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白当黑"原指在中国画中的画面构图运用、立意、布局,也可理解为画面留白。这是画面中构成排版的重要方式方法,也是构成画面审美要素的重要手段。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中,随着文化与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很多现代设计形式都将此空灵的画面构成原理运用其中。这样不仅使作品的画面简洁明了,准确而迅速地传达信息,更能加深设计所蕴含的美的韵味,令人深思;还能强有力地将古典理论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对古典哲学进行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2.
正(国画·2009年)美术点评画家苗再新善于通过驾驭画面结构,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梦圆时刻》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了奥运开幕式当晚的盛况。画面中数不清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难以抑制的心中喜悦,前方的小伙子将国旗绘在脸上,展开双臂;后面有的年轻人扬起手中的北京奥运会旗帜或国旗;画面左方一个戴五环眼镜装饰的年轻人做出"V"形手势;夜空里的烟火斑斓璀璨。作品画面色彩鲜亮,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构图富有动感,层次分明,人物丰富而不凌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王放 《收藏家》2023,(12):61-66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唐寅《江深草阁图》是以唐代杜甫诗作为母题来呈现诗意的精彩作品,画面不仅表现出画家对杜甫诗中“寒”意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还可以看出画家人生际遇中个性自然表露带给画面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4.
安赟 《丝绸之路》2014,(24):54-55
一幅风景油画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构图、色彩、表现技巧等因素的高度和谐与完善。作品内涵的表现是指这些画面构成因素的具体而充分的发挥,以及画家内心真实情感的再现。风景油画写生创作有别于摄影,它在忠实于自然景象的同时,在作品中渗入画家自己的感受,将感兴趣的景色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本文是对风景油画写生创作取景与内涵表现的具体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显运 《史学月刊》2008,(11):117-124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就深受文人、画家、学者的喜爱,对其研究的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近20年来,学术界将《清明上河图》的研究推向高潮,研究范围涉及到图中的季节、题名的含义、描绘的地点、图中的广告行为、画面的内容、绘画艺术、《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作者生活的时代及作品的创作时间等诸多方面。《清明上河图》的研究无论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使《清明上河图》的研究更加深入,出版更多精美的不同版本,加大与之相关文献的收集梳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俞力 《东方收藏》2023,(2):134-136
维米尔一生只为自己留下一件“非卖品”,他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抱负和国家的理想都浓缩在画面上,这就是油画《绘画艺术》。多年来,维米尔一直被誉为写实画家,其作品《绘画艺术》拥有写实的人物、道具、透视和环境。然而,这一切却充满了谎言,甚至连画家署名也是假的。在此,我们来一一揭开这幅画作背后的暗藏的政治、哲学、历史、社会等秘密。  相似文献   

7.
盂祥龙 《神州》2011,(3):132-132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用来抒发主观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画家对艺术创作的一个自我验证。其魅力不仅在于能够看得见的形象,更在于其形式以外的,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这种气息体现在画面的情感上,则是色彩的生命与灵魂。让观者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延伸,以心灵映射万物,用色彩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8.
范小慧 《黑龙江史志》2013,(19):319-319
瞿昙寺回廊壁画别具风采,画面展现了丰富的艺术要素。每一幅画面各具特色,通过对具体画面内容及形式的分析,就可归纳出它们所蕴含着的共同的艺术要素,有的画面整体的体现出其艺术要素的高超,有的则在细微处体现这一特点,本文主要从回廊壁画艺术的线条、色彩与空间构图这三方面分析其艺术手法的精湛与神妙。  相似文献   

9.
《红旗渠》     
龙瑞  王珂 《百年潮》2016,(4):80+82
正(国画·2009年)美术点评这幅场景壮阔的山水画作品,选定"青年洞"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在构图方面,画家利用传统中国画高远、平远的透视方式,把多个场景汇集成一个巍峨的画面,把太行山和水渠的特征反映得更加全面、充分。画面中高山耸立,沟壑纵横,成千上万的修渠大军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画家通过对太行山险峻环境的营造,以表达林县人民开山造渠的艰辛。作品以单纯的水  相似文献   

