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九七八年出土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内有一件漆箱盖,盖面绘有一“斗”字和二十八宿名称及青龙、白虎图象(以下简称“图象”),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重要文物。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不少专家对它进行过研究。有关图象的文字都大体读到,感到仍有许多话要说。今诉诸于后,就正于方家学人。一、关于二十八宿配四象图象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绘有完整的二十八宿与青龙、白虎。要研究这只箱盖上图象的古天文学意义,必然要从二十八宿与四象的配合关系说起。研究图象的文章都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2.
钟守华 《考古与文物》2005,(6):38-41,64
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漆箱E.66的盖面上,绘有斗、二十八宿、青龙、白虎星象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背景式的天文图像中,绘图者又作了两处耐人寻味且带有标注性的添加:于白虎星象腹部下方绘有一火形纹(带有火形芒角),在亢宿下方写有“甲寅三日”(图一)①.对于这两处添加纹符和文字含义的考释,涉及到对这一星象图的性质和墓主卒年的讨论,目前论者分别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从岁星纪年的角度,对这一星象图的整体含义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求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点本《元史·仁宗本纪》卷二十六载:延祐五年二月“王子诸王答失蛮部乏食,[五]敕甘肃行省给粮赈之”。校勘记[五]云:“‘王子’‘诸王’同义重复,疑‘王子’二字衍。”按:‘王子’‘诸王’并非重复,“王子”误,应作“壬子”。依照年、月、日叙述的顺序,五年二月后,当为某日,“壬子”即是某日。又据干支排列的顺序,壬子的前一日为辛亥,后一日为癸丑,再后为甲寅、乙卯。查原文,“壬子”条之前,恰为“辛亥,敕杭州守臣春秋祭淮安忠武王伯颜祠”。其后一日无记载,再后又恰是“甲寅,置宁昌府。  相似文献   

4.
二十八宿注历 ,是自南宋开始传统历书新增的一项铺注内容。其法是按一定规则 ,将二十八宿各宿分别注于每日之下 ,循环往复地进行。自南宋以来 ,这项历日内容是否长期连绵不断呢 ?从道理上说应该如此。但以往由于资料缺乏而难以证明。近年来 ,由于有几件宋以后的出土历书相继刊布 ,再结合传世历书和现行民用“通书” ,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证便成为可能。本文旨在以实证方式证明 ,自南宋淳熙九年 (1182年 )至 2 0世纪末的 1998年 ,中国传统历书以二十八宿注历是长期连续进行的 ,也未发生过错误。为什么要以南宋淳熙九年作为检验的起点呢 ?这是由…  相似文献   

5.
一篇“举世怪骂”的文章人们都知道陈独秀因创办《新青年》而成为当时毁誉交加的人物。在此之前,他已有过一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举世怪骂”。这篇文章就是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十日《甲寅》杂志发表的署名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这是一篇在陈独秀前期思想研究和“五四”民主思潮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文章。全文四千五百字,主要讲了这样四点意思:  相似文献   

6.
扬州近年发现两方五代墓志。分述如下: 《徐常侍墓铭》(图一) 发现于邗江县八里乡荷花村扬子桥附近河中,1984年由扬州博物馆征得。墓志青石,无盖,正方形,边长43、厚8厘米,志文21行,行15至24字不等,共433字,楷书。首行题“□唐国永贞县徐常侍墓铭”。志文称徐常侍讳延佳,籍隶东海。卒于“甲寅岁仲夏十二日”,至“乙卯岁仲春”下葬。志中并称  相似文献   

7.
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对应上28种动物,让中国古人眼中的星空,宛如一座天空动物园。十二生肖也是动物,星宿动物与生肖动物有联系吗?这满天星斗与十二生肖又有何渊源?“十二生肖”从何而来?不仅我们会想这个问题,宋代大儒朱熹也在思考,他说:“以二十八宿之象言之,唯龙与牛为合,而他皆不类。”  相似文献   

8.
正《侯马盟书》中有一节"历朔考",对标本(一六·三)做了专门阐释,云:"盟词开头记载着:‘十又一月甲寅朏,乙丑敢用一元囗告于丕显晋公’的辞句。意思是说,在十一月甲寅这一天,见到了新月,又在乙丑这一天,用牛牲向晋公亡灵祝告。"~((1))我们都知道这个研究是张颔先生做出的。张先生首先是从字形上确定,认为"朏"字左边的"出"形,"和盟书委质类盟词中‘出入于赵尼之所’的许多‘出’字完全一致。周代铜器吴方彝、鼎铭文中的‘朏’字(人名),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呢?据天文学家解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  相似文献   

10.
"甲寅派"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它因章士钊所办<甲寅>而得名.但章士钊一生创办过三次<甲寅>,即<甲寅>月刊、<甲寅>日刊和<甲寅>周刊.<甲寅>月刊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第4期后因故停刊半年,从第5期起移往上海,出齐10期后因被禁而停刊.<甲寅>日刊于1917年1月28日创刊,每日1号,每号6版,实为日报而非期刊,至6月19日停刊,共出版142号(报纸排号为150号,有误).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与《甲寅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恒一九二五年在《章士钊——陈独秀——梁启超》那篇长文内曾说:“今日章先生视《甲寅》为彼唯一产物,然别人把人物与《甲寅》联想,章行严还忘不了高一涵,亦忘不了陈独秀。”这话好像认为《甲寅》杂志是章、高、陈请人的共同产物。其实,章士钊确是有权利“视甲寅为彼唯一产物”的,无论就主张说,就文体说,就文字力量说,这杂志都可以盖上“章土钊”印记。……  相似文献   

