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莲教是中国十二世纪以后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宗教。白莲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弥勒信仰、摩尼信仰以及其他民间宗教,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民间宗教。朱元璋凭借白莲教的力量建立了明朝政权。溯源,白莲教和明朝政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白莲教是一种民间宗教组织。其教义非常庞杂,以佛教为主,兼有摩尼教和道教之内容。在元、明、清时期,白莲教多次被广大劳动人民利用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清代乾嘉时期,在《传教单》里讲“弥勒传正法,找正归一家,山三去认母,寻正永无插”。鼓动遭受苦难的人民参加白莲教。后来更明确地提出“弥勒转世,当辅牛八,入教者可免诸厄”的口号,具体“以王氏之名发生者,诡明裔朱姓,倡言劫运将至,遂  相似文献   

3.
《宝卷新研》是李世瑜1956年针对郑振铎宝卷研究观点而撰写的论文,与他对宝卷研究的其他系列成果一样,引领了特定历史时期宝卷研究的方向。但是,李世瑜宝卷研究的系列观点,诸如罗祖《五部六册》是最早的宝卷,宝卷是白莲教及其分支编制的宗教经典,"无生"、"无为"、"无为居士"等概念是判断宝卷属性的标准,都因为罗祖《五部六册》所引宝卷《香山卷》、《目连卷》、《金刚宝卷》和《圆觉卷》的存世而不能成立。在民间宗教研究视角、文学研究视角无助于宝卷研究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将宝卷与变文、科仪等仪式文本一样放在斋供仪式的背景下研究,可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释“号”号军是太平天国时代贵州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之一,是白莲教领导的。一八○二年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时,白莲教军各个单位,用不同颜色的包头、号褂、旗帜来作识别,便自称为红号、黄号、白号。大起义失败后,白莲教徒四散逃亡,分散的秘密的活动。太平天国起义时代,白莲教在全中国有广泛的组织。贵州东北部,地接川楚,为白莲教徒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于是从黔东铜仁直到黔南都匀,普遍的建立了组织。白莲教的组织,特点是教主独裁,基层组织的分散性特强。教主是最高的领袖,由年老者充任。教主以下有主教、大师傅、二师傅等。主教以下有  相似文献   

5.
杨晓勤 《民俗研究》2013,(2):111-119
石龙村本主崇拜的村落记忆是村民依据现实的想象力对过去体验的一种选择性建构,若将其分为口头解释与仪式行为两个层面,那么在第一个层面,以本土化的方式重述本主来历与造像,以及展示本主的存在与神迹成为集体记忆的热点;在第二个层面,无论是具有纪念性质的集体仪式,还是以祈福和赎罪为主的个体仪式,都凭借其高度的程式化和固定性操作,暗示着对过去的延续。老年人作为传统的护卫者,在其中扮演了异常活跃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邱影悦 《丝绸之路》2010,(18):96-97
宗教冲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排他性的宗教信仰、狂热性的宗教情感、偏离性的宗教行为以及逐利性的宗教组织等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宗教冲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古埃及宗教文献《金字塔铭文》入手,解读复活仪式与古埃及王权观念的关系,探讨该仪式在古埃及人宗教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金字塔铭文》及复活仪式的核心是奥赛里斯象征的国王,古埃及人以来世信仰巩固王权理念。此外,古埃及复活仪式不仅局限于丧葬活动,它也是新王国神庙日常礼拜中的重要仪式,复活仪式的普遍适用性反映了古埃及人以国王为核心、宇宙秩序更新的宗教观念及其现实的文化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8.
萨满主持的跳神仪式中,一般皆有助巫助其完成。助巫的协助是跳神行为特点、跳神服装和程序的复杂性的需要。以跳神术为核心的萨满术的宗教修习是一个漫长过程。助巫协助主巫完成跳神仪式是其进行宗教修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其被部族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萨满主持的跳神仪式中,一般皆有助巫助其完成。助巫的协助是跳神行为特点、跳神服装和程序的复杂性的需要。以跳神术为核心的萨满术的宗教修习是一个漫长过程。助巫协助主巫完成跳神仪式是其进行宗教修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其被部族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键 《民族译丛》2002,(1):68-80,F003
本文重点考察仪式因素对美国社会中华裔美国人涵化和边缘化进程的影响,它描述和比较了唐人街老华人的“单元民族特征文化”和新华人的“二元民族特征文化”的关系。该研究运用了结构仪式理论以分析华裔美国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象征性仪式活动。我们将华裔美国人的新生代社会分成不同的层面,重点考虑影响华人个体行为的各种结构方面,文化方面和全球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解释华裔美国人中各种新型组织结构的存在和他们的二元民族文化特征。华人中有以双重特性或二元化文化为其生活之常规者,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氛围中,特别是正式的组织活动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中,按照不同的仪式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