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那个市长把桂林所有桥都拆掉,全部做成缩小比例的仿世界名桥,居然很得意!把桂林山水都糟蹋掉了!桂林原来17座小山头,独秀峰、玉簪峰、芦笛岩、象鼻山,现在,高楼一建,你看,原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在呢?桂林高楼甲山水!  相似文献   

2.
桂林山水凭借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为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桂林山水画作品。然而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又对桂林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绘画艺术语言,展现出桂林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意蕴,提升桂林山水画的格调、品质,创作出高品质的桂林山水画,成为当代桂林山水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应以画家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倡导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调,提升桂林山水画的绘画品质,进一步拓展桂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古城曾有水几环--桂林两江四湖古今谈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历代歌咏桂林山水的诗句,人们当然会说到唐代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它状写了桂林的水澄清、飘逸,桂林的山峭拔、秀美;不会忘记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它已成为高度评价桂林山水千古传诵的名句;大家乐于提及的还是宋代刘克庄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因为它描述了峰、水的分布,特别是水与城的亲密。  相似文献   

4.
肖伊绯 《大众考古》2023,(10):27-33
<正>“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古以来,广西桂林以其特有的地质地貌与山水景观,在华夏文明与中国名胜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殊不知,桂林佛教也曾雄踞华南,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铭刻着桂林佛教的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于桂林各地的大量佛教摩崖造像见证着这段历史的繁华与沧桑。据文献记载和东汉至南北朝早期佛教文化遗物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早在汉代佛教就已传入广西地区,到唐代中后期时,桂林佛教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南方佛教中心之一。817年,  相似文献   

5.
独秀峰南宋"桂林山水甲天下"石刻的发现及其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是桂林旅游的重要品牌。它源于800年前刻于桂林独秀峰读书岩口右上方的南宋人王正功的诗句。这一石刻诗句,对研究桂林地方史、旅游史,对桂林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800多年前,宋代诗人王正功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令桂林妇孺皆知;30年前,英国著名学者玛格丽特·斯威婷说:"桂林喀斯特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美和最壮观的形态组合","是每一个喀斯特学者心中的梦想与目标",这已是一种共识。桂林山水,是上苍赐与人类的珍宝,桂林喀斯特价值无可争议,她就是世界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7.
肖瑾 《神州》2011,(2):10-10
桂林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桂林石刻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它是传承桂林历史内涵和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在桂林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方信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方信孺在桂林留存石刻24件,号称桂林石刻第一人。他钟情于桂林山水,为传承发展桂林历史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品味雁山园     
黄淼章 《岭南文史》2008,(3):103-105
很早就听说桂林有一座雁山园,据说它是桂林山水和岭南园林的最佳结合,可以“一园看尽桂林佳境”,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园。可惜我几次到桂林,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前往参观。最近有幸再到桂林一趟,顺道拜访了雁山园,品味了名园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徐扬 《福建旅游》2005,(7):34-36
小时生长的地方,常常被拿来与桂林山水作比较。心底下总不免掩藏着对桂林的不在意。可真正到了桂林,方知那里,山水与舞蹈闻歌而动,美食与风景唇齿留香。  相似文献   

10.
阳朔山水     
田瞳 《丝绸之路》2012,(11):62-64
桂林山水,是挂在中国大西南的一幅绚丽多姿的彩画,令天下人为之神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来到桂林,方知桂林最美的山水是在阳朔。“桂林的山呀桂林的水,山山水水这样美……”诗人贺敬之的美丽诗句早已让我们认识了桂林,桂林如画的山水也成了我们多年的向往。今天,这幅瑰丽的山水画终于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2008,(1):128-128
广西桂林是以山水闻名的旅游城市。漓江的水,明洁如镜;桂林的山石,鬼斧神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漓江属珠江流域,又属雨源型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现如今,桂林的象鼻山很难"吸"到水了。今年全国江河普遍干旱,  相似文献   

