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萍 《丝绸之路》2013,(12):24-25
木偶戏是我国传统傀儡艺术中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班是目前河西地区唯一尚存的一支杖头木偶戏班,20世纪80年代前经常活跃于张掖城乡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2.
岳西木偶戏     
正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因位于古南岳之西而得名。境内山清水秀,群峰逶迤,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岳西木偶戏俗称"菩佬戏""扁担戏""木头壳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戏曲故事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岳西县的木偶戏属于傀儡戏里小型杖头木偶类,表演场地一般在农村人家的堂轩、院落、祠堂戏台等处。所演为黄梅戏剧目,所唱  相似文献   

3.
石阡木偶戏,流行民间,颇具特色。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石阡府知府任仪即有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清朝时期,石阡木偶戏风霏城乡。现在许多健在的老艺人,承袭祖辈技艺有六、七辈人的家史。在本世纪20至40年代,戏班常到湖南、四川吸附近县份演出。卢子清、周辅廷为主的“太平班”;傅银州、傅云清为首的“泰洪班”;张德轩、全应斗领头的“兴隆班”;徐汉宾主演的“天福班”和“杨本家班”远近闻名。木偶戏班每到一个村寨,一演即1210天半月,而且每年必演,全县五、六个职业戏班,常年应接不暇,大村小寨,传出木偶戏的演唱、锣喜…  相似文献   

4.
海南公仔戏     
廖云新 《文史月刊》2009,(11):73-73
海南的群众对用木头、石头、泥土雕塑的人物偶像,习惯称为“公仔”,故称木偶戏为“公仔戏”。木偶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剧种,目前经常演出的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品种。而海南岛临高县的公仔戏,人偶同演,风格独特,是我国稀有的木偶戏种,堪称木偶戏艺术的一绝。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群众将用木头、石头、泥土雕塑的人物偶像习惯地称为"公仔",故称木偶戏为"公仔戏"。木偶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目前经常演出的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品种,而海南岛临高县的公仔戏"人偶同演",风格  相似文献   

6.
苏世平 《神州》2013,(32):212-213
泰顺提线木偶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提线木偶戏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调查;木偶戏在浙南闽东山区的普及和提高,是农村文化重要载体;组织开展木偶戏展演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木偶戏在改革创新和保护、传承、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使国遗"泰顺提线木偶戏"这一传统艺术重现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7.
高原 《神州民俗》2007,(9):44-45
中国的木偶戏艺术源远流长,影响遍及中华大地,温州平阳是木偶戏发展的一片沃土,至今平阳的木偶戏艺人及其木偶艺术仍活跃于表演舞台。平阳木偶戏在信仰、传承方式、器物以及题材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传承保护平阳木偶艺术,使之活化发展成为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泉州木偶戏与木偶大师黄奕缺简介泉州木偶戏分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两种,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数百出传统剧目。在木偶制作中居最重要地位的是木偶头的雕  相似文献   

9.
石阡木偶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阡木偶戏的现状贵州石阡县木偶戏,广泛流行民间,颇具特色。早在明朝弘治年间,即有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代,石阡木偶戏风糜城乡。民国时期,常年深入县内及附近县份演出  相似文献   

10.
试论明清商人对职业戏班发展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聘请职业戏班,是商人看戏的重要途径.商人一般在酬神赛神还愿,有喜庆丧葬之需,或者自家娱乐、宴客,巴结各级官吏等情况下聘请职业戏班前来搬演.商人在聘请职业戏班时往往会尽力选择名班,这使其花费的钱财不可胜数.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在观戏听曲方面出资又很大方,许多戏班都争相成为商人青睐的对象.而商人对戏班的选择及其对戏班演出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戏班努力提高演艺水平.  相似文献   

