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识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再识陶渊明,是《桃花源记》;三识陶渊明,便是读了《五柳先生传》。作者在文中提到“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而以“读书著文,饮酒”自娱,并且希望成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主观上看,作者不与当时黑暗之世同流合污,独避桃源;但细细一想,他是在逃避现实,采取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我不禁想起《爱莲说》中赞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选择的是傲立于俗世之中,而非陶之“隐逸”。黑暗之世相同,而  相似文献   

2.
张雨 《文史月刊》2010,(12):35-35
<正>吴昌硕的"翻选法"。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博览群书,曾对门生说:"书不能死读。先翻翻序,看看结尾,不好不看,好的翻翻,极有价值的才值得花力气精读。"  相似文献   

3.
王水根 《南方文物》2003,(2):96-100,121
在拙著《鸟图腾及相关问题》一文中①,笔者以《陶渊明笔下的氏族英雄》为条目,记述了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所歌颂的两位神话传说英雄,即刑天和丹朱,以说明鸟图腾的意识,直到晋宋时代的陶渊明脑海中,依然浓郁地保留着。自然,从中也流露出陶渊明的民族意识。人们不禁要问,陶渊明与鸟图腾氏族,有否渊源关系?或者换言之,他是“南蛮”族的后裔吗?本文试作补述如下。先说陶渊明的“猛志”在表述生平理想时,陶渊明往往写到鸟。他总想像鸟儿那样自由翱翔。曾以鸟自喻,把自己被官场约束得失去自由称作“羁鸟”(《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  相似文献   

4.
孙娟 《沧桑》2009,(4):239-241
魏晋时期玄学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阮籍和陶渊明,一位处于玄学发展之始,一位处于玄学发展即将结束之时,但无论是二人的行为态度还是文学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玄学精神都有相通之处。他们都崇尚自然、崇尚任情而动,并且都深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但二人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位在承受不得不谈玄的痛苦,一位真正从玄学中得到解脱。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注者甚多,我们读了之后,有两点不同意见,现提出商榷。一、关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两句的注释。我们所看到的,都以为“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写杜甫自己,这是不妥的;甚至还有人以为,“愁何在”也是指的杜甫本工,这就更不对了。我们认为,杜甫在“剑外忽传收蓟北”,喜极而“涕泪满衣裳”的时候,再看看妻子的情况是怎样呢?她经历了多年的战祸,这时听到了胜利的消息,也异常高兴,平日的愁苦已完全、消失,不知到何处去了。很明显,“愁何在”指的是妻子,而不是说杜甫自己。“漫卷诗书”、“喜欲狂”,说的都是妻子,这是对妻子在收拾诗书急欲回故里的极为具体生动的描述。“漫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季为章的意见季为章同志在本刊七月号发表了“读诸葛亮论”一文,对于拙作“诸葛亮论”(新史学通讯一九五六年八月号)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做为学术上的讨论,笔者自然是极为欢迎的,不过季同志对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与史料的掌握似乎都有些问题,现在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来向季同志请教: 拙作于论述了诸葛亮的治蜀、对少数族的政策与其所从事的北伐战争以后,在最后的结语中指出:“诸葛亮对于少数族“不采取残暴镇压的政策,汉族与少数族一般还能和平相处,这在封建时代是少见的”;他在国内施行限制豪强的法治政  相似文献   

7.
长者何满子先生一次赐给我两本他的新著《世纪末抒情》 ,都是2000年出版的 ;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版本。满子先生在两本书的扉页上各写下一段文字 :此为此书“洁本” ,删去一万八千余字 ,恰合《金瓶梅》删去的淫秽文字之数。如加对看 ,可领悟何者可写 ,何者不可写之作文法也。此为此书真本 ,惟最后缺数页 ,故可称“残本”。在此之前 ,长者冯英子先生将他写的《劲草———冯英子自传》寄给我。冯先生的经历也颇富传奇性 ,收到后就一直看下去。这回得此珍本 ,焉能不看?于是放下快要看完的《冯英子自传》 ,拿起“真本”读将起来。边看 ,边翻翻…  相似文献   

8.
“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古代诗人笔下的“天籁”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它反映了古人贴近自然.寓情于物的心态,也体现了古诗人的某种审美情趣。探析这一现象,对启发今人热爱自然、用心去读古诗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自古以来,无数好学之士将书当作了生活的营养品,走进书中,汲取着天地间知识学问之精髓。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对书中学识充满渴求;东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流连忘返于书中……书中的内涵,往往不只这么多。书中不仅仅有“黄金屋”、“颜如玉”,还有许多哲理,也许还有每个人独特的心灵的寄托……  相似文献   

