于语言不通,连比划带喊问这个岛的名字,划船的原住民误认为是在问他手中所拿何物,就用土语回答“YAP”(桨的意思)。这个岛由此得名。它是热带气旋的出发地,台风的故乡,一个自然原始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农历六月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是剑河县沟洞侗寨的六月祭祖节。节前十二天(逢卯日),每户派一名妇女,按长幼顺序,挑着竹筒、水桶、粽把叶、干蕨菜、糯米、高粱等,到家族所指定的地方集中,待一个宗族的人(每户一个妇女)都到齐了,方到指定的溪边去洗。洗好后,再依长幼次序回家,习惯称为“进河”。回到家中,即将干蕨菜、儒米、高粱等物与盐巴搓揉搅拌均匀腌起来。这是节日前的第一种准备。第二种准备是在节日前三、四天,开始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之一。通过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复原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状况,发现该区域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空间差异性、周期性,且存在突变。从时间上看,1844—1880年为中度、重度旱灾多发期,1880—1911年为中度、重度涝灾多发期,且短期内旱涝交替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上游沿线属于易旱地区,中下游大部分区域为易涝地区,旱涝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渭河沿线地区夏秋两季易发生连涝,春夏秋三季易发生连旱,季节性的旱涝对传统农业社会造成较大威胁。整体上,旱涝灾害以17到18年的周期最为突出,呈现中小周期变化特点,而在1883年、1890年及1898年存在明显的突变。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可能与ENSO、太阳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立秋     
《风景名胜》2014,(8):12-12
每年的8.8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2014年立秋为农历七十二,公历8月7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日对农业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旅游》1998,(7)
国外城市别称集锦鞋城捷克斯洛伐克的哥特瓦尔德夫城,年产各色鞋子2亿多双,行销100多个国家。雨城印度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雨量一万一千四百毫米以上,素有“世界雨极”之称。旱城秘鲁的利马市,是世界上几乎不曾见过雨的城市,被人们公认为旱城。热城苏...  相似文献   

15.
芒果,一种常绿乔木的果实,据说原产于印度,现在热带已极普遍。其形如肾,通俗地说像腰子。它还有很多别称,如又叫檬果、闷果、面果、庵波罗果等等。成熟后呈黄色或红色,所以有了后来的“金芒果”之说。因芒果维c和其他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之故,也有“热带果王”之称。就算它是热带果王吧,不就是一种水果而已,然而,你能否想象得到,在我们国家,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曾掀起过一股狂风暴雨般的芒果崇拜热呢?  相似文献   

16.
昌都地区位于自治区东南部,为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四省的结合部。地处横断山区“三江”流域中上游,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山地多、平地少,地貌以高山、高原为主。幅员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9万亩,草场面积8629.3万亩,林木面积345.27万公顷;全地区有58.4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54.1万。昌都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气候的显著特点为:气温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旱雨季节分明;由于水热条件的地理性和地形变化大,气候类型众多,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6℃,气温呈南高北低趋势;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突将     
胡三省注《通鉴》把突将解释为“领骁勇驰突之士”的将领 ,是错误的。突将只是招募的骁勇的战士 ,多为节度使所驱使 ,类似河北节镇的衙兵 (或称为“牙兵”) ,颇有战斗力 ,但也易骄横甚至作乱。  相似文献   

18.
张留见 《史学月刊》2013,(4):131-133
何谓匾额?《说文解字》说:"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许慎:《说文解字》卷二下《册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8页)扁字也作匾字,匾额即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中国匾额历史悠久,据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记载:"暑门户者,秦书八体,六曰暑书。暑书,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四卷第二篇下《册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相似文献   

19.
潇潇 《世界》2013,(9):118-125
在热带风格装点的环境中,伴着海岛椰林、各种热带花卉和丝带装饰的椰树拱门,祝福新婚夫妇迈出携手人生的第一步。马尔代夫鼓手敲打出激动人心的节奏,宣布婚礼开始,从此开启人生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扇——自古有之,《小尔稚·广服》:“大扇谓之翣”。翣、箑皆扇也。古仪卫中备此以为障蔽之具;亦称障扇。宋史《仪卫志》:“古之扇翣,皆编雉羽或尾为之,唐开元改为孔雀”。此其大扇也,属宫廷黄盖、旌旗之列。小扇乃荡风拂暑所用者。最早见于楚墓用细篾编成并饰以朱墨漆纹之梯形扇。长沙马王堆汉墓亦有篾扇出土。比其实物也。见诸诗文者:有汉代班婕好《怨诗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此即纨扇也,以绢素制成,内宫多用之,故又称宫扇。古诗文中寻常见之,如“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团扇,美人用来遮面”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