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李党争”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牛李党争”这一影响中晚唐政局甚巨的历史公案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新的考论,首先,文章认为两党之间的斗争并非什么士庶之争、科第之分与政见之争,而是由家族、师生、同门及个人恩怨等关系而形成的不同的官僚集团之间为争权夺利而展开的派系之争。其次,文章认为学界流行的“李德裕无党论”难以成立,实际上李德裕与李宗闵等同为党同伐异的党魁。此外,文章还对牛李党争的起因与李逢吉与牛李两党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牛李党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李党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日)渡边孝所谓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9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牛李两党自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因科举问题结恨,至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李德裕死于贬所崖州(...  相似文献   

3.
牛李党争是影响唐代历史甚巨的一大公案,晚唐以来,学界对于这一公案一直聚讼不已,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历史公案,十几年前,傅璇琮先生曾为李党党魁李德裕编写年谱,有力地推动了牛李党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辽海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丁鼎先生的新作《牛僧孺年谱》(下...  相似文献   

4.
牛李党争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唐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世以来的唐史著作几乎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 ,论者大多以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庶族官僚地主 ,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 ,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在于政治主张的不同 ,还包括礼法、门风等文化背景的差异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藩镇的态度 ,牛党妥协退让 ,李党则持强硬方针 ;牛党因循守旧 ,李党改革维新② 。最近几年 ,专门讨论牛李党争的文章和著作亦继踵而出 ,对党争性质的探讨更加深入③ 。《历史研究》 1999年 4期发表的李浩《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  相似文献   

5.
郭铁桩 《沧桑》2008,(6):3-4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慈禧太后时往往习惯于认为:慈禧是顽固派,且是最大的顽固派,慈禧与光绪百日维新期间之争是维新守旧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是守旧派与维新派之间派系之争、权力之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慈禧不是顽固派,慈光百日维新期间之争不是维新守旧之争,而是变法方式、变法速度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不仅仅是夺权,更重要的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尹美 《旅游》2003,(10):56-57
京沪两地环球影城项目之争的“尘埃落定”只不过是暂时的沉寂,拉锯战远未结束。而天津主题公园获批,由于其地理位置微妙,这无疑为两地之争更添变数。  相似文献   

7.
陶敏 《文献》2007,(2):89-94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南唐清辉殿学士张洎奉命使宋,纪录宋典客、左补阙贾黄中谈话,撰成<贾氏谈录>一书.此书虽记唐代琐事,又仅一卷,"篇帙无多,然如牛李之党其初肇衅于口语,为史所未及,而<周秦行纪>一书,晁公武亦尝据此录以辨韦璀之诬.  相似文献   

8.
周英才 《文史精华》2004,(11):10-15
民国政府创立以来,经历了两次南京、北京建都之争。一次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之争,另一次是蒋介石与北洋旧势力之争,结果,南京、北京都曾成为国都。纵观其争论结果,并非凭"两京"的优越条件所形成,而是谁掌握了权力,谁就可以主宰都城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对於清代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海防”与“塞防”之争的性质问题,在一些近代史著作和论文中,已有所评述。一度是“派系斗争”说较为流行,将这场争论视为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军阀,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军阀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爱国与卖国之争”说盛行,认为“海防”与“塞防刀之争,不是一般的策略分歧,而是维护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之争,“实质上是爱国与卖国之争”。也就是说,主张“塞防”者是爱国的,而强调“海防”的是卖国了。这些看法是否确切?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沈玲 《神州》2011,(8X):108-108
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因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具备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合格是人才合格的最基本条件,而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语言素质的人才就必定要发展语文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基督教常常与"中国礼仪之争"相关联,而"中国礼仪之争"又一直与孔庙密切相关。在震惊中外的礼仪之争洪流中,中国基督徒积极参与了这场辩论,并努力为中国传统的敬孔祭祖礼仪的合法性积极辩护。本文将从中国基督徒的角度出发,展现其在礼仪之争中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吴莉苇 《世界历史》2004,1(3):91-100
明末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是一场文化争论 ,同时也与许多权力冲突交织纠葛。礼仪之争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向为论者喜道。关于后者 ,虽然很少有人会单纯视礼仪之争为文化争论 ,但也很少有人系统分析这场争论的权力冲突内涵。鉴于此 ,本文试图通过传教士间的派系斗争、传教士与罗马教会的矛盾、和耶稣会士在欧洲的敌对势力如何助长争议恶化形势的论述 ,以此说明礼仪之争中权力冲突的分量甚至超过文化争论 ,称之为一场传教士间的冲突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是中国现代政制史上制度变动最混乱、最频繁、最无常的时期。体制由西方引进移植来的民主共和制初息变为复辟之帝制,再忽变为“变异”的“再造”共和制,终忽变为执政府和军政府的独裁制;国家元首由总统忽到皇帝,再忽到总统,再忽到执政,再忽到大元帅;政府由责任内阁制总为总统制,又忽为帝制,又忽为责任内阁制,又忽为元首独裁制;国会成立了被解散,而后又成立,而后再被解散;总统之争,帝制之争,内阁之争,府院之争,国会之争,法统之争,约法之争,宪法之争,地盘之争,南北之争,在短短的…  相似文献   