12.
银子岩     
田瞳 《丝绸之路》2013,(1):71-72
来到桂林,游览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必定还要看一看举世闻名的钟乳石溶洞奇观。 桂林山多,可以说是山山皆有洞。游览桂林,一看山,二看水,三看洞。如果没看溶洞,等于是没到桂林。桂林溶洞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七星岩、芦笛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都已铭扬天下、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3.
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她之所以魅力无穷,首先是因为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形成的奇特自然风光;“玉簪攒万叠”的青秀山峰,“罗带绕于寻”的澄澈江河,“生自天工巧若镇”的岩洞,“幽花怪石白云堆”的美石。早在公元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就提炼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自南朝宋景平二年(424年)开始,历代对桂林山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特别是解放后,逐渐明确了桂林作为风景游览城市的性质,从总体上规划了对山水的保护和开发,使桂林山水倍增光彩。桂林山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显赫位置,决定了(山水志)在(…  相似文献   

14.
彭玉宝  饶婕 《风景名胜》2021,(7):0029-0030
桂林山水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是中国山水的代表,但经过调查发现,桂林山水衍生的旅游文创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改变定位、打造品牌以及突出“山水文化”特色等方法,并结合时下的审美潮流,重新设计、包装桂林文旅产品,推动其走向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粤西游日记一》即桂林游记,记述了行者亲历之桂林山水,还涉及桂林的风土人情。其中对桂林的风物出产,风俗习惯(包括饮食、节庆、语言等方面)有生动的呈现;同时展现了作者与桂林僧道、文人雅士、普通百姓及导者的交往情况,从中可窥见桂林当时之民风。这些关于桂林生动的记录,是观照桂林明末社会生活.也是串联桂林文化线索。思考未来文化发展重要的、生动的、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桂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5年10月14日至16日,泰国朱拉蓬公主到桂林访问。抵达桂林当晚,桂林市市长黎明智亲切会见了公主一行。会见时,公主对黎市长说:“当我知道这次到中国访问,我首先想到的是来桂林。1988年我来桂林游了漓江,我认为,桂林山水确实甲天下。”在欢迎宴会上,公主致词:“我  相似文献   

17.
范成大在桂林两年,留下了数十首诗歌,这些诗歌描写了秀美的桂林山水,记载了他在桂林的交往活动,体现了浓厚的归隐思想,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失意情怀,展现了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同时,这些诗歌呈现出明畅自然、清新婉丽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桂林市志》(下称《桂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厚厚三巨册,皇皇500多万言。她象桂林的山水一样美。如果说,至桂林“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话,那么读(桂志)可以说是在现桂林的山,游桂林的水,令人心旷神怡,大有“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的感觉。清光绪初年,江苏江阴县有个叫金武祥的举人,在两广总督曾国书府中当幕僚,奉檄赴广西查勘边防,桂林陈象丸大令盛情款待,泛舟漓江,陈作(漓江秋泛图),金武祥欣然题诗其上,诗云:“未暇鸾信不误,王簪罗带路萦纡。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桂林山水甲…  相似文献   

19.
桂林山水天下美,漓江神秀天下先。踏上桂林的土地有多少次了,已记不清楚。如花似玉、万人爱恋的桂林,就像我的邻居姐妹,熟悉、亲切。以前去桂林是玩,玩山玩水;这次去桂林也是玩,玩拍影,专程拍摄冬日漓江之晨。第二天,不到四时,我们就从暖暖的被窝里起来,洗漱梳理,整装待发。这天碰巧遭遇冷空气南下,冷得直发抖,真想重回被窝里。  相似文献   

20.
桂林石刻诗歌描绘了秀丽瑰奇的桂林山水风貌,反映了儒释道思想影响下古代文人登临山水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心态,是自然之美与观赏者心灵相融合的产物。这些诗歌呈现出艺术风格的闲适性特点,又因物质载体的特殊性而具有景观性、宣传性与传播性等石刻诗歌自己的特点。这些石刻诗作,成为一道与桂林山水交相辉映的亮丽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