10.
吴如艳  陈凤舞 《神州》2013,(7):11-11
有这样一幅画面,无论何时想起都历历在目:迁徙的候鸟身形笔挺,犹如壮志凌云的利剑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在潮起潮落之间,穿行在朝霞日暮之间,穿行在斗转星移之间。它们没有语言,喉咙里不时发出"咕咕"的声音,也许动物学家能够破译这"咕咕"声的含义,但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录片的我只能结合意境,加上自己的一厢情愿,猜测候鸟们想表达的内容。它们大概是在"咕咕"的告诫着自己:有一种信仰,叫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1.
黄山画作是否总是呈现“可居可游”的真实的游赏空间?山水画作的形式构成层面是怎样承载着画家的趣味、情操和观念的?或者说,我们在作品与画家观念之间,阐释具有多大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晚明清初画家戴本孝《黄山图》的解读,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冉 《丝绸之路》2011,(20):90-91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笔画家们的视野获得极大拓宽。他们越来越关注人自身、人性、精神这一本体,孜孜以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审美品格、画面题材、造型表现的已有格局,他们向着更加多元与多向的创作取向发展,使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呈现出新意味,画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任未名 《东方收藏》2022,(7):123-125
疏离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常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陌生、疏远的关系。本文试从绘画的角度来阐释疏离感的概念。受身处时代和心境变化的影响,有些艺术家常常会创作出带有疏离感的作品,画面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情感。疏离感在绘画中有很多表现形式,如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以及别出心裁的画面形式语言等都可传达这一情感。本文通过解读几位相关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画面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的呈现与作品孤独氛围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疏离感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王学峰 《神州》2014,(3):222-222
水彩画是一种绘画艺术,也是一种形式语言。绘画语言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画家的艺术构思充分地体现出来,服务于画家绘画的观念、思想以及情感。水彩画通过水和色得以体现,在造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针对水彩画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诚轩     
《收藏家》2012,(10):85-86
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上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共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及钱币邮品4个项目,计7个专场。中国书画500余件拍品,分作书画(一)、(二)两个专场。吴冠中1989年创作的《雪山》收录于《吴冠中全集·第六卷》,其灵感源自画家在大巴山中偶遇的一场春雪,画用波磔的线条勾勒山脉走势,以素净宣纸呈现茫茫雪野,缀以大大小小的色点,与排笔淡墨刷出的远山、谷坳、苍穹,汇成点、线、面的交响曲,画面斑斓明快的色彩透露出春的气息,既"把握了雪天的神采",又构造出画家心中的形式美。黄宾  相似文献   

16.
高鹏 《收藏家》2005,(6):66-68
在毛主席的身边前进根据画面题款可知这幅作品创作于1960年,作品具有那个时期的典型特征。高大的领袖像下,一群少先队员高举红旗昂首阔步地列队行进。画家以他惯用的写实手法对作为画面背景的主席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干笔皴擦表现人物的面部结构,略施渲染后与西画的明暗光影法所达到的写实效果几无二致,手法严谨,造型精确,形神肖似,具有一种雕塑般的坚实感。处于画面下半部分的儿童形象,相比  相似文献   

17.
粉彩属釉上彩装饰,低温烧成,以料性稳定、色调丰富鲜丽著称。这一方面增加了瓷绘和烧造的可控性,便于准确传情达意,塑造精致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对瓷画者的才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当陶瓷的料性规律和烧造气氛易于把握时,也许就只剩瓷画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精致画面的塑造了,瓷画因此可能变得更加纯粹。  相似文献   

18.
"妇人启门"图作为一种墓葬装饰,画面生动而优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此装饰手法具有存在时间长,分布地区广之特点,虽为同一题材,但在内容、形式、载体及表现手法上,不同时代却有其各自的特征。其所要表现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缘何受到当时人们如此的钟爱?在其流行的时间区域内,契丹、女真、蒙古人的墓葬中却极为罕见?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待解之谜。  相似文献   

19.
倪瓒,元末著名的画家、诗人,少有大志,却一直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将满腹情志寄予在诗画创作中。他提出"逸气说"的绘画理论,创作了大量题画诗歌,其题画诗描绘画面又诗意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了他诸多的人生感慨,有遗世独立的平静淡泊,也有社会动乱、物是人非的悲凉,传统题画诗题材表现内容由此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诞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被不断更新,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也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四大瓶颈,通过分析具体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