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旭  虹阳 《中华遗产》2006,(6):100-129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翻开所有的历史画卷,都有酒的芬芳飘溢而出,每一页都有酒的记忆。出土的陶制酿酒器具证明,大约5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酿酒。对于酒的创造者众说不一:一说是大禹时期的仪狄,一说是周人杜康。尊显的中国酒王五粮液,也有着谜一般的背景。今天,我们走进五粮液,试图揭开它的酿造之谜。  相似文献   

2.
焦姣 《文博》2022,(3):62-67+112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3.
漫谈酒文化     
漫谈酒文化文/张玉国王新宇一自从杜康先生发明了酒以后,中国人的生活便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作为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形似水、性如火”的饮料,一经转化到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各种意识形态中来,被人们用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模式确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爱喝酒的名人不少,比如李白、杜康、陶渊明、苏轼、欧阳修等,但终生“泡”在酒里,为了酒可以荒废事业和生计,甚至故意糟蹋自己身体的名人,只有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作为一个文学家。又有政治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4,(11):57-60
正华夏数千年青史,"酒"字常常闪现简策,那些把酒临风潇洒倜傥的片段,读来固然令人口齿溢香,心生艳羡,那些酒污斑斑恶臭熏天的篇章,却更让人拍案惊叹,扼腕唏嘘。就中尤以被旧史家称颂备至的上古三代,竟然接踵自沉酒海,最为发人深思,催人猛醒。一、夏:禹的警示与太康和桀的反弹禹是我国上古第一个王朝夏的奠基者,《世本·作篇》记载,最早发明造酒技术的仪狄、杜康,均为禹的臣属。而禹乍饮之后,就对酒本能地心生恐惧。《战国策·魏策二》对此作了颇  相似文献   

6.
在宜宾市中心,一楼拔地而起,高出重霄,巍然雄峙,磅礴有气吞山川之势,悠远而怀古朴之风。遥呼双塔,影映三江,使戎州古城倍添秀色。此即被称为“西南半壁”之大观楼。(图)明清以来,凭栏咏志,登楼赋诗的代不乏人。就是民歌民谣里,也有着它的巍峨形象。有一首民歌就这样唱道:“宜宾有座大观楼,半截都在天里头!”宜宾大观楼蜚声遐迩,载誉西南,人们对其建置沿革,说法甚多。有人说,大观楼是唐代东楼,杜甫在上面饮过酒。有人说,大观楼是宋代的西楼,黄庭坚、陆游为它写过诗。还有人说,大观楼  相似文献   

7.
黄梅采茶戏形成年代的几种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县老艺人对黄梅采茶戏形成的年代,有3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唐代,根据有2点:1.黄梅艺人拜师铺堂(办拜师酒叫铺堂)时,要用红纸写上“唐王敕封铁板桥风火院田郭窦老郎之神位”,两边写“清盲童子,鼓板郎君”的对联。有人说:“田、郭、窦是采茶戏小生、小旦、小丑的祖师爷。是他们第一次将采茶戏搬上地台演出。2黄梅采茶戏后台班规:“丑角不发笔,旦角不上妆”,是因丑角的祖师爷是后唐庄宗李存因所致。但以上2点说黄梅采茶戏起源于唐代是不力的。艺人拜师供田、郭、自为老郎,如铁匠崇拜李老君,木匠尊鲁班,酒人敬牵杜康一样,说…  相似文献   

8.
扬之水 《收藏家》2008,(2):58-64
台盏、盘盏、散盏、屈卮,是宋元金银酒器中饮器的几种基本样式。 所谓“台盏”,原是酒盏与酒台子的合称,它是酒器中的一种固定组合,通常二者纹样一致。酒台子便是承托酒盏之盘,不过盘心高高凸起成一圆台,以是得名。  相似文献   