14.
朴槿惠与前首尔市长李明博的大国家党党内总统候选人之争,很可能也是韩国未来总统之争6月11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主席、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之女朴槿惠,在韩国首都首尔正式宣布竞选大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中,和战之争的问题近年来颇为史学界所注目,特别是战争期间主战与主和的对立往往和帝党与后党的矛盾斗争相关联,因而对争论的性质也产生不同看法:或认为其实质是要不要反对日本侵略,要不要维护国家和民族主权的斗争,说是底是一场爱国与卖国之争;或认为帝后党之争虽属爱国与卖国之争的性质,但也包含着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因素。还有论者认为帝党主战、后党主和并非贯穿于甲午战争始终,前者并非始终主战.后者亦非始终主和,考察和战问题应该划分阶段。也有人提出帝党主战不一定绝对正确,后党主和也不一定绝对错误…  相似文献   

16.
京沪较劲,向来是两地市民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文学上有近现代以来的“京派”、“海派”之争,日常生活中有首都风格与沪上气派之争,近来又有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之争。这几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京沪之战总是硝烟弥漫,不用动员,好像仇人相见似的。前两天看报纸,忽然发现一个《北京女人心仪上海男人》的大标题,心中不免一惊。看来“古已有之”的京沪之争真的要以北京的落败告终了?  相似文献   

17.
东晋“荆扬之争”,不仅是门阀政治发展的结果,更是东晋守国实施“中间地带”战略的结果。南朝从刘宋开始为了加强皇权,派宗王出镇荆州,限制、分割荆州,以削弱荆州实力。但同时不得不大力强化雍州,以适应新的“中间地带”战略的需要。因此,随着荆扬之争的解决,雍荆之争或雍扬之争又出现。这表明方镇与中央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地带”的军事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18.
赵艳玲 《沧桑》2009,(6):30-31,53
辛亥革命后,直督之争始终是直隶地方议会机构与中央及地方政府之间的重要政争之一。直督之争的实质是在由集权政制向分权政制转型初期,直隶地方议会与中央及地方政府之间围绕人事任免权的政治博弈。直督之争的结果说明,民初传统行政权力高于一切的政治权力格局并未发生质的变化,议会也未取得应有的权力,作用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李永春 《安徽史学》2006,35(2):87-96
胡适、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关于实验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思想方法和社 会改造道路的争论,也可说是"少年中国学会"内原有的社会主义与由会外输入的实验主义之间的争论.胡适的实验主义宣传,对学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会中原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从事社会事业和社会活动的会员形成了所谓"问题与主义"派.而围绕着<少年中国>月刊文字方针而展开的"学理与主义"之争,并非人们所说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范式转换,而是学会自由研究与预备主义的表现与结果.在导致学会分化的共同主义之争中,胡适及学会内的"问题与主义"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红民 《安徽史学》2006,(3):107-110
"约法之争"是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为是否要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而发生的一场争执,以蒋介石强硬地拘禁胡汉民收场,结果引发了国民党内的轩然大波,影响时局甚巨.关于"约法之争"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基本过程与胡汉民的立场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