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有《吴命》篇,其篇章属性当是吴国外交辞令的汇编。其中第八简的下半段简文有"以陈邦非它也,先王姑婡大巸之邑"一句,是以吴国使臣的口吻,从吴国国君的角度,说及吴国与陈国之间的渊源关系。本文通过对简文和传世典籍文献的考察,证明这句话里的"大巸"是指作为周武王的长女同时也是陈国始祖母的"大姬";"先王"是吴国使臣从吴王的角度对姬周王室"先王"的称呼,在《吴命》篇这句简文中特指周武王;"姑婡"一词是周武王与大姬之间亲缘关系的称谓,含"女儿"之意。同时,简文中"姑婡"一词也恰好可以与现代方言中作"女孩"、"女儿"讲的"姑来"、"姑娌"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世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家”——世世永祭之庙。西周以来,礼制规定诸侯五庙——始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后四者为亲庙,前一庙为始庙。亲庙每世一迁,四世之后即行毁轶,不再祭祀;而始庙则世世永祭,因此得称“世家”。孔子受世世祭祀、陈涉被明令置守冢三十家,因此他们均享有世世永祭之庙,他们都被列入了“世家”。  相似文献   

3.
陈雪飞 《江汉考古》2023,(3):103-108+102
本文梳理分析了考古出土的春秋晚期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吴国铜器,认为此类铜器主要有三种:吴国仿制的中原铜器、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吴国铜器、产自中原流入吴国的铜器。总体上这类铜器数量不多,中原文化对吴国铜器的影响远不及楚文化、群舒文化,而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更多的是地缘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敏 《东南文化》2014,(5):80-88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周边的汤家山西周墓为吴国王陵,附近的大工山铜矿为吴国的经济命脉。通过与古代都城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鸠兹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相似文献   

5.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周边的汤家山西周墓为吴国王陵,附近的大工山铜矿为吴国的经济命脉。通过与古代都城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鸠兹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相似文献   

6.
江陵出土吴王夫差矛铭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1月,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5号墓出土1件青铜兵器,因其形制与矛相同,故一般称之为矛。器中脊两侧近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8字:"吴王夫差自乍用(?)。"春秋时期的吴国铜器传世较少、铸有铭文的吴国兵器,过去只见有戈及剑,这件吴王夫差矛的出土,是近年来吴国铜器的重要发现。这件铜矛铸造工艺极为精美,与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堪称为吴越兵器中的双璧,是稀世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7.
对34件吴国青铜容器样品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器物均为铸造成型,材质多为铅锡青铜,含砷的青铜也有一定数量。铅含量普遍偏高和含砷青铜的存在是吴国青铜容器的两大合金特点。这一工作为了解两周时期吴地的青铜铸造业,尤其是容器的合金技术,提供了新的数据。同时也为了解吴地与中原及其它地域在青铜技术方面等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孙武字长卿,春秋晚期齐人,生卒年月不可考,大致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97年)同时。齐国是周初姜太公的封地,那里有姜太公及其后继者所创造的战争知识技术方面最宝贵的遗产。孙武的出生约在齐桓公死后百年,此时齐虽不失为一大国,但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公室同田、鲍、栾、高四家大族的矛盾及四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当四家大族阴谋作乱时,田氏的支属孙氏,担心田氏家族一旦失势会殃及自己,便离开齐国,投奔吴国去了。孙武逃到吴国时,吴国正处于上升时期。公元前514年,吴公子光利用勇士…  相似文献   

9.
伯嚭——害贤祸国,国破被诛 伯嚭(PT),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起初,由于他在吴国尚未站稳脚跟,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但得志后,他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相似文献   

10.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11.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12.
自孙策渡江,经过孙策、孙权两位吴主溯江而上的拓境,吴国实现了"全据长江"以割据一方的立国蓝图。三国鼎立期间,吴、蜀以联盟为主,吴国西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战争集中在与魏国对峙的江淮、江汉之间。吴、魏对峙中,吴国依托长江,通过相关政区建置,在"竟长江所及"的地理优势下,积极经营江北防线,以取得"固国江外"的战略优势,同时配合江南沿江的指挥中枢、滨江防御和后勤补给,兼顾中、下游之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效利用长江这一天然屏障,与北方政权长期对峙。本文即以吴、魏对峙为背景,考察吴国沿江政区建置中的军事方略。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境内吴文化遗存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境内石室土墩、几何印纹陶、吴国青铜器等吴文化遗存的发现,对探讨吴国与其他诸侯国的政治关系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4.
孔子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的首要标准是文化。在华夷之防方面,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在处理华夷关系上,孔子提出"修文德以来之"的民族怀柔政策。在宗教观方面,孔子除了提出"敬天法祖"这一基本信仰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宗教观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儒家宗教观的核心。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中的理性精神对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掘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此墓不仅规模大,遗物丰富而精美,且因有一组具有浓郁吴文化色彩的遗物而引人注目。发掘简报根据铜器铭文及墓主性别定此墓为“勾吴夫人墓”。勾吴即吴国,吴国夫人理应葬于吴国都城左近,为何却埋在河南固始?遗物中尚有“鄱子成周钟”,关于鄱国史地以及勾吴夫人与鄱子成周的关系等问题也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三国吴从公元211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起,至280年亡,历时六十九年。可是,关于吴国货币的文献记载却极少,这就给研究带来诸多困难。近些年来,一大批吴国、两晋墓葬以及钱币窖藏等考古发现,陆续提供和补充了一些吴国钱币的实物资料。缘此,本文试就吴钱的流通、铸造及其历史的评价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种属与数量、测量尺寸、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骨骼发现率、骨表痕迹与异常等方面对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先民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属于"开发型",饲养家猪为主,偶尔也狩猎野猪、鹿科动物、鸟类,捕捞软体动物和鱼类.针对不同的动物,先民采取不同的利用策略.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庙底沟文化在动物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8.
川江的特殊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围绕川江对峙的双方政权对这一地区的经营擘画。由于对峙过程的持久性和地域的复杂性,双方的军事方略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政区建置的调整。本文即从政区建置入手,剖析三国时期两个阶段中峡口东西两个政权,即鼎立时期的蜀国与吴国以及蜀亡以后的司马氏与吴国之间,围绕川江战线的攻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苏州真山东周墓地的发掘和吴县(今吴中区)严山东麓出土大批吴国王室玉器,是近年来吴国玉文化考古的重大收获,也是目前国内出土较完整的两批吴国王室玉器,从而进一步揭开了吴国玉文化的神秘面纱。笔者曾有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20.
李奇 《文史天地》2006,(2):55-57
孔子被尊为“圣人”,用鲁迅的话来表达,还是后世的人们“捧起来”的。如果有人提问孔子姓什么,那谁都会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孔子当时,却是不知姓甚——因为他没有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所以姓孔,也是后世“追认”的,因为,孔子的好多代以前的祖先是贵族,孔姓,就从那里追溯起来的。虽然孔子的父亲出身“武士”,后来也当过一段“陬邑大夫”,恐怕也就是现在的乡长镇长的,可惜这样的“好景”也不长,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一对孤儿寡母,所以《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