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东太湖地区的湖田出现了快速增长。随着山区水土流失,东太湖的泥沙量大增,水面植被也出现大扩展,淤积和湖田扩展也因此加速。在西部出现大缺口,大缺口在清代很快合拢。东部湖田发展使出太湖的水流受阻,吴淞江北移瓜泾口,进而使东北部湖田快速发展。湖田形成时往往先是大圩,后是小圩,以后逐步形成纵向交错的河网。植桑又加速了湖田水稻土的培肥,优良的水稻土在小圩规模上逐步形成。植桑养蚕与稻作的配合维持了传统江南生态农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在吴文化研究中,吴文化发源于太湖地区还是宁镇地区,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学者根据太湖与宁镇地区印纹陶某些特征的一致,认为西周后期两地区的文化面貌已“融为一体”,并以此作为吴国由宁镇地区东进到太湖地区的论据。笔者认为全面准确认识太湖地区周代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3.
孟滢 《安徽钱币》2001,(3):32-34
很早就听说太湖余昌飞泉友收藏的“咸丰古钱”既多且好。在一天的上午,我访问了他,请他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原始稻作农业起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与杭州湾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稻作遗存距今在7000年左右,钱塘江流域有距今9000~8000年的稻作化遗存,是探讨稻作起源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5.
太湖及其附近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由于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历着一个由沟谷切割的滨海平原景观,演变为蝶形洼地的泻湖地貌形态,其后由于出入口通道的变化,泻湖演变为太湖,并经历面积大小的伸缩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接待过无数的政商要人,这些人为什么要找他?在他那里又学到了什么?从中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7.
环太湖旅游带在上海旅游圈构架中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环太湖旅游带与上海旅游目的地二者间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形成无形的结合。构建“上海旅游园”苏锡常与上海在旅游业中“联姻”以求共同可特续发展,塑造环太湖旅游带个性,须重新再定位。  相似文献   

8.
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9.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渔业历史悠久。在太湖渔民众多的崇拜偶象中,夏禹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建有禹庙的平台山,旧时每年正月、清明定期举办禹王庙会,祈求平安、丰收。除了太湖渔民,还有上海、浙北等地的渔民来赶会。  相似文献   

10.
面筋趣话     
太湖边的吴县市渡村一带,不论在过去经济萧条过紧日子的年代,还是今天市场繁荣富裕的岁月里,每逢节日团聚、祭祖,凡是请客吃饭,都要汰面筋。用自种的小麦汰面筋和自腌的咸肉,或自养的鹅,烧上一大锅,装上几海碗,吃了添,添了吃,吃饱为止,豪放舒畅,满口留香,那种浓浓的乡情,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1.
渔民以舟代步。大船无橹无桨,靠风行驶。顺风时篷开左右,如飞鸟展翅,六级风时速20公里,既快又稳,有“神仙眼热扯篷船”之说。横风时下舷放两块“披水板”,船微斜向前直驶,八级风时1/3的船底露出水面,用脚顶住船舷才能坐稳。逆风时“调戗”成“之”字形向前航行,宛如湖上的盘山公路。大风时老大注目船头,右手掌舵,左手牵篷脚索,阵风时放松篷脚索,过后拉紧,使风帆受力均匀,其余人屹立在风口中,听从老大指挥,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是一个独立的地文系统,自唐宋以来的经济开发和商业化发展,使这里的民生显得异样繁荣。地方史料中的绝大多数,谈论的都是这里的高额赋税负担和内部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地区差异,对于民众生活的环境与卫生问题,直接性的详细记载极少。清代中后期外国人在这一地域内的众多游记和日记,于这方面却有颇为细致的描述,侧重点大多在河流环境、建筑居住、城镇街道景观和饮食卫生等问题,负面性的评述占据了大多数。这一当中固然有太平天国战乱后的影响内容,也有中国人的许多常态生活习惯,更带有外国人的猎奇与鄙薄的眼光,但是在总体上都可反映出中国人长期并不真正重视的环境问题及相对淡漠的卫生观念。而所谓"近代化"的理论推导,大多仅限于1843年开埠后沿江滨海重要城市的一些证据,其实并不符合太湖流域广泛城乡的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3.
苕溪在浙江省北部,属太湖水系,包括东苕溪、西苕溪两条源流完全不同的河流。今日的东苕溪源出浙江临安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的马尖岗,流经临安、余杭、德清、湖州等县市。由于东苕溪入余杭县境后呈西南一东北流向,经瓶窑、安溪,横穿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北部,将遗址群分隔为苕溪西北与东南两片,然后又在獐山镇的西侧北折,迳流入太湖。因而它与浙北杭州、湖州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章以考古札记的形式记载了东苕溪的考古经历,其中不乏作者在经历多年良渚文化考察工作后对考古工作的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14.
杜胜利 《攀登》2022,(6):48-53
按照辩证法内因创造原则,物质具有内因创造力量,精神也具有内因创造力量。物质创造力量适用于物质领域,能够解释物质世界质的多样性问题。精神创造力量适用于精神领域,可以合理解释精神世界质的多样性问题。尽管精神创造力量与物质创造力量不同,但精神内因创造力量却是在物质内因创造力量基础上突现、质变而来的。精神系统的内因自组织力量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创造力量。  相似文献   

15.
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里,主角张丹枫一叶轻舟过太湖的时候,有一段很唯美的描写“他右手划桨,放目湖山,‘太湖三万六千顷,难洗英雄今古愁!’吟声掠过湖面,把芦苇中的沙鸥白鹭,惊得卜卜飞起。”  相似文献   

16.
曹峻 《东南文化》2007,(5):6-11
略述太湖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并对有关夏商时期文化谱系的研究史进行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与思考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特点和谱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的水环境变化为基础,具体分析作为人居生活场所的聚落在形态、分布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并揭示其背后的自然与人文驱动力。宋以后江南人口压力的增大和水网泾浜化的发展,促使太湖东部平原聚落的形成模式逐渐归于两种,即低乡与高乡。低乡地表水充沛,聚落营造的原则以开浚河浜、排除积水为先,宅随浜而就,交通以行船为主,因而房屋沿泾浜分布,具有集村产生的条件。高乡地表水量不足,人们开凿河浜的首要目的在于引潮和蓄水,随之形成以屋宅为中心、浜随宅就的聚落格局。由于高乡河道浅窄不利于行船,住宅与河浜呈离散性分布,聚落形态以散村为主。本文研究证明,除社会经济因素的阶段性影响外,地势、河流水性、潮汐等地域性自然要素,对于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塑造具有本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习惯在陆地上生活,起居,劳作。似乎只有脚踏实地,心里才会觉得安稳。但在某些地方,还有些渔民长期生活在水上,一条船就承载着一家人全部的财产和生活。他们或以捕鱼、拾贝为生,或以船为家,随风飘摇,或生活在鱼滩上,点鱼灯穿鱼皮。他们逐水而居,常年漂泊在海上、江上、湖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水和船。他们又被称作是“水上部落”或者是“水上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旅游》2020,(4):50-53
鼋头渚是横卧于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郭沫若曾写诗称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更使鼋头渚风韵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南方文物》2009,(2):55-61
吴国的疆域主要在长江以南的皖南东部和苏南西部,即芜铜(芜湖一铜陵)地区和宁镇(南京—镇江)地区,吴王阖间时扩张至太湖西区,吴王夫差时扩张至太湖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