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古崖葬资料多,类型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墓室结构、葬具、出土物及是否二次葬等诸方面探讨并分析了非汉系崖墓的特征和分布,认为非汉系崖墓在四川各地广有分布,其时代上限可至南北朝,下限至明,是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及民族演变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张超华 《四川文物》2020,(1):107-116
通过统计学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以性别考古为研究视角,从墓葬结构、死亡年龄、随葬品、合葬墓及二次葬等方面揭示了王因墓地所反映的两性差异。王因墓地两性在墓葬结构、墓室面积、死亡年龄上并未有明显的差别,而在生产工具、装饰品、随葬猪骨、合葬墓及二次葬等方面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石锛、石铲、石斧等主要为男性所使用,纺轮、石球主要为女性所使用;女性以腕臂环饰为主,男性则以发饰为主;男性以随葬猪下颌骨为主,女性则多随葬猪肢骨;合葬墓中,随葬品多摆放在男性一侧;二次葬多发生于男性墓葬。王因墓地的社会性质推测为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或处于偶婚制阶段。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CGSS2006调查数据中10151位居民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个人和结构层次因素对我国居民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多数居民休闲参与的方差存在于个人层次的因素中,但是仍有约20%的总变异是由结构层次因素引起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个人层次上,居民所属的世代、社会经济地位、个性对其休闲活动参与有显著影响:在结构层次上,家庭收入、职业类别、单位类型、都市化程度以及区域等因素与居民休闲参与有显著影响;在影响居民休闲参与中,结构层次因索给出了约束框架,并调节个人层次因素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二次葬习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曾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现在只是在客家地区以及受客家文化影响的其余汉族地区和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留存。据赣南地方志记载,历史上赣南政府曾经对二次葬习俗采取打压和否定政策,但却屡禁不止。二次葬习俗在客家地区长久留存是由风水信仰、地域原因、宗族组织、民俗的稳定性等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对于作为文化遗产的二次葬习俗,我们要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鹤山地区客家人二次葬俗形式的观察和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出蕴含在这一葬俗背后的历史原因、族群心路历程以及祖先崇拜等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历代地方志及现代民俗学调查报告为基础,并结合其它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近世时期流行于浙江地区的土葬、火葬、二次葬、潮魂葬等丧葬习俗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差异,作了简要的介绍及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浙江地区丧葬习俗地域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泉州蟳埔渔村有关于"小矮人墓群"的传说,其是否系传说中的"小矮人"呢?笔者根据多年来收集到的线索,从历史传说、文献记载、墓丘葬式、随葬文物发掘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蟳埔古墓葬只是出于当地风俗信仰的一种"二次葬"习俗,是泉州沿海地区的一些民间信仰和习俗的产物,与"小矮人"无关。  相似文献   

8.
成人瓮棺二次葬是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特征之一,葬具形式主要是"伊川缸".瓮棺作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葬具形式,则是在二次葬普遍流行的基础上,对特定人物实施厚葬的具体反映.而这一葬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中最早萌发,并可能在其东渐过程中逐渐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释学是精神分析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解释学的发展对精神分析学的演变有很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历程与解释学的发展历史基本一致 ,都表现出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日渐重视和主客二分与对立的逐渐消亡。受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影响 ,弗洛伊德强调对无意识意义的客观分析 ;受狄尔泰的影响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受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影响 ,拉康等人重视分析双方的互动 ,开始注意到符号与无意识意义联系的多重性和分析的持续性、主观性。因此 ,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精神分析理论 ,并预见其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一部志书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通过对二轮志书评议稿存在的较突出的质量问题,篇目设置是否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以及志书资料的收集、选择、核实是否完善、平衡、准确等分析思考;结合《三明市志(1993—2005)》的编纂实践,提出了志书编纂应该有效组织、不间断,编辑人员应有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和掌握地方志业务理论。同时,从资料是编纂高质量志书的重要保障方面,对三轮志书编修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针对上世纪50年代末发掘的元君庙仰韶墓地中存在的特殊葬式及墓穴情况进行讨论,辨析"复原式二次葬"的面貌以及文化意义,并分析特殊葬式所代表个体的特征。探讨通过墓葬葬式或相关情况研究古代人类行为模式及思维观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五史中有数部史书收录<列女传>,且收录人数逐渐增多,事迹类型也多有变化,从中可反映出各个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正史<列女传>收录女性四类守节事迹的整理,分析其数量、类型及其变化,并探讨影响古代妇女守节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二次葬是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一种主要葬俗,本文对其分布、种类、处理尸体的方式、随葬品情况、埋葬目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家庭的广州市入室盗窃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以犯罪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依据,从家庭的视角研究入室盗窃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广州市18个社区作为案例,以1332个家庭的问卷调查作为数据基础,分别分析不同类型家庭遭遇入室盗窃的频次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家庭在遭遇入室盗窃的频次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邻里之间是否愿意帮忙、是否是本地家庭、居住条件和家庭收入等因素都会对入室盗窃发生的频次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把影响入室盗窃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根本因素和非根本因素两大类,并分析了两类因素对入室盗窃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打破了传统乡土社会结构,而受到农耕文化等因素的传承和熏陶,人们长期形成的习俗难免与现行的法规政策存在冲突。本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民俗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冲突为切入点,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殡葬、婚约彩礼、民间信仰以及祭祀祭祖等民俗与法律、政策冲突的梳理,分析民俗与法律存在冲突的具体形态和纠纷类型。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维护政策、法律的权威,也应充分考虑民俗在居民中的重要影响,充分尊重民风民俗;主管部门应在公序良俗原则和合法合理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和推行具体措施,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部分墓葬有马、羊等动物殉牲。本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玉石、青铜、铁、金质的容器、工具、装饰品等随葬器物,为研究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墓葬与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生态脆弱群体的属性特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来看,自变量与各别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渐进Sig.(双侧)值均小于0.05。其中:生态脆弱群体的教育程度、经济和身体状况等属性特征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社会因素中医疗服务满意程度、医疗条件的优劣、就医程序复杂程度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决策行为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据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就医行为模式,即"自养"和"异养"型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群体就医行为类型的划分提供借鉴,促进行为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试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社会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李岗文化遗存,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70年代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河南、河北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它的发现和发掘工作引起了国内考古、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我们认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社会经济、氏族的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实物资料,也是我国原始社会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裴李岗文化的面貌、内涵以及文化属性,近年来不少人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与研究,认为它与老官台、元君庙以及宝鸡北首岭下层文化等遗址一样,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但在对裴李岗文化的更深入的认识方面还存在有不同的分歧。诸如是否已经产生了私有现象,男女间是否已出现社会分工等。本文就裴李岗文化的部分有关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现存清代贵州地方志约80种,记录着丰富的民族语言资料。在深入调查与系统挖掘的基础上,对清代贵州地方志中民族语言资料的分布、类型及研究价值等进行简要论述。其分布总体不甚均衡;其类型主要有名词、动词与形容词、数量词与颜色词、短语和句子、特殊地名五大类;其研究价值直接体现在增进语言与文化关系之研究、便于综合考察民族语言词汇的理据和内涵、有利于直观分析民族语言中特殊的构词方式、有利于民族语言史之研究诸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不可移动文物具有独特性,受当前城镇化建设及社会环境等影响,近年来,除自然灾害、历史因素外,屡次遭遇人为破坏,加速了其消亡率,从而也加大了保护难度。本文结合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及存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加强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