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1984年元旦文莱达鲁萨兰国宣告完全独立之时,我国家主席李先念和政府总理赵紫阳分别致电文莱苏丹穆达·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爵士表示祝贺。赵总理在电报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承认文莱苏丹国政府”,正确地指出两国间存在着“悠久的历史交往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并由衷地希望“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开放的环境以及它所导致的开放的经济与城市化是武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善于应对、勇于创新则是这座城市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如果说江汉交汇、九省通衢的自然禀赋,使汉口得以以商名世,那么,在开放中的创新发展则使武汉由一个面向内陆、器量狭促的“船码头”变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气宇伟岸的“东方芝加哥”。  相似文献   

3.
所谓“军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曾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此后凡是出国作战,日军均在所占领的地区使用“军票”。 日本军票50年的历史沿革无可辩驳地表明: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军事力量推行政治经济扩张,以军票为手段建立日元为中心的区域性金融体系,进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军票是其对外进行侵略、掠夺当地资源和民众财富的方式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与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虽然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颠倒的虚幻的反映,但受宗教情感支配的宗教徒却是社会居民群体的重要构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正因为此,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在其后半生中,对具有国际性、群众性特点的基督教十分关心,并成为了一名基督徒。由于宗教与政治的特殊关系,蒋介石加入基督教,这不仅影响其个人的人生经历,而且对中国社会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蒋介石对基督教的态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化我们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本是一个佛门子弟,后又皈依了基督教。从此,中西合壁,中国的菩萨和外国的上帝,在蒋介石心目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三十年前,孙中山诞生在“广东广州府香山县” (今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躬耕数代”的农民家庭里。广州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是基督教在中国近代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孙中山诞生之际,他的家乡香山县一带就有美国传教士在那里活动。孙中山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受到内忧外患的煎迫,在国家危亡人民苦难的险恶时代,逐渐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近现代人物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一个崭新而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通过对皖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与基督教关系的探讨,为这一研究课题的深入展开提供某些历史素材和运思视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已在中国天津、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建立。此时的武汉三镇由于近代文明的影响,新型工业、新式教育、商业贸易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一批知识分子、工商界上层、教会领袖等开始热衷于推动新的社会风尚。基督教青年会在武汉的活动由此应运而生。早在1906年,教会所办的文华书院、博文书院、仁济医学院等出现了基督教青年会的校会活动。与此同时,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把在远东扩展青年会运动的目标放在了汉口等城市。北美协会当时筹款200万美元,并决定四分之一用于在中国的八个大城市修建有现代设备的青年会会所,汉口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目的,不是单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帮助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为正义事业,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富。”这就是湖北省基督教界名的爱国领袖刘年芬于1992年在中南神学院《两个小钱》刊物上说的一句话,精辟深刻,蕴含哲理,崇高隽永。她不仅这样说,而且也是按照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0.
这些白人至上分子从事"革命",反抗美国政府,甚至想在有色人种较稀少的美国西北五州分裂出"雅利安国土"。他们认为,唯有白种人是一上帝"选民",非欧族裔者无法承受上帝的恩宠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青年会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原起于英国。在英国的一个工厂里,有一部分信奉基督教的信徒感到信奉耶稣为求得将来的永生,舍去今生现实生活与为世界大干服务是不理智的。他们认为真正的信仰者应该从最宝贵的今天,最温暖美丽的现实生活中来建立自己,热爱群众.服务群众是比只求自己的益处更有益的一种行  相似文献   

12.
1881年(清光绪七年)荣河县裴庄村农民刘光明,听说外国人在河津县传播耶稣教,觉得新鲜奇异。为了摸清究竟,他由家动身,到河津东关店住下,立即去传教处,在听众侧旁找个座儿悉心听讲。前后15天,他受洗成为虔诚的耶稣教徒。刘光明由河津返回裴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向他问讯,他就以自己的强烈信念,趁机传播,很快本村裴得福、裴跟主、刘忆初、王徐清等人都自愿参加了耶稣教。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客家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的关注,他们的历史、化、社会、宗教等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本试通过考察近代基督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探讨基督教对客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南神学院,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繁华地段——武昌司门口,与长江相依、黄鹤楼相望、武汉长江大桥相邻,地处蛇山之下,掩映在一片葱郁的绿色丛林中。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旧社会的小学教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据朔县,听我奶妹王亮从朔县逃回说,日本乒不杀教会的人。这使我产生一个念头:万一日本人占了保德。我残废跑不出时。不如在教会报个学徒名字,暂时躲避一下。在农历腊月20日晚上,我请徐文富带领,偷偷地到东关基督教教堂报名学道,成为学徒。但1938年农历正月  相似文献   

17.
近代基督教在浙江沈雨梧1840年以后,英美等国的基督教传教士相继踏上中国领土,深入全国各地发展教会势力,辐射基督“福音”。这些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面很广,涉及到军事、政治,特别是文化教育出版和慈善事业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他们在各个方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18.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贤 《史学月刊》2006,24(10):83-91
关于陈垣是否宗教徒,此前学界一直未有定论。从教会档案、民国期刊以及胡适的回忆等各种资料可以佐证,陈垣是北京缸瓦市教会基督教徒。在缸瓦市教会他是一位威望甚高的教友,对教会管理事务有一定参与;在基督教界他对中国基督教教会的改造和本色化均有关注,也有亲身参与,但主要是以授课或者演讲的方式间接参与。从陈垣的散佚文章和著作的部分早期版本,可以看到他对基督教信仰的表达、他的宗教经验及有关于“罪”的信仰告白等,这些也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9.
早期恽代英与基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7月以前的恽代英,在思想上曾经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种影响给恽代英早期的思想和活动带来某些特点;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对基督教的看法又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图考察早期恽代英与基督教的关系、对基督教的态度及前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恽代英革命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锦生 《江淮文史》2001,(3):123-133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明古国锁闭多年的大门后,安徽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