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茵 《江淮文史》2008,(5):161-168
滁州有很多关于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追悼会的传说。有的说蒋介石亲自来滁州省立八中(今滁州中学)参加张灵甫追悼会,有的说张灵甫5个姨太太都来参加会议,还有的说张灵甫埋在滁州琅琊山铜矿附近等等。张灵甫死于山东蒙阴县孟良崮,整编七十四师师部在南京,为什么要到滁州(县)来开追悼会呢?真相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2.
简单地说,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有20万粉丝的人跟一个有300多万粉丝的人吵架,最后一个有1000多万粉丝的人退出了微博。对应的3个人物分别是赵文卓、甄子丹和舒淇。  相似文献   

3.
历史分期的概念与历史编纂学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编纂学中对历史的分期有自然的或技术性的分期与理论性的分期两种。中国和西方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不注重运用历史的理论分期来编纂历史。对理论化的历史分期的热情是启蒙时代以来社会、自然和历史观念变化所激发起来的,对于中国历史学家说来是外来的。凡理论化的历史分期,其理论的根据都远远超出历史学之外,所以对于历史编纂学来说是无法从理论角度判断的,而只能从其对历史编纂学的实际产生怎样的作用来判断。任何理论模式都具有主观性。所以理论性的历史分期对于历史编纂学说来是假说、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秦汉两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建的时期。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地理有重要意义。我国二十世纪著名史学大师、我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史地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顾颉刚先生曾说:历史就象演出的一幕幕戏剧,而地理就是舞台,地理为历史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北京大学著名老一辈史学家邓广铭先生说,研究历史要掌握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两位前辈学者的话,充分说明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性。广西地区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立南海、桂林、象三个郡时,才正式建立直属于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所以秦汉时期常成为研究广西历代行政区域和历史地理的开始。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和河池学院都在申报广西历史地理的科研项目,有的已获批准并正式启动。但是,有关秦汉时期岭南和广西的历史地理和行政区划就存在很多争议,一些权威性的历史地图的画法极不一致,与文献资料的记载极不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印尼现代民族独立运动史上,至善社(又译良知社)被视为第一个民族主义的组织。它第一次提出了要提高印尼民族尊严的重要性,这些,无疑都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是,一些印尼历史论著过高地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有的说,至善社“不可否认是抗荷的一个标志,是印尼独立运动的第一个支柱”。有的说,至善社“居然能将整个印尼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殖民主义。又有的说:至善社“撒下了全印尼民族统一的种子”。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6.
历史散叶     
<正>鲁迅为许钦文"做广告"1924年春,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在《妇女杂志》上发表,读者发现,在小说的题目下面写着"拟许钦文"四个字和附记:"我于去年在《晨报副刊》上看到许钦文君的《理想的伴侣》时,就忽儿想到这一篇的大意……""拟许钦文"四字和附记在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有的说鲁迅在为许钦文做广告,有的说这是因为许钦文和鲁迅是同乡。鲁迅听后很无奈,气愤地  相似文献   

7.
杜福寿 《文史月刊》2011,(3):3-M0002
历史比小说更好看。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不多看小说,因为小说有虚构。历史就很真实。  相似文献   

8.
写历史应去伪饰求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南端,明代东华门城基陈列处,墙上嵌有一块全园游览路线和周边街区详图,用黑色大理石雕刻描金,图像清晰,标注详密,唯独遗漏了近在咫尺的箭杆胡同9号陈独秀故居兼《新青年》编辑部。五四运动史研究专家彭明先生为这件憾事,不知说过多少次。然而,无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分歧较大,主要有1921年说、1927~1934年说、1956年说、1978年说、1982年说。产生分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含义缺乏统一认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必要在概念的使用上更加严谨和缜密,在研究层次和角度方面做必要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王恩收 《文史月刊》2008,(11):47-47
慈禧太后掌握大清政权近50年,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慈禧太后每次吃饭,必须上100盘菜。这么多的莱有的她都顾不上看一眼。有一次,她坐火车去沈阳,光炉灶就带了50个。每个炉灶配一个大厨,一个专管生火的小厨,一个杂厨,比如老太后要吃豆芽,杂厨就要一根一根地择豆芽,不能弄断豆芽杆,每个大厨每次就做两样菜,因为有时候一个菜需要做两三天,比如老太后喜欢吃鸭子,大厨炖一只鸭子就需要两天多。  相似文献   

