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闻     
《科学家》2015,(11)
<正>我国计划2016年年底前执行发射0.5米分辨率遥感卫星科技日报讯,在湖北武汉举行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透露,该集团公司计划在2022年左右建成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将于2016年年底前执行首次发射。杨保华介绍,该系统将以"16+4+4+X"形式,即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卫星以及多颗视频高  相似文献   

2.
梁东元 《神州》2008,(10):30-33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按时发射,火箭按预定程序飞行,卫星进入了预定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千米,远地点高度483千米,轨道倾角63度,入轨精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除“嫦娥一号“外,他在我国航空事业上还拥有很多的“一号“: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总体部负责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许许多多的“一号“,使孙家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之父“。  相似文献   

4.
中央专委于1962年11月17日成立,是由领导原子能事业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尖端科技和国防科技的中央级专门领导机构,具有极高的权威。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中央专委主任,为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欲知详情,请惠阅《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前后》一文。  相似文献   

5.
天上飞来的吉祥鸟鄢长青李蓉1996年10月20日,我国第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后向川中某地缓缓降落。负责回收卫星的陆军航空兵某团上校副团长、藏族一级飞行员扎西泽仁机组迅速升空。在捕捉到卫星发回的信号后及时定位,迅速判断,...  相似文献   

6.
钱江 《炎黄春秋》2011,(6):56-60
本文所言"卫星",特指1958年6月始于中国媒体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结合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新闻。此前不久,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之对应,国内媒体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除"嫦娥一号"外,他在我国航空事业上还拥有很多的"一号":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总体部负责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许许多多的"一号",使孙家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之父"。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5,(4)
<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一天,一个越洋电话突然告诉你,他正在地球的另一面.通过高清晰度卫星图像明明白白地看到你的一举一动,你会不会觉得恐怖?近年来,关于高清晰度照相卫星以及它传送回地球的图像的报道.着实有点让我们疑虑自己头上的一方天空.是不是正有一颗这样的”天眼”把我们看个通通透透.没有隐私可言?  相似文献   

10.
张清 《百年潮》2006,(5):4-12
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月亮,这颗地球卫星上的景象既陌生又遥远,却让所有人悠然神往.在庭前草坪举头望月或在房中凭窗凝想,我们把它想象成一个无何有之乡--既无清风徐来,亦无片草婆娑;既无湍溪流瀑,亦无人迹兽踪.  相似文献   

12.
这是昨天的秘密;这是中国唯一由军人独立管理运营的铁路;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悲壮故事;这里留下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深深的足迹。它就是通向太空的航天铁路在祖国大西北浩瀚的戈壁荒漠深处,婉蜒着一条保密了近30年的军事铁路。它就是通往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铁路。即使在最新的地图上,现在仍寻觅不到它的踪迹。直到中国航天工业对外开放之后,才一点一点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条神秘铁路银光闪闪的钢轨以及钢轨下的枕木,宛如一架长长的天梯,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子──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通向东风航天…  相似文献   

13.
1970年4月24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这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壮丽升空。而发射这一卫星的运载火箭,就是永留芳名的中国航天第一箭——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竖立起第一座里程碑,而在“两弹一星”中,一弹一星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14.
陈塘,一个被誉为“挂”在半山坡上的村镇。以卫星定位来确定其地理位置是:北纬:27度52分094秒,东经:87度24分879秒。曾有媒体形容这里为“中国最后一座陆路孤岛”,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一侧目前最原始、最纯净、最少受现代文明浸淫的一颗绿色明珠。陈塘是中国夏尔巴人最大的聚居区,关于夏尔巴人的来历,具有多个版本和传说,他们到底是从何而来,又因何留下,由于历史久远说法多语焉不详缺少足够的证据。由于整体人口较少,在官方的统计中夏尔巴人被列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与宗教文化。关爱陈塘,走进陈塘,一起领略与感受喜马拉雅深处的这颗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15.
事件 历史文化名城将引进退出机制 在今年6月初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世博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透露,针对当前各地存在的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恰当的保护和开发状况,我国将通过卫星遥感、派驻规划督察员等手段,建立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美国五角大楼看来,这句话所诠释的真谛正好适用其研制的一颗巨型侦察卫星。该卫星将使迄今人类所发射的一切空间探测传感器相形见绌,其灵敏的镜头可一次性捕捉地球40%的地表图像。据悉,它能在任何时候传回全球任何地方的实时高分辨率视频与图像。美国《连线》杂志称,这颗全称为"薄膜型光学即时成像器"的新概念侦察卫星,已处在"工程进度"之中,未来将成为  相似文献   

17.
尚古  魏军 《丝绸之路》2003,(11):28-28
第一颗导弹:德国制造的V2导弹,1942年10月3日发射成功,为以后的航天运载工具、远程导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秋阳 《贵阳文史》2011,(3):92-92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发射升空的时候,我想起了家里收藏的一颗奇石,上面的石纹图案,恰好与之相映生辉。神话与现实,两两对应,那么巧合,令人惊叹。应当感谢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之笔,天造地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卫星事业迅速发展,这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是分不开的,赵九章院士为卫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今天的成就,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航天卫星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希望我们国家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相似文献   

20.
<正>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虽然46年过去了,可当年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