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研究和边疆史地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作为两门不同学科的分类标准并不是同一的,因而研究的对象有互相交叉之处。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近代史学可以说是从边疆史地研究为开端的。  相似文献   

2.
著名汉学家孔飞力教授在哈佛开设"海外华人"课程,致力于推动北美地区的海外华人研究.他认为,海外华人问题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有许多重要的内容需要去做多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亦强调,在研究海外华人移民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国内的移民研究与海外的移民研究结合起来分析,以寻找二者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为此,孔飞力教授重新提出了他的"历史资本"一说.此外,对于近年来中国本土的海外华人研究,他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不但成果丰富,而且方法科学,有助于西方学者对此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仔细探究.他相信,在继续推进海外华人研究方面,哈佛将会有更多的工作值得去做.  相似文献   

3.
肖立冬 《神州》2012,(26):197-197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在注意克服片面性、简单化的偏向,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情况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仅是一些原来研究基础较深厚的事件和人物,如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洪秀全、孙中山等等得到加深,而且拓展了研究的角度和领域。如被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难的经济史,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触及的方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清史学者和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孔飞力(一名孔复孔,Philip A.Kuhn)教授,继其20年前所撰的一部名著《晚清的起义及其敌人》(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reprint,1980)一版再版之后,顷近又推出了另一部新著《叫魂者—中国1768年的一场巫术恐怖案》(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corcery Scare of 1768)。孔教授不遗在远,以航寄贻我一部。展诵再四,敢不拜嘉。私念《叫魂者》(Harvard University Press,Mass.1990,美国麻省哈佛大学出版社,1990)一出版问  相似文献   

6.
1979年10月中旬至1980年1月上旬我应聘至东京大学讲学。日本历史学界的朋友一再要我讲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状。这是在中国研究所、早稻田大学、法政大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处讲演、座谈发言的一个稿子。各次讲的内容侧重点和详略不一样,时间均在1979年12月下旬以前。《中国研究月报》决定用日文发表,我从头整理了一下。其中一些具体情况对国内读者并无意义,但国外研究者特别关心这些情况。此次刊载,只作了个别删节、订正,其他照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历史学研究中,是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性被突出地提了出来,瞧不起近代史研究、“书不读三代以下”的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汉全 《近代史研究》2003,4(3):154-179
李大钊在20世纪20年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进行了许多研究,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进行了探索;特别是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华民族革命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奠定了以后(特别是3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3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队伍素质的提升、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出版、学术刊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获得了繁荣与发展,这是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步发生的.而改革开放又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跃、为中外历史学者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与机会.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是科学研究创新的原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定会使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吴汉全 《安徽史学》2006,2(3):87-96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五四时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同时期的李大钊一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陈独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来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认为近代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动,政治上成为"半殖民地",进而提出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反帝反封建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陈独秀还以"革命史"观看待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深化了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百年历程看,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为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建立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是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重要开创者.  相似文献   

11.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侧重于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的研究,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同时中国近代史学科经历了从开创到完善的过程;这证明关注现实生活是史学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综览日中战争以后日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潮流,以期推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二战以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日本侵略中国的现实要求的影响。旗田巍在《日本东洋史学的传统》(1962年)一文中指出,“日本以前的亚细亚研究是在侵略的研究体制中进行的”,因而“未能认识亚细亚的变革,亚细亚各民族解放的重大历史事实”。但战前的学院派未能以同时代的中国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也是显而易见的。战前,羽仁五郎的《东洋资本主义的形成》(1932年)一书,是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他将没有殖民地…  相似文献   

13.
刘大年在美国侵华史、台湾史、抗日战争史等领域均有开拓之功。他所构建的中国近代史诠释体系,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同时并未忽视近代以来的经济变动、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及《中国近代史稿》,以革命为基调,同时力图克服片面性,为中国近代通史体系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倡导、支持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追踪近代史的研究前沿,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刘大年力图将中国作为研究、叙述的主体,反对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思潮,其方法与路向值得继承、弘扬。  相似文献   

14.
学习祖国的历史,是生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一个主要的任务。尤其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般所谓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部分,因为和我们当前的斗争关系最为密切,特别在史无前例地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时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颇为活跃的一年。只要回溯一下近代史,就可以发现,《辛丑和约》、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一八事变,这些或震动当时或影响后世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本世纪最初几个年代的起始。如果再往前追溯,还有那场搅动了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继续稳步发展,并显示出两大热点,一是随着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史学理论研究出现良好势头;二是因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抗战史成为突出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18.
2002年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状况,就各学科研究所表现的共同特点而言,主要是:理论探讨争鸣热烈,方法创新坚持不懈,领域开拓有所成就,热点讨论多有收获,旧题新论层见叠出。这些特点的集中表现则是:在理论探讨上,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问题;在方法创新上,政治史方面出现了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政治问题的力作,抗战史方面进一步研究了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2015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两个领域聚焦程度较高,其影响超出历史学界,成为年度学术热点:一,为纪念《新青年》创刊暨新文化运动发起100周年,多家刊物开辟专栏,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史研究学术活动众多.在其他研究领域,也各有拓展和深化,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除了各学科各领域继续循着学术发展的轨道开拓和深入之外,也有一些值得特别注意之处:一是对区域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出现了与地理学、文学相交叉的研究成果;二是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又有新拓展,自由职业者群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三是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中共与美国关系的探讨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