11.
傩戏,又称“端公戏”或“傩堂戏”,是一种“端公”(巫师)为“春傩还愿”等所演出的一种祀神而娱人的戏。因演出多在百姓堂屋之中,故称傩堂戏。石吁滩戏,始于宋、元时期,明、清之际便崭露头角。在《石轩府志》“奇观论”中有记载:“吁属楚尾,信鬼重巫,酷有湘、优间风。秋尽冬来,腊余卷前,比户春滩鼓角,烧拥铃锣,歌唱之声响彻昼夜。”民国时期,石吁境内排戏班子有100余个,活动于县城、本区、白沙、龙塘等地。其中较著名的,有晏明姚绍清摊戏班、乐桥王清廉摊戏班、么鹅吴忠仁滩戏班、青阳陈正中排戏班。建国后,摊戏堂一度停…  相似文献   

12.
正木偶戏亦被称之为傀儡戏,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的"俑",后发展为以表演供人娱乐的歌舞戏,是中国传统民间戏剧中特殊的戏剧样式,亦是中国民间戏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木偶戏在扬州传播,文人墨客对木偶戏的记载从侧面证明了木偶戏在扬州发展的概况。如,唐人韦绚在其所著《刘宾客佳话录》中记载:"大司徒杜公在维扬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驯八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由艺人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亦真亦幻的方式演绎传奇故事,是历朝历代人民甚为喜欢的戏种。据考证,木偶戏起源于春秋时期殉葬用的木  相似文献   

14.
石芳  王文仁 《丝绸之路》2010,(18):50-51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唱响着《西凉乐》的遗音,流溢着敦煌乐舞的神韵,更有丰富多样的民间小戏。河西民间小戏以敦煌曲子戏、民勤小曲戏、凉州半台戏、秧歌戏、木偶戏、皮影戏和眉户戏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电影在中国的开始我从小跟着父亲“跑铁路”,远离大城市的娱乐生活是比较枯燥的,但逢年过节,遇有演木偶戏或灯影戏,我必要求父亲带我去。这种灯影戏或木偶戏的情节,往往是很简单的,不外是才子佳人、神仙、童话之类,但也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灯影戏,灯光透过皮影产生的效果较猪木偶给人的想像力以更多的空间。我国原是灯影戏的发源地,早期灯影戏提出的光学原理,应是早期电影的萌芽,可借落后的封建制度拖住了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就象造纸、火药、指南针等最早发明于我国,却未能在这个文明古国继续发扬光大。“西洋影戏”最早进…  相似文献   

16.
田丛 《丝绸之路》2013,(19):57-59
杖头木偶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或者“三根棍”。张掖则称其为“肘娃娃”或者“肘偶”。是由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者是面棒,眼睛和嘴巴可以随意闭合张开,眼珠能转动,头颈上下左右转动,另两根棒子操纵木偶人的双手,所以杖头木偶又被称为“手挑子”。  相似文献   

17.
闽东森偶戏     
在福建农村漫长的冬季农闲时光中,最能打发时光的也许就是木偶戏了。戏里那一本本忠臣良将尽忠报国,昏君奸臣卖国求荣,以及改朝换代善恶有限的结局,都让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还有一些得道成仙、收妖驱鬼保平安的“神话戏”,也叫人百看不厌。戏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表演,还能借以祈愿保平安,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相似文献   

18.
四川木偶戏     
木偶戏即傀儡戏,四川民间亦称“木脑壳戏”、“木肘肘”“棒棒戏”。四川木偶戏的历史,从文献检索,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代。宋代李畴主编的《太平广记》卷122引《逸史》“华阳李尉”条:“唐天宝后,有张某为剑南节度使,……遣蜀之众工绝巧者,极其妙思,作一铺木人,声音关戾在内,丝竹皆备,令百姓士庶,恣观三日。”“一铺木人”即一套木偶...  相似文献   

19.
史耀增  张敬梓  沈宇 《旅游》2008,(5):70-75
人常说:“不吃踅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合阳是陕西渭北高原、黄河岸边神奇而古老的县城。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线腔木偶戏、跳戏、上锣鼓、面花等民间艺术,无不闪耀着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20.
我演京剧中的杨白劳[节录]李少春遗篇演现代戏在我来讲,这还是头一次。……(一)在创造杨白劳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动作上,我一方面是从生活中找素材,一方面也吸收运用了传统戏里的表演技术和表现方法。……我的家庭是农民出身,父亲在15岁上才进戏班学戏,到成了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