12.
在海南省海口市金牛岭公园明清墓葬清理中,明代陶贵墓出土墓圹志一盒,保存完整,近抹角长方形。志盖竖行12字,楷体直书,阴刻:“故武略将军卫镇抚陶公圹志”,周边无纹饰。志底首题阴刻:“大明故武略将军海南卫镇抚陶公圹志”16字。志文楷体直书,阴刻21行,满行21字,共426字,朱红填色,四周无纹饰。这是目前海南仅见的明代墓圹志。陶贵墓圹志全文如下:海南卫镇抚陶公卒于宣德九年甲寅十一月初四日卜岁十二月二十七日葬于琼州府琼山县内义丰乡禾丰都小英山平岗之原孤哀子俊携二弟英贤泣拜告于梦松翁曰先考之云为出处历官…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夏,我给马定祥先生寄去一张钱币拓本。没想到这张拓本后来引起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查证。这张拓本的原钱,直径2.7,穿0.8,厚0.2厘米,重9.2克。文字楷书,正面上“洪”下“武”右“天下”左“太平”六字,背上“圣”下“旨”右“午人存”左“日月明”八字(见彩插)。 1982年11月11日,马老回信说:“您的一枚洪武泉,我认为很有可能是种天地会钱,如果能查出右边三个字(按系‘午人存’三字)的来历的话。因为天地会往往有令人难解的隐语。倘然果系天地会钱,则非凡品矣(应予重视)。故我建议您可即到图书馆去查阅各种有关天地会的书籍文献,只要能查到有关这三个字就好了。届时务请告我为盼”。 1983年冬,马老来杭,我陪同去拜访了藏有此钱的胡正华先生家,对这枚洪武钱作更仔细的考察。后来我写了一段追记: 马老问胡:“你看这枚钱是什么铜质?”胡答:“过去我是铜匠出身,这种铜称水红铜”。马老:“先让我听听声音”。  相似文献   

14.
有人为贵州测了一个字,把“贵”字拆成“中”、“一”、“贝”三字,并解释说,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这个说法一语道出了贵州的珍贵与奇特。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她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15.
《明史艺文志》“史部故事类”①著录:“叶来敬《皇明谥考》三十八卷。”叶来敬何许人也?在同书“子部儒家类”著录有:“叶秉敬《读书录钞》八卷。”那么,这里的叶来敬和叶秉敬是什么关系,是否为同一人?笔者首先查阅黄虞稷《千倾堂书目》②,发现在该书卷九“典故类”是这样著录的:“叶秉[一]敬[二]《皇明谥考》三十八[三],西安人。[一]卢校云:志,秉作来,明志同。[二]吴校云:按叶秉敬西安人。疑来字有误。[三]别本无八字。”从上述引文中可以得知,已有人疑“来”字为“秉”字之误,且知其为西安人。于是,笔者随即查阅多种相关的地方志,据记载:…  相似文献   

16.
黄候兴 《百年潮》2003,(11):32-38
某夏正午,晴空万里,烈日高照,一男子提灯游街通衢。路人怪问:“汝白昼何以提灯耶?”答:“暗无天日也!”此公,人称荆楚“三怪”之一——张难先先生也。另二怪:严立三、石瑛先生。携白卷出考场张难先,谱名辉澧,字难先,号义痴,后以字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农历3月30日生于湖北省沔阳州东乡接阳村一农户。3岁尚食乳便  相似文献   

17.
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7)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根据出土铜鎛的铭文,可以确定为公元前433年或稍后的墓葬。在墓的东室一件漆箱盖的面上,环绕中心的大"斗"字,有一圈二十八宿的古代名称,盖面两端绘有青龙、白虎的图象。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件重要文物,本文试作一初步介绍和探讨。一漆箱盖及图象漆箱盖出土时位于东椁室的西南角,靠近主棺。因椁室早年积水,箱子已与箱身分  相似文献   

18.
试释几方工官玺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甫易铸币玺“甫易铸币玺”(图1)著录于《燕陶馆藏印》,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当是甫字,甫字是由父字和用字组成的。《说文》:“甫,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字上半部的? 形是父字的变体,下半部是用字,中间的?形是附加的,古文字增减笔划极其常见。“为甫人盨”甫  相似文献   

19.
武家璧 《文博》2009,(1):42-45
传世良渚文化王器上刻有鸟、山等图象,其鸟形与布谷乌非常相似,可称为“鸠山图”或者“鸠杖山图”。鸟立于木杖者,相当于“隼”字;无木杖者可释为“崔”字。这些图象可能与氏族社会的敬老习俗及“权杖”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明史》卷二二八《李化龙传》,对其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关于他的卒年记载:“卒官,年七十”。据史料考证,李化龙只活了五十八岁,并非七十岁。李化龙的生前好友、明吏部尚书赵南星给他写的碑文中说:李化龙“生于嘉靖甲寅三月十日,卒于万历辛亥十二年十五日,年五十八耳。”(《味檗斋文集卷十·明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李公碑》)嘉靖甲寅为嘉靖三十三年,即公历1554年,万历辛亥为万历三十九年,即公历1611年。从嘉靖甲寅到万历辛亥相距为五十七年,按旧历年法计算恰为五十八岁。赵与李交往甚深,对李本人及其家庭极为熟悉。他说:“余之交于田久,深知之。”(同上书卷五《李于田诗集序》)他不但给李化龙写碑文、祭文,还给他的诗集写序,而且给李化龙的父亲、祖母写有传记和祭文。赵南星对李这样熟悉,在他写的碑文中是绝不会把好友的生卒年月弄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