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低收入社区社会融合的多维度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桎梏。基于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社会融合结构和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影响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调查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到心理融合、经济融合、环境融合、社区关系融合4个维度影响,社区关系融合、环境融合、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程度表现出依次降低的倾向,且居民的社会融合总体水平偏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和住房因素的影响,不同维度社会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生态脆弱群体的属性特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来看,自变量与各别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渐进Sig.(双侧)值均小于0.05。其中:生态脆弱群体的教育程度、经济和身体状况等属性特征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社会因素中医疗服务满意程度、医疗条件的优劣、就医程序复杂程度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决策行为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据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就医行为模式,即"自养"和"异养"型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群体就医行为类型的划分提供借鉴,促进行为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强 《攀登》2012,31(1):116-118
通过观察和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边缘群体的排斥现象,以及在这种排斥环境中形成的其运作逻辑的社会学分析,我们看到,边缘群体在社会中陷入一种生存困境。研究这一现象,能帮助我们在文艺创作中把握住刻画边缘群体的尺度,使作品更加真实。同时,对于我们分析现实社会,在发展和谐社会中更全面地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同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姜薇薇 《沧桑》2008,(3):197-198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顾月媚 《攀登》2007,26(4):68-69
网德缺失是指违背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网络不文明行为。本文探究了网络反道德现象的具体行为类型:非犯罪的、未立法的、执法难的、法律道德边缘的行为等等;进一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社会文化传统的断层、技术的快速更新与社会控制的相对弱化、物质利益的强大诱因、社会潜在心理的释放;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强社会主义网德建设、加强虚拟世界的法度约束。  相似文献   

6.
四清运动是介于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之间的一场政治运动,其起因与当时社会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有重大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相互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居民居住选址行为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铁立 《人文地理》1997,12(2):38-42
本文在对北京市居民居住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位在居住需求行为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住房面积的第二重要因素,同时,笔者分析了不同住户群体的居住选址行为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最后预测北京市未来的城市住宅空间的分异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发现了入境外国游客旅游选择偏好、时空动态规律;探讨旅游决策的主导模式、范式和影响决策的可控因素;研究"文化边际域"中的跨文化冲突特征和旅游认知预期衰减效应模式;揭示了旅游意愿评价、旅游感知评价数量模型和四种不同群体游客文化交互模式。并提出了适应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任志强 《民俗研究》2016,(2):106-111
狐介于人类和物怪之间,介于明暗之间,介于仙妖之间,界限模糊,令人难以捉摸,处于范热内普所说的"边缘"和特纳所阐释的"阈限"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被人们视为是危险的、令人难以控制的,甚至会给现存社会秩序带来威胁。从狐精故事呈现出的狐精形象可以发现,不管是胡人、妓女还是流民,都是古代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狐精所象征的这些群体,通常被认为是危险的、边缘的、官方难以控制的。这些群体,是中国社会中受到社会规范抑制的代表,是文化制约的对象,也是官方压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刘亚萍  刘庆 《人文地理》2013,28(4):132-139
基于对南宁市424位受访者两个不同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函数模型和交叉分析方法,分别对学生群体和职业群体的低碳旅游认知和意愿影响因素以及意愿与行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影响学生群体与职业群体对低碳旅游认知程度的因素有差异,但也有相同影响因素。其次,影响学生群体低碳旅游意愿与影响职业群体低碳旅游意愿因素完全不同,两个群体没有相同影响因素。第三,两个群体的受访者均对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达到了3/5左右,表达愿意践行低碳旅游的人次超过了4/5,然而选择低碳出行方式、日常低碳行为和低碳旅游行为时,并未表现出一致性,远低于意愿人次。  相似文献   

