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成为为世界关注的一大"顽疾"。在当今时代,国际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暴力性与恐怖性;二、目标选择的多元化;三、手段的多样化与智能化;四、浓厚的宗教色彩;五、恐怖主义的国际化与网络化;六、反美性。  相似文献   

2.
俄国近代政治恐怖主义的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史学月刊》2007,1(1):90-97
俄国近代政治恐怖主义被视为近现代国际恐怖主义之源,而涅恰耶夫被视为政治恐怖主义的“鼻祖”。他的极端主义的理论思想、政治主张和活动方式,不仅对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运动,而且对民意党和社会革命党,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民意党和社会革命党的恐怖主义理论、组织原则、宣传和行动方式,则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所继承。  相似文献   

3.
于海  沈绍岭 《沧桑》2008,(1):83-85
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必然要发挥作用,而且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国主持反恐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一,统一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国际社会必须统一立场,杜绝双重标准;第二,对恐怖主义还要切实实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第三,促进国际反恐合作;第四,联合国应进一步磋商拟定并完善现行的反恐怖法律和侦查程序;第五,联合国应该成为制约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是恐怖主义最持处的动因。20世纪,伴随着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和发展,恐怖主义成为某些民族主义团体的武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型恐怖主义因其崇高的政治目标而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发生在某些国家骨的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因其反独裁、反对民族歧视的性质也得到世界舆论的同情。恐怖主义在迫使有关国家改变政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冷战后,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具有分离性、宗教性和危害性极大等特点。目前恐怖主义手段  相似文献   

5.
何驽  Gary W.Pahl 《江汉考古》2005,33(1):55-59,41
文章分析了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在商代政治领域的兴衰及背景,结合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及其历史背景的对比观察,认识到恐怖主义在国策中作用的兴衰,同有关统治者的统治自信心强弱程度以及周围政治环境对他压力的大小息息相关。当一个原本弱小的文化在短期内拥有和控制广大疆域和众多民族的国家时,恐怖主义策略是常被采用的统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1):16-16
微恐怖主义 美国《时代》周刊12月27日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微恐怖主义的一年,解释了“微恐怖主义”这一新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后宗教恐怖主义在数量和力度上有明显增加,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宗教极端恐怖主义者的道德价值选择的依据是被歪曲了的宗教教义,他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有悖于宗教的基本教义和人类的发展与和谐理念,并且从历史上看,宗教极端恐怖主义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进程。所以我们认为现代宗教恐怖主义者的道德价值选择在广泛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朱定秀 《安徽史学》2007,4(3):13-16
国家恐怖主义是由政府实施的恐怖主义,法西斯主义则是国家恐怖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产物.国家恐怖主义具有制度化、公开性和社会化的特点,并具有独裁政治,庞大的镇压机器,镇压性的特务机关,非人道的人身迫害,非战争状态下对大量人口的集体收监、屠杀或迫使其流亡,针对社会知名人士的暴力行为等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
"9·11"后,随着"切肤之痛"的不断加深,相关国家对恐怖主义威胁的严重性都有了新的认识,纷纷加强了反恐措施,尤其是对反恐情报的搜集与交流,其中包括大量使用卧底。与此同时,一些国际恐怖组织也逐渐感到生存空间的受制及行动上的束缚。为打破相关反恐壁垒,保证行动的隐秘性及恐怖袭击的成功率,它们也开始有目的地向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是新世纪美国本土遭受到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美国当局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而根据这一变化,至使美国不得不改变一贯的行事作风,对其政治、经济、及其对外政策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在中东和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尤为慎重。  相似文献   

11.
外刊摘要     
《环球人物》2013,(13):11
5月13日封面文章自由与安全美国自建国之初就讨论"自由与安全的界线"。2011年,为防止恐怖主义,美国司法部出台新规,授予联邦调查局探员保卫国土安全的新权力——在进行审查登记前,可挖掘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可对嫌疑人进行监视。同时,出  相似文献   

12.
王衍 《人物》2018,(1):146-147
P:2017年世界反恐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总体的反恐趋势和全球分布如何? R: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反恐的增强,恐怖主义在全球版图的分和更加分散了,甚至说是零散了。方面,是随着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等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增加,尤其2017年在中东,IS史无前例地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3.
达赖集团中的"极端势力"——"西藏青年大会"("藏青会"),正一步步滑向恐怖主义的深渊。"藏青会"主席公开叫嚣要用自杀式袭击破坏北京奥运会,其狰狞面目显露无遗。那么,"藏青会"是个怎样的组织?控制它的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犹太恐怖主义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与犹太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密切关联,并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近代以来,犹太恐怖主义经历了不断强化的三个阶段:以色列建国前“以暴制暴”的“抵抗型恐怖主义”;建国后,犹太恐怖主义开始步入“国家化”轨道;2000年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恐反恐”的“定点清除”不断强化。“定点清除”作为以色列安全政策正式出台表明,以色列业已实现将“以恐反恐”的措施与国家安全战略的有机结合。尽管犹太人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与巴勒斯坦局势的变化和以色列所处的安全困境有关,但以色列“以恐反恐”的“定点清除”对中东和平进程所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  相似文献   

15.
孙江 《史学月刊》2012,(9):5-11
<正>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  相似文献   

16.
"古物"概念在中国法律中起源颇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广泛使用,是我国现行法律"文物"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对中国历史法律法规中"古物"概念的发展脉络作了细致勾勒,并与现行法律法规中"文物"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探讨了世界其他国家法律法规中仍在使用的"古物"概念,认为"古物"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概念,其关于古代文化遗物方面的合理内涵已为"文物"概念所吸收,"文物"概念在此基础有所扩充和发展,更加适合当今形势下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嵌入”的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是西方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概念,既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梳理了"嵌入"概念的最初含义以及管理学对"嵌入"概念的拓展。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于"嵌入"概念的理解,特别关注和评价了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嵌入"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情况:一是关于创新活动的研究;二是关于全球化的区域发展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总结西方经济地理学中的主要概念、来源及其研究主题和核心思想,同时也对中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物学有关人类种族的研究入手,对种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危害进行了分析,重点论列了以种族主义为背景的暴力恐怖活动。文章认为,西方列强在全球殖民主义扩张进程中对所谓“新大陆”进行残暴征服的实践,是当代恐怖主义的原型,甚至现代细菌战这样的恐怖主义武器也可以从殖民主义时期的生态扩张中找到其来源,而以希特勒掌控下的第三帝国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政权则是国家恐怖主义的典型。同时,文章认为,种族主义既是分裂人类统一性的罪恶之源,也是造成种族及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而且种类主义的历史遗产在全球化时代仍旧污染着人类社会,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类社会消除种族主义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金克 《文史春秋》2002,(1):10-14
战云密布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国际恐怖主义袭击后,布什政府首先把此次恐怖袭击的幕后指挥者锁定为沙特富商、眼下栖身在阿富汗的本·拉丹。为报复国际恐怖主义9月11日对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摩天大楼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大规模袭击,洗刷美国国内战争以来美本土首次受到血腥攻击的耻辱--发誓要对国际恐怖主义开战,捉拿本·拉丹,将他绳之以法。紧接着,下令“小鹰”号航空母舰编队从琉球群岛驶往波斯湾地区,与一直部署在阿拉伯海附近的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编队会合。“罗斯福”号航母编队同时奉令开往波…  相似文献   

20.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