11.
汉晋至元代是云南古代地方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 ,其中汉晋时期是云南史学的萌起时期 ,开始出现了专门记载云南地方历史的、带有方志特点的史著 ;南诏大理国时期 (即唐宋时期 )为云南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地方志史书的编撰趋于成熟 ,史籍体例日趋丰富 ,信史特征更加明显。元代为云南古代早期史学的成熟期 ,云南地方史学的编撰直追中原内地的发展水平。而且云南古代史学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云南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三国史记》在编撰方法上借鉴了中国古代史籍的编撰体例和原则,体现曲编年体和纪传体的某些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编写特点;在历史观上,《三国史记》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史籍中所具有的正统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尊儒崇礼、重民观念等史学思想,还体现了它以中原王朝为正统的史观。  相似文献   

13.
严复是近代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在史学理论和方法方面均有所创新和建树。他突破了传统史学的局限 ,提出从世界历史的视域探究历史规律 ,讨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问题。在研究方法上 ,提出运用新的历史研究法 :归纳研究法、中西比较研究法、天演涂术  相似文献   

14.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经过多次野外发掘工作的开展,对良渚文化晚期遗存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为良渚文化分期补充了很多新的材料。一良渚文化遗存在广富林遗址的分布范围很大Ⅱ区主要是良渚墓葬区,大致情况已作报道①,不再赘叙,这里主要讨论Ⅰ区的良渚晚期遗存。广富林遗址Ⅰ区良渚  相似文献   

15.
刘家丽 《史学月刊》2002,(8):122-124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喜史学,而后以治史为己任。曾修方志多种,《史通义》和《校雠通义》等。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赞日:“其所《史通义》实为乾嘉后思想解放之源泉。”近几十年来,对章学诚及其作、思想等研究可谓达到题无剩义的地步。今不揣浅陋,就章学诚的治史与史料思想作一浅论,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世界历史和当代生活本身仍然可以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得到很好的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或最基本原理只有一条,即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制约的合乎规律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犯教条主义的毛病,其因盖出于理性时代形成的规律崇拜。  相似文献   

17.
The theory of long cycles is a set of propositions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global political system. It has its roots in a tradition of “oceanic” thought and it may be contrasted with two more conventional models of world politics, the states-system model and the imperial model. The theory offers a basis for strategic analysis and for the derivation of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is seen as successor to a line of world powers; this world role calls for a defensive strategy that would avoid the “imperial presumption”; on past experience another global war is not imminent in the present phase of the long cycle; the major immediate problem is the nationalist phase of the cycle; but the long-term problem confronting the global system is the decay of its politic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Historical Note     
La télévision a joué un rôle essentiel dans la définition de l'intellectuel pour le grand public. L'article s'interroge sur l'évolution de l'exposition médiatique de l'intellectuel, son adaptation aux contraintes de l'outil télévisuel et le statut que lui accorde la télévision, de ses origines à nos jours. Quatre grandes phases se dégagent. La première (années 1950–1960), marquée par l'emprise du pouvoir mais aussi l'ambition culturelle du petit écran, oppose le «savant-professeur» médiatisé à l'intellectuel engagé, absent de la télévision. La deuxième (l'après-68), correspond au moment où même les intellectuels les plus engagés acceptent de se montrer à la télévision. Elle prépare la troisième (fin années 1970-années 1990), celle de l'«intellectuel médiatique» qui se prête volontiers au jeu du spectacle télévisuel. Enfin, depuis les années 1990, s'impose l'intellectuel-expert, choisi par la télévision pour ses talents de communication, et en dehors de tout engagement politiqu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