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茶》2011,(5):177-177
《华夏地理》杂志携手央视《动物狂欢节》栏目,面向广大摄影爱好者征集和动物有关的摄影作品。凡表现动物(既包括野生动物,也包括宠物等)的生存状态、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环境、动物趣闻等等.均在征稿之列。力图用生动的影像反映人与动物、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西藏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动物相关遗存为对象,探讨史前先民利用动物情况,梳理了西藏地区狗、猪、家养牦牛、绵羊、马的驯养利用情况,概述遗址出土动物陶塑、鸟兽遗存的情况。根据相关动物遗存,分析古代先民利用动物的情况、人与动物的关系特征、先民的生业模式及其特点,为进一步解释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探索古人生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婷 《文博》2008,(3):79-83
从商代中期起,动物纹饰开始装饰在青铜盘上.这些动物纹饰可以分为写实动物和幻想动物纹饰两种.写实动物纹饰包括鱼纹、龟纹、虎纹和鸟纹;幻想动物纹则有龙纹和饕餮纹两种.这些动物纹饰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搭配,除了其中的水族动物纹饰和青铜盘是水器有关外,它们可能还与宗教祭祀有关,象征着死亡和转化.  相似文献   

4.
动物形玉器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动物形玉器分为全形动物、半形动物和复合形动物三类,根据动物造型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器形,并对动物形玉器的寓意进行分析推测,认为玉器的动物造型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物形玉器应象征某种神灵的力量或象征赋予人以某种神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家畜的由来     
据说,人类和动物刚从葫芦里出来的时候,人和动物差不多,都是靠采摘树果、草叶过活的。人类逐渐发展,各种大小动物也不断繁殖增多了。树果、草叶差不多被人类和动物吃光了。而且人和各种动物,为了争果争叶,几乎处处、时时都在发生争夺打架。于是,人就到神主面前告了动物。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承担着群体预防的重要责任,在进行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测和动物疫病科研等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动物疫病防控档案,因此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档案进行分类和管理非常有必要。对动物疫病的档案进行有效地管理,不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还能科学高效的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对档案的需求,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小荆山遗址中的动物遗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荆山遗址中的动物遗骸从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中共发掘出动物遗骸717件,经鉴定有软体动物、鱼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五大类,至少可以代表22个种属。属种名如下:圆顶珠蚌Uniodouglasiae(Gray)珠蚌Uniosp.扭蚌Arc...  相似文献   

8.
《南京史志》2014,(8):109-109
如果把自己比做动物,你是什么?(注意:是你最像的动物。而不是你喜欢的动物)请选择一个能具体代表现在的你的动物。A、猫B、马C、牛D、狗  相似文献   

9.
书讯     
<正>《中国动物考古学》袁靖著文物出版社,2015年1月作者回顾了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动物学和其它理论,重点梳理了中国古代家养动物起源、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随葬或埋葬动物等的研究,并对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进行展望。《宝鸡六章——青铜器之乡的考古学叙述》上海博物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动物考古学的方法,对1995、1998年河南省临汝县煤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研究,探讨遗址发现的家养动物的种类,复原当时人类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自1928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伊始,就开始注重动物遗存的收集与研究,迄今已经有90年。殷墟动物考古的开始就是中国动物考古的序幕,因此殷墟动物考古的历程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动物考古的缩影。本文回顾与反思殷墟遗址动物考古90年发展的历程,对殷墟动物考古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殷墟动物考古是整个中国考古学强调科学方法和多学科研究的"殷墟传统"的一部分,并对殷墟动物考古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动物比喻中的动物形象的指示不同,主要是由于文化、风俗、习俗及民族的思维定式的差异造成的。本文举例阐述了人们对于动物比喻的理解偏差,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翻译理解动物比喻。  相似文献   

13.
陈胜前  罗虎 《考古》2012,(4):7-13,109
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骨骼化石、加工使用痕迹清晰的骨器和百余件石制品。其石制品组合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工业的特征。动物骨骼化石上同时发现了动物啃咬与人工切割的痕迹,推断该遗址的动物骨骼被人类利用,但人类可能是利用动物残余的食腐者,而非这些动物的狩猎者。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动物史(人与动物的关系史)研究在欧美学界得到了很大发展,相关的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研究方法和理论也日益精细复杂。动物研究已经从边缘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学界甚至有所谓"动物转向"的提法。全球史领域的动物转向致力于从全球史视野下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从动物的角度来反思全球史的书写。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书写全球动物通史和历史分期、探寻全球网络联系形成过程中动物的角色以及比较不同时空背景下人与动物关系的异同这三个议题。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史志》2004,(2):48-48
李书化同志,现任省兽医卫生防疫站站长、省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动物翻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家畜传染病学会理事、中国农科院哈兽研学术委员会委员、声触目兽医医学会副秘书长、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理事长。他参与起草了2001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主持制定了与《条例》相关的7个配套规范性文件和《黑龙江省紧急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主持制定了10项全国动物防疫行业标准,参与审定了68项全国动物防疫行业标准,取…  相似文献   

16.
正"以动物为主题的研究,可以为动物知识以外的一系列现象和观念提供解释框架。"胡思德通过对先秦两汉动物史料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动物和被视为文学符号的仙禽瑞兽,胡思德突破了已有的科技史观和文学研究思路。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语境化"处理,他从中提取出古人对于动物的认知模式,确认动物作为被认知对象的重要性质。由此,在物我关系的互动中,久被遮蔽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漫漶边界、动物与人所共处的宇宙图  相似文献   

17.
动物考古学对于重建古代居民活动范围附近的生态环境以及古人类动物资源利用方面的行为信息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动物考古学方法难以鉴别缺乏明确形态学鉴定特征的动物考古材料和动物制品。基于质谱的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 by mass spectrometry,ZooMS)利用蛋白质酶切后肽段的一级质谱分析对动物遗存进行种属鉴定,是古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介绍ZooMS的原理、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希望促进ZooMS技术在国内考古学界的应用。同时,该技术在现代食品、药品、保健品、皮草和海关缉私等相关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三十年来动物史研究逐渐兴起,学者称其为史学的"动物转向"。究其起源,实为多种思想和学术传统以及社会现实所产生的合力促成的结果。这其中包括近代蓬勃发展的自然史,欧美学者关注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科学观察和分类,并探求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动物史的传统还包括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发达的科技史,动物在人类科技发展过程特别是生物学、医学、现代农业科技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当代史学所谓动物史则受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史学"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是动物权利运动以及环保运动等社会政治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动物史研究取向致力于研究动物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强调动物的史学主体性,其目标是将动物视为与人类平等的历史创造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动物考古学是利用动物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古遗址中出土动物遗骸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畴包括复原古代的生态环境、探讨动物与人的关系,分析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行为、社会结构和文化面貌等方面的问题.动物考古学开展较早,关于欧美的动物考古学简史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①,随着研究的深人,近年动物考古学又有新的进展②.中国学者在上世纪20年代以来就注意收集动物化石或骨骼的资料,并开展了相关方面的有益研究.近年,中国的动物考古开展较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河北邢台小里遗址仰韶时代后冈一期文化时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属鉴定、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介绍,并对遗址的家养动物驯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遗址存在家猪与狗两类家养动物,遗址仰韶时代先民的获取肉食资源方式为以饲养动物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开发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