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15,(4)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企业家才能与劳动、资本、土地一样是生产要素之一。转型期藏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藏区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如何发挥藏区主体民族的积极性和能力,而少数民族企业家在此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当前诸多研究形成的判断,深刻地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藏区少数民族企业家的行为既不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也不是宗教伦理选择,而是不断异化的特有逻辑,市场进程中的藏区少数民族企业家行为的主流实践存在着更全面的诠释可能。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退出经营第一线以后,一直从事推广经营理念的活动。最近,他在中国推出了新著《人为什么活着》。该书是对稻盛哲学的总结与发展,很适合中国企业家阅读。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潜意识的作用;生活的意义与利他经营;宗教意识与对未知世界的敬畏。通过分析该书的内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正确的宏观的指导思想,具体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加上经营者的人文关怀,定能创造美好的人生和出色的业绩。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的制度安排,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主体评价机制制度安排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评价领导机构、公民参与机制、专家评价机制和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制度安排的主要任务是把主观努力与效价和期望值、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个人激励与组织激励、一般激励与权变激励结合起来,评价约束机制制度安排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评价责任机制、申诉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广斌 《攀登》2005,24(6):73-76
政治化倾向明显、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加快企业家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市场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不断优化职业企业家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约束与德性激励是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两种路径,国外学者称为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这两种路径的建构必须以对政府组织和公共行政职业的特质分析为背景,制度约束是基于人性假设和公共性特质;德性激励是基于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的建立。在目前公共行政伦理的建设中,制度约束是最重要的,德性激励是其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家成为危险职业,民营企业面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其原因不在于显性制度环境,而在于隐性制度环境的日益恶化。跛足的改革,两者的反差和"缺口"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盛世危机之根源。所以,不要以为把保护私人财产写入宪法就可万事大吉。当人们误以为显性制度的改善可以确保财富的发展与稳定的时候,一场最大的危机也许正在地底下酝酿和升腾。  相似文献   

7.
宋代功臣配享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臣配享是古代帝王对有功之臣的最高酬劳,也是激励其他臣僚、引导政治舆论的重要方式。宋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配享之制。在配享功臣的选择上,宋代君臣本着尊崇宗庙和激励后继大臣的原则,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并依据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功臣配享与宋代政治关系密切,它反映了当朝君臣的政治态度,是当权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8.
以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企业家为个案,简要地讨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展延;分析了新移民企业家跨国知识与技术优势在新兴企业成长中扮演关键作用;论述了跨国移民企业家产生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赢策略;进而阐述跨国性的理论架构如何有助于解释华人企业家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成长路径的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构中国786位企业家四个成长阶段空间信息数据库,本文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复杂网络模型,在对企业家成长时空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207个城市在企业家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在企业家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30个城市的角色进行了精准识别,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企业家成长在空间上呈现出分散-集中-分散的演化过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企业家成长最为依赖的空间载体;②企业家成长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等级层次明显,北京市以绝对优势成为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的核心;③在30个扮演重要角色的城市中,只有北京与宁波两市同时身兼两个角色,其中北京为成功兼创业型,宁波为成功兼奠基型。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作为经营管理者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是一种人力资本价值较高的稀缺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不断的选择和比较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这主要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的制度,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能够汇集力量办大事,效率与公平兼顾,以共同富裕为共同目标。时代背景的转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他认为,中国企业大多缺乏信仰,导致制度很难落地茅忠群在企业家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另类"。曾有媒体如此描述他:"当同龄企业家忙得两脚打转,茅忠群对工作的处理却沉稳依旧;别人忙应酬拼白酒,他却喜欢看论语;别人都在抢上市拼规模,而他却拒绝上市……""我就是这样,也不准备改变。"初见茅忠群,很难将这个略带腼腆的书生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企业家的文化类性与精神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企业家的文化类性与精神境界马俊亚在中国近代企业活动中,从盲目的投资经营者,到通晓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无疑存在着素质上的差别;而从寻常的企业家,到泰山北斗式的企业巨擘,则更有着精神与素质两方面的差异。19世纪后半期,中国懂得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多来自...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后了一条新闻,说是北京一部分相当有实力的企业家和国内某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一起,和某经营杂志共同举办了一个名为“企业家与收藏”的沙龙。据组织发表的章称、这一活动表明了“中国企业家阶层基本上真的是开始成熟了”(见《中国企业家》,2002年第8期)。读完此消息,笔有些兴奋,也颇有一些感慨,因本人不太懂收藏,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迁与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军  孙莉 《人文地理》2005,20(1):19-23
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说明对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不能仅局限在物质经济领域,需要我们寻求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变化的新因素一制度因素,把制度作为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一个主要的变量,来对此加以解释。为此,本首先构建了“制度变迁一城市发展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该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检验1949-1998年间制度变迁对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动力驱动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但不同的制度对城市数量增长、组织体系及空间布局和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力度又不尽相同。改革开放后,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激励作用,中国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快速变化。但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相同发展条件下的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却在拉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影响城市增长及空间结构的演变力量的因素越来越趋于分散化,制度变迁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正在弱化。为适应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进行体制创新,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提供新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6,(2)
金融业从分业走向混业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的金融业经营和监管制度,历经混业经营与统一监管、分业经营与共同监管、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自发的混业经营和监管制度的创新等四个时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中国金融业初级阶段的制度选择,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是混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制度模式相适应,从长远看我国也会实行金融监管机构统一监管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日益严峻,企业的竞争日益增加,员工的跳槽数量也在频繁的发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来有效的激励员工。有效的激励制度有很多,例如薪酬的透明性,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提供给员工与员工性格特点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公司要把各种薪酬制度相结合,来实现激励限度最大化,使公司利益达到最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这样一个近代企业发展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方面都得不到保证的时代,张謇在事业上的成功,固然有赖于自身经营才能和企业家精神,但另一方面与洋务派要员个人给他的扶持和帮助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张之洞,二者的结合,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企业家而言,最大的风险是制度掠夺风险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制度及其体制构成的制度体系,它是中国历史发展以来最先进最进步的制度形态。在新的历史转型期,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创新与完善,具有明确的实践创新逻辑、价值目标指向,并遵循一定的规定性原则,充分展示其整体优势和系统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创新逻辑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与选择的历史产物,但仍要在时代发展变迁历程中保持自我创新、修整与完善的自觉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政治制度创新、经济制度创新、文化制度创新、社会制度创新、生态制度创新等作为制度整体创新的价值目标指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功能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动态过程,无论怎样创新发展,都需要遵循明晰的自我规定性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特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公平正义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