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三彩釉陶骆驼鉴赏2014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丝绸之路》展览。该展览第二单元的内容是沙漠之舟组成的丝路商队。为了表现这部分内容,展览设计者从外地博物馆借用了多件三彩釉陶骆驼,现介绍如下:三彩釉陶单峰驼,197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双泉村北的唐契苾明墓出土,现藏于咸阳博物馆。高82厘米,长70厘米。该骆驼为低温铅釉,高岭土胎。驼俑扬颈昂首,额上至背披长毛,颈上下及前腿亦垂长  相似文献   

2.
沙武田 《文物》2021,(2):51-58
<正>三彩驮囊骆驼作为唐墓"旧材料",是大家熟知的考古资料,西安、洛阳两京地区多有出土。作为丝绸之路象征符号的骆驼[1],自北朝、隋唐以来,一直是体现墓主死后世界生活和所拥有财富的常见随葬器物[2]。颇为有趣的是,从历代墓葬出土的各类骆驼看,古代艺术家在强调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的同时,往往会把观者的视线聚焦于双峰间驮载着的五花八门的物品,  相似文献   

3.
河南宋三彩     
河南宋三彩孙新民,万历三彩,即低温彩色釉陶的通称。它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矿物原料作着色剂,配制低温釉,经过釉料升温流动和窑变,使器表釉色呈现绿、黄、白、蓝、紫等色彩。一提起三彩,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洛阳唐墓出土的镇墓兽、骑马俑、骆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隋唐时期又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高峰。然而,经过历史的不断变迁,这些传统的建筑大多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对当时房屋住宅的描述,主要参考文献所述或从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中的建筑形体。1959年在西安西郊中堡村发掘了一座唐墓,  相似文献   

5.
综论宋三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三彩是一枝盛开的奇葩,它以那斑斓绚丽的色泽和栩栩如生的造型,深得人们的赞誉和喜爱。然而,对于唐三彩的直接继承者——宋三彩,论及者却甚少,《中国陶瓷史》一书仅见寥寥数语。本文拟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试对宋三彩作一综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一、宋三彩的发现与烧造年代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_t,辽三彩已经成为专门术语,特指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而宋三彩一般指“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①。本文同意把与南宋并存的金代生产的三彩器划人宋三彩范畴。除国内一些博物…  相似文献   

6.
三彩卧童枕     
三彩卧童枕,1977年出土于上蔡县城关二郎台,现藏河南省博物馆。此枕高15、长33 宽16.5厘米。枕面为一绿色弧形荷叶,底部是粉白色的长方形托板,中间卧一童子,体态丰■,头顶留着一绺发辫,二目视向前方,颈项着圈,腕戴手镯,左肩披黄  相似文献   

7.
唐 三彩烛台     
《收藏家》2022,(5):1-1
烛台直口,直壁,其下接小承盘,承盘撇口,短直壁、平底,其下接细筒形柱,柱壁等距饰十数道凸棱,柱下接大承盘,承盘撇口、短直壁、平底,其下接喇叭状外撇高圈足,底有一小圆孔。胎色灰黄,器身施蓝、白、黄等彩。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唐高宗时期三彩器开始在墓葬中大量出现,盛唐时达到鼎峰,此后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8.
孙新民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75-77,104,封底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铅釉陶器,也是唐代陶瓷手工业的一个新品种。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三彩犹如一枝盛开的奇葩,以它那斑斓绚丽的色泽和栩栩如生的造型,赢得世人的普遍赞誉和喜爱。它与当时的诗歌、乐舞、书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共同构成大唐盛世的豪迈雄风。继唐代之后,辽、宋时期受唐三彩的直接影响,先后烧制出了各具特色的辽三彩和宋三彩。本文通过辽三彩与唐、宋三彩的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及相互差异。一辽国创建于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共传九帝,历210年。辽与中原王朝的五代、北宋并立,以今天津…  相似文献   

9.
康熙“素三彩”是我国彩瓷中的优秀代表,它继承明代“素三彩”的传统工艺,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因其制作工艺特殊,存世较少且价值珍贵,后世仿制者甚多。只有从胎釉、造型、工艺、纹饰、色彩和款识等方面入手作具体比较,方可辨别康熙“素三彩”的真伪。  相似文献   

10.
<正> 河北省文物商店资料室收藏一件三彩瓷人,经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1991年2月鉴定并定名为宋三彩观音坐像。通高8.5厘米、底足宽4厘米、高宽3.8厘米、莲花座高3.5厘米。底足中间有一个小圆孔。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河北省灵寿县麒麟院幽居寺旁发掘出土一件三彩琉璃塔,现为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此塔工艺精美,未作过全面介绍,现简介于下。塔为陶质彩釉,通高78厘米,平面六边形。其造型由下至上以塔身(含基座)、下檐、上檐、塔刹组成(封底)。塔基束腰须弥座式。塔身上设仿木结构塔檐,檐下有斗拱承托,斗拱分转角和补间两种,均为四补作单抄。令栱之上不施替木,直托檐椽。其上为上檐,檐下亦用斗栱,式样与下檐相同。顶呈六角攒尖式,上置塔刹宝顶,下施戗脊,脊端装戗兽,下饰套兽。塔身正面设仿木构形制假门,门上方刻铭文:“烧身刘」舍利」之塔」五戒”,左右侧刻铭文“昔大安贰年」四月初八日烧身刘  相似文献   

