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77年河南省博物馆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到今年第4期,刊物发行整100期。为了感谢学术界多年来对《中原文物》的支持和厚爱,更好地总结经验,促进学术研究,尤其是深化对中原文明的研究,2001年8月20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了《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人大、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河南省文物局等各级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并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归义军政权对外关系中的使头一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五代归义军政权对外关系中的使头一职郑炳林,冯培红使头是唐五代归义军政权对外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官职,其地位相当于使团首领,负责管理使团内部事物和处理对外关系。归义军建节沙州,遥隔中原,加上唐后期的衰弱不振和五代中原的动荡争战,中央朝廷不能给...  相似文献   

3.
光辉灿烂的河南古代桥梁王国奇河南地处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多定都中原,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战争离不开桥梁,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都城,其繁荣与发展更高不开桥梁。因此,河南在历史上的桥梁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有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4.
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周述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由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中原大地,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演出了无数威武雄壮的话剧。谁争得中原,谁就可以控制天下,“逐鹿中原”这句成语正是对此的生动写照。但是这块沃土...  相似文献   

5.
弘扬中原文化 促进河南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什么是中原文化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洗礼 ,这里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原文化。今天 ,我们要弘扬中原文化 ,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中原文化 ;而要了解什么是中原文化 ,则必须首先弄清“中原”和“文化”这两个概念。“中原”这一概念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 ,是指黄河中下游及相近的地区 ,大体上包括今天河南省全部 ,以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与河南相邻近的部分。狭义的中原 ,又称中州 ,专指河南。这里 ,我要讲的中…  相似文献   

6.
巍巍丰碑耀中原──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念栗在山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我从抗大调到中共中央中原局秘书处工作,在办理奔赴抗日前线的工作关系过程中,认识了李先念同志。他刚从抗大学习结束,奉命要到中原抗日前线去。当时,听说他是红三十军政治委...  相似文献   

7.
中原化进程是指随着中原王朝的经略,区域文明逐步接受中原文明的礼仪制度以规范本地的社会行为,从而最终融入中原王朝政治体制的过程。百越集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民族集团中最晚与华夏集团建立联系的民族集团,其主要发展方向为“海外”,不同于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与华夏集团间有较为久远的互动基础。百越集团的中原化进程是中原王朝建立以后有计划的“国家”行为,不能称为“主动辐辏”。从考古学出发,结合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复原这一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窥见中原王朝的经略模式和统治策略,为更深入探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实现过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今之河南,古为豫州,因其地望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其在形胜上多为修坦广袤的河流冲积平原,故别号中原。古代中原,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意义的缩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从这里开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撇开中原文化而论中国传统文化,恐怕连话也说不周全。平心而论,中国传统文化根在河洛,应是不争之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言必称儒、佛、道,此三者乃中国传统文化之主要载体,儒、道姑且不论,即以佛教而言,这株移植于异域的菩提树,也是最先在中原生根、…  相似文献   

9.
洛阳,地处中原。中原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千余年,洛阳是夏、商、周、东汉等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碰撞、融合、壮大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因此,对洛阳民族和宗教的研究不仅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也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台湾同胞到洛阳寻根问祖,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笔者仅就有关洛阳古代民族史的一些史料进行爬梳整理,综合归纳,撰成此文。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能逐鹿中原,一统江山,有众多原因,他能执行一种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将领一视同仁,使不少少数民族将领甘愿为他战死沙场,显然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雪飞 《江汉考古》2023,(3):103-108+102
本文梳理分析了考古出土的春秋晚期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吴国铜器,认为此类铜器主要有三种:吴国仿制的中原铜器、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吴国铜器、产自中原流入吴国的铜器。总体上这类铜器数量不多,中原文化对吴国铜器的影响远不及楚文化、群舒文化,而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更多的是地缘因素。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统治中原百年间,并不象拓跋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那样,在中原文化中消融尽尽,而是至今仍作为中华民族一员,为现今中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样是北方民族,可是统治中原后的历史结局截然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和这些民族相比,蒙古族进入中原之前,有其独特的文化发展方向。即文化底蕴不同。拓跋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都是以较低的游猎——游牧文化,并长期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之后,直接进入中原,因而对中原文化的隔膜较少。而蒙古族是在对与中原文化不同质的我国北方民族游牧文化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先受中亚文化影响之后才进入中原的,因而其本身的传统文化内容较独特,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些抵触。但蒙古族最后还是从中原文化中汲取了许多文化营养,发展壮大了自己,并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因而才能说,元朝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农牧文化结合繁荣中华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原古代文明的中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古代文明的起源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原文明因素起源、积累,文化水平与周边地区大体相同.第二阶段中原文明初步形成并成为中国文明中心.中原成为文明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优越的地理环境,二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三个要素,即战争、洪水和强权.  相似文献   

