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玮 《旅游纵览》2013,(7):156-157
交通运输是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关系,本文基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去探索了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气象学、农艺学、统筹学、经济学、统计学相互交叉的观点为指导,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三峡建设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条件,特别论证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三峡库区经济开发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巴蜀史志》2011,(2):4-8
根据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定位和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省交通运输厅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两个加快,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纲,以加快灾后交通恢复重建为重...  相似文献   

4.
梅州与河源是在地域上紧邻而又同时具有浓郁客家特色,且经济发展(以GDP计)处于全省滞后的两个地区。但是,近年来,河源的投资力度加大了,增长速度加快了,发展势头已超过梅州(表1)。可以说,梅州是“后无追兵”了!本文试图选取旅游这一侧面,通过两地之间客家文化之于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探寻各自发展的特点和可资借鉴的东西,以期达到两地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北宋一代的经济史料,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有众多史料证明北宋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超过了以往的几个朝代;另一方面,北宋又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反映在财政方面,约在仁宗皇祐元年前后积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现就这方面作些探讨,以就教于经济史学者。一北宋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超过前代的王朝历阅北宋一代的经济,有二个特点比较显著。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甚至超过了所谓大唐“开元盛世”,这可从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化和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有机体系。在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的依存关系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越来越息息相关。作为综合国力一个重要构成要素的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1世纪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经济一文化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面世的何学威先生的《经济民俗学》是在民俗学领域里率先涉及经济民俗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以民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集中考察民俗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心理、应用过程与应用效益的论著。拜读这部有新思路、新见解的新著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陈娜 《区域治理》2021,(1):131-132
我国保险市场经历了以国有独资企业独家经营到以国有独资企业为主导、国有独资企业与股份制公司并存,再到以股份制公司为主导、股份制公司与相互制公司并存的三个阶段.保险组织制度变迁推进了我国保险法律制度建设、公司治理结构建设.2015年2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对相互保险和相互保险组织进行了界定,明...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明确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内涵,工农城乡赋能发生了历史性拓展。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农相互赋能由强调单向作用的以工促农拓展为强调双向作用的工农互促,明确了工业与农业要相互赋能和实现共同发展;基于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认识,城乡相互赋能由强调单向作用的以城带乡拓展为强调双向作用的城乡互补,明确了城镇与乡村要相互赋能和实现互补互进。工农城乡相互赋能由强调单向作用的以工促农向互促互补拓展,是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工农城乡相互作用关系理论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发现  于会霞 《旅游纵览》2023,(20):156-158
本文主要探索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首先,在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基础方面,提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的“基础—核心—内容”发展逻辑。其次,在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中,提出以乡村为舞台,打造多元化康养旅游产品;以康养为引领,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以旅游为纽带,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创新为驱动,提升乡村康养旅游吸引力;以协调为保障,优化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环境;以绿色为导向,保障乡村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策略,旨在促进乡村、康养和旅游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实现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后通过解析文化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关系,提出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对文化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划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台湾光复后日本移民的遣返及征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5年台湾光复后,30多万日本移民滞留岛内。为维持台湾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遣返日本移民的过程中,设法征用了一批日籍技术人员。这引起广大台胞的强烈不满,要求陈仪应尽量录用本省籍人才。“二二八事变”爆发后,陈仪及魏道明加速了对日籍技术人员的遣返。客观上日本移民对台湾经济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台湾光复后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使得台湾经济避免了灾难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台湾发行了大量的公债,并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吸纳,从而制约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掠夺台湾人民,并将台湾经济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金融市场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股票指数、日元汇率指标的变动,来评估次贷危机对日本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文章认为次贷危机使日本丧失了一个难得的金融政策正常化以及走向长期经济增长的机会,日本金融指标变动与美欧的同步化使得日本难以独善其身,而高企的日元汇率随时有反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日本学者对现代中国研究的思想史范式提出质疑,开始系统地探索从政治结构的角度阐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到90年代,在历史连续性与不连续性的维度上分析中国的"结构变动"成为日本学者刻意追求的新范式,他们尝试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与外部世界关系诸方面的结构变动分析,提出对中国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坪内逍遥的《小说神 髓》发表以后,日本近代文学最重要的体裁——小说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小说的主旨是人情,世态风俗次之”是《小说神髓》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使日本小说主旨从以前的“劝善惩恶”变向为描写“人情,因此,对于坪内逍遥为什么会提出上述命题的理解与分析是把握日本近代文学脉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李占才 《史学月刊》2005,1(12):66-70
华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占领富庶的华中攫取以战养战的战略物资,控制中国经济枢纽,摧毁国民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排斥其他国家在华中的资本势力,便成为日本侵略华中的经济根源。日本侵略华中之初,在速战速决战略指导思想下,对华中地区大肆掠夺的同时进行疯狂地破坏和摧残;战争持久化以后,日本加紧对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试图把华中经络成为他们以战养战的经济基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日本经济的复苏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10多年间,日本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恢复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推出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对策不计其数,经历了多年艰难调整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延续了10多年的经济衰退和停滞终于结束,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复苏。但另一方面,当前在日本经济增长和复苏的过程中,潜在的危机隐患依然存在,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仍然是个悬念,不能排除经济增长减缓或出现新一轮衰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末关野贞、伊东忠太等日本学者开始研究东亚美术史以来,在中日两国学者的努力探索下,日本古代建筑直接或间接受中国古代建筑影响而发展演变的观点,已成为中、日两国学术界的共识,通过对比研究中、日古代建筑扶壁棋形制的流变,可以揭示不同时期中、日古代建筑的具体渊源关系,以微观窥全局之一斑,补证既往。  相似文献   

19.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正式提出来的。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内迁,国内许多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进入四川,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其中一些大学者,鉴于四川上古史的复杂性,开始潜心研究有关史料和当时极为有限的考古资料,于是提出"巴蜀文化"的命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争辩,巴蜀文化研究竟一时蔚然成风,终至成为一个科学命题而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Beijing’s Lugou Bridge (Marco Polo Bridge) in terms of monument and memory. With 800 years of history to its credit, this structure carries with it a select set of textual memories passed down from one dynasty to the next, and finally into the 20th century when its traditional associations of architectural and natural beauty were supplemented by its modern association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of Resistance (Second World War in China). With the opening of Sino‐Japanese diplomacy in the 1970s,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began to accredit further significance to the bridge as a site of Chinese indignation over Japan’s perceived refusal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its wartime aggression. This point was driven home most forceful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Memorial Hall in 1985, and the continuing use of the site as a tool of diplomacy. Lugou Bridge, therefore, serves to demonstrate how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continuing appropriation of monumental artefacts and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