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顺治朝官修《明史》,已有一些学者进行过考证,但其中一些问题,限于史料,一直没有定论。笔者在研究傅维鳞《明书》过程中,发现一些重要史料,据此基本可以厘清以下三个问题。一、顺治朝确曾编纂成编年体《明史》  相似文献   

2.
李刚  沈浩注 《上海地方志》2022,(1):62-68+96
乾隆《环县志》是环县仅存的古代志书,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志中系统记载环县的历史沿革,翔实记录明清两朝环县社会经济和风土民情状况,内容比较全面,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文章对志书的编纂背景、版本、内容、编纂遗误、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述,以期对志书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提出其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修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肖怀远先生所著《西藏地方货币史》[1]书中收录有"乾隆宝藏"宝塔图臆造钱币一品,对其描述:"制作拙劣,搀铜几半"。此后不久,有学者即指出原重庆市博物馆馆藏中,亦有相同图文式样之铜元,但认为其为乾隆本朝所造而非臆造,甚至提出可能是西藏地区开造铜元品种之始,撰文发表有"乾隆‘宝藏’铜币考述"。至1995  相似文献   

4.
李刚 《丝绸之路》2022,(4):105-108
高观鲤纂修的乾隆《环县志》,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开启了环县方志文化传统。志书体例精当,刻印精雅,编纂所用基础资料来源明确,内容详实;志中系统记载了环县的历史沿革及建置变化情形,尤其详尽记录了明清两朝环县社会经济和风土民情,为后世保留下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对环县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旅游开发溯源等研究有着重要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哈密向无志书。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钟方以副都统衔充任哈密办事大臣,为“信今而传后”,“恐日久累牍霉烂”(《哈密志》序)而首创修志。凡五十一卷。 钟方于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到任,十月志成。创志之功,自不待言,对保留西域诗文,亦卓有见地。《哈密志·凡例》云:“诗文笔记之类散附山川、庙宇、古迹之后,不别为《艺文志》,以便省览。”故《哈密志》所载西域诗均录《舆地志》之后。所载八人诗作,凡二十七首。作者是:  相似文献   

6.
7.
本就《鄞江送别图》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时间、地点、人物和作及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考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以其风格独特而扬名海内外。而院画则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近古时期的产物,并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代西蜀、南唐始设画院,收罗大批著名画家为王室服务。据记载,北宋时期由于绘画艺术本身的发展和徽宗皇帝的提倡,宣和画院制度完善,等级严明,教授有方,名家辈出,对后世绘画艺术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9.
杨新 《文物》1999,(12)
杨新《〈文潞公耆英会图〉考析》一文,认为该图应为宋画,亦应一读。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以原版式影印的乾隆《直隶达州志》(一函四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乾隆《直隶达州志》是迄今为止冠以达州之名且保存完整的唯一一部达州古代方志。该书由清乾隆初年达州知州、陕西盩厔(今陕西周至)人陈庆门主持纂修,继任达州知州、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宋名立续纂。清乾隆七年(1742)刻,十二年增刻。此次影印所用底本即增刻本。乾隆《直隶达州志》共4卷,卷1为天文、疆域、沿革、  相似文献   

11.
清代承袭历代修史制度,开设各类史馆颇多,纂修史著亦丰,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史学遗产。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编纂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乾隆朝纂修的"五朝国史"较康熙朝"三朝国史"、雍正朝"四朝国史",体例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开创了国史纂修的新局面,促进了清代国史纂修制度的完善,成为清代官方史学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本对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原因、清朝对土尔扈特部的政策以及清朝和俄罗斯因土尔扈特部东归而产生的交涉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尔扈特部族东归乃是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为了该族生存的空间而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世界历史在18世纪出现了罕见的“共时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政府职能的扩展。但在中国,相比之下这段历史却不太为人注意。本文力图展示乾隆初年清代政府在劝农、兴修水利和开矿几个方面的所作所为。如果说,在18 世纪的西欧,政府职能扩展已属于一种“现代现象”,那么我们又应如何看待中国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嘉庆朝所建的宫殿,在传统礼制规定内,其宫殿环境、建筑布局及艺术等力求贴近现实生活。表现出创造惬意的环境和方便舒适的建筑、满足皇帝的理政及生活要求等一系列特性。这也构成了“乾隆时期”宫殿建筑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乾隆朝钦天监正刘松龄的两封私人信件,讨论的主题,正是乾隆十三年--空前严重的教案未已,又发生金川之役、皇后薨逝风波,以及政府大政策收敛,等等--这一非同寻常的年份.其中提到若干中国史料没有谈到的史事,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无疑,作为耶稣会士的刘松龄具有他不同一般的眼光和立场.这是不难理解的,也是不多见的.如何对待类似的史料,也就成为我们清史研究的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张敏 《收藏家》2009,(6):18-24
4.粉彩瓷的继承与发展 粉彩是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的影响,由景德镇陶瓷工匠创制的彩瓷新品种。五彩瓷烧成温度高,色彩对比强烈;粉彩瓷烧成温度低,色彩柔和淡雅,故五彩又称“硬彩”,粉彩又称“软彩”。粉彩瓷格调上所以有如此变化,主要是彩料中新引进了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粉末,俗称“玻璃白”。其作用一是利用其乳浊作用,使各种彩料加以粉化,从而使色彩具有浓淡、深浅的色阶变化;其次是“玻璃白”的加入,可使瓷器上的画面,具有国画中用粉后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宁  张敏 《收藏家》2009,(5):13-18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雍正皇帝(图1)执政时间最短,前后仅有13年(1723至1735年),但就景德镇官窑瓷生产的成就、品位而言,它较之康熙、乾隆两朝并不逊色,甚至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8.
乾隆初期安南北部的动乱对广西边境地方社会造成冲击,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清廷决心在广西沿边地区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措施包括边防、边贸、政区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国土安全,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边贸的发展,维护了商贩与边民的利益.透视这一历史过程对理解边疆治理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常州府有着纂修方志的优良传统,然而自清代雍正分县成为"八邑名都"后,直至清末的200余年内,没有纂修过一部府志,其原因在于乾隆年间的《常州府志》在纂修过程中发生诸多分歧而中途夭折,此后历任常州知府均以纂修府志为惧,致使"八邑名都,府志缺失"。文章根据〔乾隆〕《常州府志》主要纂志者文集中的记载,参考相关文章和文献资料,详尽还原了当年《常州府志》夭折的过程,并建议: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可集"常郡八邑"所纂各县志主干内容融通为一,补纂《八邑常州府志》而永世后传。  相似文献   

20.
金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统治者重视文治,设立国史院修史、记注院修起居注。国史院有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等职务分工,但国史院和记注院无专官,大都兼有别职。因涉及到国家机密,金朝起居注不甚完备,然而,终金一世,金朝修了多部实录,并两次编撰《辽史》,此外,还有译经所和益正院翻译或编撰一些史书。官方频繁修史,与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目的及丰富的国家藏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