9.
唐朝的酒价,早在宋朝就有人关注了,这个人是宋真宗。宋真宗一次在宴请文武百官时,询问起唐朝的酒价,大臣丁谓从杜甫的诗给宋真宗找到了答案,说:唐朝一升酒卖三十钱。因为杜甫的诗有言“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按一斗10升,一斗卖300钱,一升便是卖30钱。宋真宗闻言,喜夸丁谓有学问(《玉壶清话》卷1)。  相似文献   

10.
古人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一点,与通过握手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思路很接近)。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这样的札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相似文献   

11.
“唯酒无量,不为酒困”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善饮在朋友们中是出了名的。80岁时,他给友人的信中还说:“我能饮,朋友中知道的人不少,……至今几乎不曾间断过。”早年,叶圣陶常与茅盾、郑振铎  相似文献   

12.
上古吸饮与温酒习俗何驽酒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治甚至政治生活当中,历来占一库重要地位.酒不仅给人们带来喜庆和欢乐,而且在历史上某些阶段对原始宗教、文学,礼制等有过重大影响,无怪提出”酒文化“的概念。我国洒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饮洒习俗也多恣多彩。本文试图从...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十圣”酒圣:杜康,夏朝一个帝王,传说为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其为圣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  相似文献   

14.
古代酒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话题。《学斋占哗》记载,宋真宗问宰相丁渭:“唐朝时酒价多少?”丁渭说:“每升三十文钱。”真宗问根据何在?丁渭引杜甫诗句的“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第一“军校”河南省汝阳市的“杜康”酒闻名天下,而号称我国古代第一军校的遗址———鬼谷子故里的确认,更使汝阳的这一历史文化古迹重放异彩。鬼谷村位于汝阳市城东南四公里处。这里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鬼谷墓、王祖师庙、孙膑洞、桃源宫、水帘洞、演兵场、传...  相似文献   

16.
古代酒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话题。《学斋占哗》记载,宋真宗问宰相丁渭:“唐朝时酒价多少?”丁渭说:“每升三十文钱。”真宗问根据何在?丁渭引杜甫诗句的“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  相似文献   

17.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寒夜字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幅寒夜饮茶的温馨画图因了遍布巷尾坊间的茶艺馆而愈发鲜活生动了起来。三五好友在朴雅幽静的茶室饮茶谈天,让袅袅茶烟淡淡茶香浸润都市的浮躁,去红尘的喧器,让疲累的灵魂找到一个清静闲适的空间小憩,于是,渐渐地,茶艺馆便成了京城风雅的带有文化气息的休闲时尚。“南方之嘉木”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平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干唐而盛于宋。唐朝曾为“比屋皆饮、”“投钱取饮”的饮茶黄金时代。提起茶又化的兴盛渊源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功不可没他就是唐代被…  相似文献   

18.
四、鼻饮 鼻饮是一种饮食的方式而非饮食之物。但归之于“食俗”的一种,还是说得过去的。 无论古今中外各色人等,对于“饮”,不管是饮水还是饮茶饮酒饮汤,其渠道或日方式,都应该也只能是置于口中而吞下。这一点至少在今天想来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用途,有饮酒、温酒(或兼饮酒)、滤酒等说。近年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玄鸟图腾崇拜相联系。本对以上爵用诸说逐一平议,尤对“滤酒”和“图腾”二说予以详细检讨,并就图腾说下的相关问题与李少龙先生商榷。至于爵的可能的真实用途,拙《爵用新考》已为述(载《中原物》199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20.
话从头说酒,对于国人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不过要问清个起根来因,也就不那么容易了。《说文解字》载:“古者少康,箕帚秫酒”。晋江统《酒诰》“有酒之所兴,乃自上皇,或曰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历代悠远,经口弥长,稽古五帝,上迈三王,虽曰圣贤,亦咸斯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我国的夏代,夏王的王位被一个奸臣所篡,其子为逃避诛杀,来到了一个叫皇得地的地方,靠在山里放牧隐身。有一次,他中午带的米饭没有吃完,就用树叶把剩下的饭包好,塞进老桑树的树洞里,准备第二天来放牧再吃。谁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