12.
两件宋三彩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济源县文物保管所收藏两件宋三彩枕。1976年7月,县城西北二十公里克井公社勋掌村小学的师生在镇安寺前翻土时,发现了这两件三彩枕(图一)。附近还发现一座陶窑遗址和一些三彩枕、琉璃瓦碎片。两件三彩枕胎质呈浅红色,坚硬细密。枕作长方形,用模制,器形规整。器表施绿、黄、褐红、黑、白诸色彩釉,以绿色为主,微显浓淡层次,釉面光亮。装饰采取刻划填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格江县三江乡总冷村村民刘二从三都县乌不乡一农民手中买回一条罕见的山黄鳝。该鳝身长一尺三寸,个大约大人拇指大小,头成H角蛇形,背面前半2/3有绿、白横条花纹颜色,在阳光照射下,可发出绿、白二色银光。后半11/3尾巴结成紫黄色。这种鳝民间称之为“万能刀伤药”,用8于骨折、刀伤等疾病,疗效极佳。榕江黄鳝 三彩上身@潘明宪  相似文献   

14.
南部县出土唐代三彩陶俑陈钢,陶陈洁1994年2月21日,南部县东坝镇三村五社农民杨正兴在其责任地刨土时发现一批陶俑。当文物部门赶到时,出土现场已经破坏,大部份陶俑流失。后在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有关执法部门的通力协助下,追回文物二十余件。陶俑均为泥质红陶...  相似文献   

15.
芦山县发现宋代三彩器物陈华1987年11月19日上午,芦山县建筑公司在承建城建局宿舍开挖基槽时,在距地表1米深处,发现一批集中放置器物,计有陶、瓷、铁器十余件。我所闻讯后赶到现场,施工人员已将埋藏器物全部取出,无法实拍器物的放置情况照片。据现场询问,...  相似文献   

16.
王宝刚 《收藏家》2004,(12):13-15
山东省淄博市南部的博山区及淄川区是我国古代北方较早的瓷器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发现规模比较大的古代窑址十余处。尤其是博山出土的宋代精美的三彩瓷,引起了陶瓷学界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淄博市博物馆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窑址的基本状况,1986年6月重点对博山区大街窑址进行了全面的科学发掘,并出土了部分瓷器及窑具标本(多为残片),考古工作者对该窑址的地理位置、地层迭叠关系、窑场的布局、窑炉的结构及有关文献记载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分析,对出土的器物标本进行了分期分类的研究。从出土的器物标本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7.
陈邵龙 《南方文物》2007,(4):162-168
福建平和县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外销瓷"漳州窑"瓷器的主要产地,境内分布着数以百计的窑址,产品以"砂足"的青花、五彩和素三彩瓷为主,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漳州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田坑窑的考古发现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首座专门生产素三彩瓷器的窑口,被认为是我国明清时期彩瓷研究的重大突破,为研究我国明清素三彩瓷器和中日文化交流起到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彩器作为中国陶瓷器中的特殊种类,滥觞于唐代高宗时期,一经出现便很快在东西两京的皇室、贵族中广为流行,主要用来制作墓葬中随葬的俑和其他明器,只有极少数用于建筑构件。盛唐时最为发达,品种多至近百,数量也大为增加。到了晚唐,三彩遽然减少,在出土遗物中几近销声匿迹。但此后仍然一直不绝如缕,从宋、辽、金、元的墓葬中都曾有发现,明清又以“素三彩”独树一帜。其中金元时期的三彩因其传世、出土的数量都很少,使学术界和收藏界难以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骆驼博览会     
陶思彤 《人物》2018,(12):16-17
一名印度牧民牵着他的骆驼来到骆驼集市。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的布什卡尔,将迎来为期5天的骆驼和牲畜博览会,它吸引了数干名牲畜商人。贸易商们会在这里进行骆驼和牲畜交易。这是印度人最喜欢的交易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骆驼博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20.
呼啸 《南方文物》2022,(2):285-290+2+301
<正>201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组三彩彩绘庭院模型(以下简称陕历博征集庭院),当时残损为200余片。经过多年拼对修复,复原为一套完整的庭院(封二:图一)。整套庭院共由24件组成,包括房屋12件,亭子2件,拱桥1件,以及其他杂器9件。这套三彩庭院制作精美,组合完整,结构清晰,为探讨唐代三彩庭院的时代、产地、布局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