14.
在省、市曲艺圈内和在省、市群众文化战线上,李祥泰这个名字,可说是广为人知,就是在全国曲艺界,也非无名之辈,就连我国著名的曲艺泰斗刘兰芳和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都曾与他同台演出过。他在曲艺表演的技艺上,可以说并非泛泛之辈。这是曲艺圈内人士对他的评价。而广大喜爱曲艺的观众却另有说法,认为他自编的曲艺段子,表演技巧,贴近生活,适合观众的“胃口”。有时是即兴拈来,出口成趣,往往引来台下观众的捧腹大笑。于是,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业务笑星”。笑星二字是对他曲艺表演艺术的肯定,业余二字却是对他的精神的赞誉。去年10月,在…  相似文献   

15.
吴国青铜器之南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颖 《南方文物》2009,(2):62-70
吴国青铜器的类型与特征,学术界多有研究,有分为中原型、仿中原型和土著型三大类①;也有分为中原器(A)、仿西周青铜器(B1)、基本土著型(B2)和土著器(C)三大类四小类②。以上分类均以中原青铜器为参照标尺,以青铜器所呈现的中原风格与土著风格的多少来确定其类型。  相似文献   

16.
潘建华 《近代史研究》2023,(5):56-70+160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开辟中原新解放区的过程中,华北和华东等老解放区的数批干部南下中原,与军队分遣干部及中原突围时期留下来的“坚持干部”一同构成新区地方干部群体的最初基础。此后,为发展巩固中原新区,中原各级组织大量培养和提拔本地干部,在有效缓解新区干部“既少且弱”局面的同时,也使地方干部的来源进一步多样化,加之新区斗争环境复杂不稳定,地方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作风问题不断浮现。解决地方干部偏离党的政策和纪律要求的各种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新区地方党组织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 ,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 ,研究和探索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问题 ,继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优势 ,强化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力 ,对于促进中原地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孕育中原文化的自然环境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 ,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 ,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 ,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原为地域依托…  相似文献   

18.
成都商业街船棺出土漆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街船棺出土漆器与楚漆器相比有相似之处,但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商业街船棺出土漆器的纹饰完全是模仿同时期中原式青铜器上的蟠螭纹和红铜镶嵌的龙纹。题材单一,缺少变化,从漆器的这些特征推测,战国早期前后的蜀国青铜器中应有较多中原风格的青铜器,说明蜀的上层统治向慕中原化。  相似文献   

19.
赵东升 《江汉考古》2023,(6):131-136
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最终形成是区域社会复杂化和中原化进程协调统一的结果。所谓“中原化进程”是指青铜时代各区域文明逐步归于中原王朝统治的政治中原化进程,即随着中原王朝的经略,区域文明逐步接受中原文明的礼仪制度以规范本地的社会行为,从而最终融入中原王朝政治体制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各地的复杂化过程就没有多元,而没有中原王朝的建立和扩张就无一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相似文献   

20.
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且还凝结了现今仍然存在或已经失落的中原文化。它是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聚族而居的躯壳,中原古代礼制的化石,儒家思想的体现,佛、道文化的反映,小农经济的基地,滚动发展的宿营,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