10.
1988年2月,我到北京开会,于光远送我一本极好的书:《百家争鸣──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书名的副题是:“1956年8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纪实”。此书是商务印书馆1985年11月出版,1986年7月再版。当时,因事繁,回湘后,只随便翻翻,未及细看。1989年离开工作岗位后,闲下来才认真把它读了一遍。对遗传学,过去粗浅地学了一些生物学知识,所以,这本书大体上还是可以读懂,读后颇受启发,当时就想写一点读后感之类的小文章,但囿于环境,没能写成。早两个月,在《炎黄春秋》1996年第10期上,读到于光远、李佩珊、黄青禾、黄舜娥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陶诗与对话     
陶渊明所体现的“自然”是建立在人的“关系性”本质上,以田园为场域,所开展出的“入境自然”;“对话”则是陶渊明基于人境关系表陈存在体验的自然倾向。他的“对话”反映了三个向度的多重主题:一是空间向度的社会与自然场域,二是时间向度的历史与未来意识,三是深层向度的主体与精神的掘发。经由这三个向度的对话,不但使他成为最善于透过艺术形式呈现深度哲思的诗人,也使他所塑立的人格典范与桃源理想受到读者最为广大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一当其无、有十一章,“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有器之用”和“当其无有室之用”三处,如何断句,有两种意见:一是读为“当其无”,这是多数人的读法;一是读为“当其无有”,这是少数人的读法.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读之为“当其无、有”.在“无”下稍顿,是要使“无”与“有”并列相对的关系更为醒目.  相似文献   

13.
禁忌,作为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中常称为“塔布”(tatoo),“塔布”原是南太平洋波里尼酉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基本含义是表示“神圣的”和“不可接触”的意义。在中国,与“塔布”相对应的词便是“禁忌”。“禁忌”一词.早在汉代就见著于史籍了。《汉书·艺文志》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中国禁忌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因为这种神物具有“神圣”和“圣洁”的性质,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违犯这种禁忌会招致不幸,遵循这一禁忌…  相似文献   

14.
林芝在西藏,却有着“非典型”的景观.在青藏高原,山山水水都曝光于天空与骄阳之下,荒凉壮阔.而到了林芝,色彩却一下子多了起来,桃花绿树,鸡犬相闻,似乎恍惚间误入了陶渊明的世界.唯有抬头一望,那肃穆耸立的雪山,才让人恍然发觉自己并非身处江南.“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这仿佛被世间遗忘的仙境之中,每年三四月,片片桃花就在这高山峡谷间绽放.  相似文献   

15.
乔志祥 《神州》2013,(12):9-9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自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他真正的性格。"性嗜酒,好读书、不求甚解,常与文章自娱"是他的爱好和志趣,塑造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形象,赞美了他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以及对淡泊宁静,自给自足的生活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内容提要又称内容梗概、内容简介、内容说明等。新编“辞海”释“内容提要”曰:“介绍图书内容的简要说明。一般印于封面或内封的背面,也有印于封底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出版词典》对于内容提要的解释则比新编《辞海》详细一些。其释曰:“介绍书籍内容的概括性字。多数印于扉页背面,有的印于折口或封底。其作用在于客观介绍该书主要内容、写作特色、读对象,以供读选购或发行人员业务参考之用。字力求准确、简练、生动,忌用浮夸不实之词而失信于读。”当代出版的新书籍一般都设有内容提要,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新编志书一般都不设置内容提要,这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从深化志书本体改革和方便消费角度去考虑,新编志书也应当与时俱进,像当代出版的新书籍那样设置一个内容提要。其主要理由或基本好处有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币面汉字的解释在察合台汗国钱币中,打制于不花剌(现今布哈拉)、币面上铸有汉字“不花”和“课”的镀银铜币曾引起钱币学者的极大兴趣。这两种钱币虽早已为泉界所知,但迄今为止涉及钱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铸有汉字“不花”的钱币(图1)。该钱币正面中心打制有(cikka buxara,不花剌钱币),周边有打制信息:(zarp xaza bi-baldatal-faxira sanat sittin wa sittamia,该钱币在光荣的城市打制于660年)。背面中心是汉字“不花”周边的文字与正面相同。研究者一般认为,“不花”这两个汉字是布哈拉城汉语…  相似文献   

18.
黄椿 《民俗研究》2008,(1):104-110
当我们陷入“发展与环保”的困境,而不得不引入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我们可曾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看看是否有可供借鉴的智慧?本文通过布依族自然村寨——大盘江村的两个案例,肯定地告诉我们:有。  相似文献   

19.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赏读《高士传》,最佳陶澎泽。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孟浩然)生活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在玄言文学盛行的文坛中独辟蹊径,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田园诗派,陶渊明也像中国大部分文人一样欲救苍生,匡社稷,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愿望,但由于东晋时期门阀制度和严重的士族观念,陶渊明在以门第高低来委任官职的乱世中,壮志难酬抱负难展,只能“穷而独善其身”,开始崇尚老庄,既学习道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人生的高洁志趣,又追求超脱世外、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于是走出官场,步入田园。陶渊明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河南商水友人处看到一枚蚁鼻钱,是前所未见之品。这枚蚁鼻钱长1.8、宽1厘米。面呈卵圆形,穿孔在上端,上铸一字,隶定为“(?)”(图一),释为“阳”。楚文字中,从“阜”的字有时下增从“土”,如“陈”字作“(陈土)”,是大家熟悉的。钱上“阳”字的特点是从两个“阜”。这种写法曾见于信阳长台关和荆门包山楚简。《信阳楚墓》图版一二三:2-013简,是遣策中记服饰的部分,有“一阳笲”和“一少阳笲”,“阳”字都是从两“阜”的。简文“笲”读为“弁”,《说文》:“冠也。”“阳”读为“(黑易)”,《说文》:“赤黑也。”按《仪礼·士冠礼》有“爵弁”,注:“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雀)头然。”简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