11.
空间行为有助于表征主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基于移民融入城市的一般机理,并结合对上海市某小学学生的活动日志调查,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课余空间行为特征及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表明,随迁子女的课余活动主要局限于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空间和交际圈,明显地以居住地和学校为中心,空间范围较小,与城市儿童行为空间的交叠度较小,内群体交往倾向明显,从而在文化、心理和身份偏好上难以产生对所寄居城市的认同感,不利于他们的城市融入,为此,建议相关学校为随迁子女利用课余时间融入所在城市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统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振兴乡村战略只有得到广大农民群体的认同,才能激发他们建设乡村的精神动力和参与行为。影响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认同的因素中,既有认同主体自身因素,又有认同客体、社会传播和外部结构性制约,其中社会传播是影响农民认同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重构农民群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既要通过大众媒体和理论宣讲等外部传播,又要推动其在乡村社会的内生传播,并优化乡村振兴战略传播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民俗问题"与"辨风正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是人类社会长时期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等民间文化传承现象的总和,是经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规范个体行为、社会秩序和调解社会心理的非主导性生活模式。民俗作为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样式的复合模式,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文明进程的基本要素,具有对社会生活制衡与调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焦虑现象的多维成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群 《沧桑》2013,(4):153-155
社会焦虑业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意识问题,集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焦虑、社会适应焦虑、就业预期焦虑等方面,究其成因,这是社会环境变化负面效应、个体主体评价偏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等多维因素交互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左娅 《世界历史》2022,(1):74-91+154-155
缅甸女性的社会身份问题是东南亚女性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曼荼罗体系还是佛教体系下,早期缅甸社会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都有明显的张力。这种张力容忍了两种对立态度的同时存在: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能有效地压制女性在这两类体系中的社会地位及权力,使她们无法成为缅甸社会中的主流群体;但另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给予了女性群体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她们能够部分参与社会实践与宗教活动。显然,这两种对立态度在进行着紧张与松弛之间的调和,并成为边缘群体身份构建的准则,由此构成缅甸女性边缘流动的身份特性。  相似文献   

16.
论东汉中后期士人的群体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中后期七人群体的形成是儒家经学的极盛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东汉中后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员通过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形成自己的群体心理,产生了心理相容、群体规范、群体凝聚、类化趋向等群体心理现象。它是我们研究东汉中后期社会状况与历史变迁的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班级是一个群体,学生之间会互相影响,故班级管理亦是群体管理,班级群体中一旦出现不当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学生模仿。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分析学生产生不当行为的原因,巧妙运用合适的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方式,摒弃以往烦琐的班级管理措施,从根源上引导学生纠正不当行为,优化班集体管理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效应可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正视自身形象。因此,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提升班集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社会极化和社会排斥是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移民的跨群体社会融合已成为中国城市研究关注的新议题。城市规划和地理学者长期重视公共空间的社会融合效应,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改善群体间的包容态度、促进群体间融合。然而,持续增强的移动性使得本就存在争议的公共空间跨群体融合效应更加复杂。本文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出发,从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构建围绕公共空间的移民—本地居民跨群体融合效应综合分析框架。此框架整合空间、行为和时间三个维度,考虑个体活动与移动的连续性,构建多重空间情境下的活动—移动链,揭示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跨群体融合效应。在移动性增强的背景下,时空间行为视角的研究框架有助于理解人—地交互的社会融合效应,为包容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洋作为人类生活的空间,具有了社会性,成为社会结构的构成部分之一,并且影响和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行为;同时,个体和群体也塑造着海洋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文彤  秦涔  黎结仪  刘小同 《人文地理》2020,35(2):132-141
不同于精英阶层获取知识的正式教育模式,以非正规群体为代表的社会基层群体更多依靠非正式教育渠道实现知识技能的学习。本文将广州电视塔周边的非正规旅游摄影经营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个体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其知识技能学习与管理的过程。研究发现非正规旅游经营群体的知识学习表现出明显的集体行为特征,知识在群体组织网络中高度依靠关系导向实现流动共享,并且在群体内部形成了“核心-次核心-边缘”的等级体系,知识的流动又被作为维护等级权威的规训管理手段反作用于群体组织。此外,群体通过知识技能的标准化来增强集体的共享互惠效果,形成非正规旅游经营群体“自下而上”的群体学习与知识流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