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方外交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方外交史是东方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推出的众多外交史著作当中,尚无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东方外交史。不仅如此,外交史的体系与分析模式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编写完整的外交史,东方学者必须置身其中,发挥主体作用。本文①提出开展东方外交史研究,以宏观的视角审视历史,尤其对古代与近代东方大国外交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的形势发展不断对学术提出新问题,在更深的层次上对过去的东方外交史作出概括与总结已成为当务之急。战后以来,东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整体提高,国内外学术机构对东方历史与现实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因此我国的历史研究也应该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中国史学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打破了支配古老的旧史学两千多年的传统循环史观,接受了从现代西方传来的各种进化史观、发展史观。面对席卷世界与中国的历史新潮流,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立足于现世,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变革,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学科文化的角度把握近几十年来美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演进和转型的总体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近期"新冷战史"的学术史源流和学术思想特性。在冷战前期进入高峰期的外交史具有单一、封闭、板结的总体特性,这种状况在1980年代以后持续推进的具有"学术运动"风貌的学科批判和反思中被打破,导致以认识论多元主义、跨学科和研究空间扩展为方向的学科整体转型,促生了新的、更趋近美国历史学整体趋势的研究格局和学科文化。"新冷战史"的基本特性是对常规外交史的超越和扩张的冷战观,它的存在和演进以多元主义的新学科文化为基本智识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新外交史学①是针对传统外交史学而言的,在美国学术界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标志是美国外交史学界对传统外交史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诸如迈克尔·亨特、入江昭、迈克尔·霍根、托马斯·帕特森、罗伯特·麦克马洪和埃米莉·罗森堡等美国外交史学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呼吁采取新的研究视角或方法,走出传统外交史学的危机。经过一大批美国外交史学家的努力,新外交  相似文献   

5.
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关系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中共对外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研究基本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展的。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外关系史研究领域的拓展过程 ,介绍了有关中共对外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史料情况 ,对近年来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述评 ,涉及的时间范围从解放战争时期起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指出了当前有关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宋云伟 《世界历史》2007,(2):154-156
全国首届“东方外交史”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1—22日在北京外交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世界历史》编辑部和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28—30日,由中国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澳门大学历史系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会议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和俄罗斯多所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齐聚一堂,秉承前六届"辨同异,合东西"的传统,围绕"中亚与东亚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这一  相似文献   

8.
<正>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转型时期。就中国而言,按葛兆光的说法,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之后,大清帝国开始从“天下”走出来,进入“万国”,不得不面对诸如“亚洲”“中国”和“世界”这样一些观念的冲击。((1))除观念上的冲击之外,中国也面临着被列强瓜分领土和强索权益的现实危机,刚跨入新世纪大门又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就世界范围而言,按列宁的说法,1898年的美西战争和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后,  相似文献   

9.
房建国 《世界历史》2008,(3):116-125
从2001年至2006年,中国的美国外交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1月至2006年11月底,国内共出版了20余部美国外交史专著②;共有50多位博士研究生以美国外交史为研究方向写作毕业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美国外交史论文332篇。学者们在各个相  相似文献   

10.
罗马边疆研究在西方兴起的时间较晚,直到20世纪前半期对它的研究都还没有形成系统。20世纪中期,罗马边疆研究在西方学术界作为一门学科分支悄然兴起。它的兴起与罗马边疆铭文收集、整理及考古密不可分。从1949年到2012年,大致定期召开的"罗马边疆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对罗马边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最新的研究成果。罗马边疆的区域性、综合性研究著作的大量出现以及各种罗马边疆理论的纷呈,极大地推动了罗马边疆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展现出新时期的研究特点。罗马边疆研究向跨学科结合方向发展以及对罗马同时期大国边疆的比较研究体现出新时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夏亚峰  栗广 《史学集刊》2015,(2):96-114
美国外交史是美国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0年代,美国外交史在美国史学研究中占有显著地位。美国外交史研究在经历了1980年代以来的衰落之后,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转变。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外交史研究最近30年来的进展,并对其主要学术思潮和研究方法、主要作者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方便国内学者和读者更详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3.
林震 《世界历史》2012,(4):140-144
2011年10月22—23日,由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澳门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西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四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大  相似文献   

14.
由辽东学院主办,韩国檀国大学现代政治研究所、澳门大学历史系和辽东学院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协办的"鸭绿江论坛2010暨第三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8-10日在丹东辽东学院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内地2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逾40篇.会议围绕着如何推进东方外交史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以及争取国家社科规划立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这次会议是在近年国内东方外交史研究有了初步发展,国际学界对东方历史、文化与经济的兴趣日益浓厚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17~19日,由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澳门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世界文明与国际关系比较研究所等六家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察哈尔学会协办的第五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60余名学者来自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会议的主题是"东方外交与印度".会议围绕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印度文明范式、印度崛起及其地缘外交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几个重要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一、关于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印关系是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中印双方学者都认为中印两国的和平共存对于未来世界发展极为重要.芝加哥大学谭中教授在提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印两大"文明国"冲破"民族国"世界秩序的超越》的论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发展是对地缘政治的超越,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文明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举,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始于中印友好.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学界在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影响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记忆史研究,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成一定规模,并朝社会史和思想史两条不同路径演进。这两条路径在研究对象、史料获取、研究方法等方面各有特点,但也有相通之处。作者认为,两条路径的融合将是中国记忆史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进和大量新史料的公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对事实的梳理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有明显改观,外交史研究在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民国外交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化传播实施外交战略已经成为继传统的政治往来、经济援助、军事干预之外的第四大外交手段。怎样才能让不同种族、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他国民众自愿认同并接受我们的文化,文化传播应该采取何种形式?成为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作为全球影像中心的好莱坞在文化宣传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本文将重点从好莱坞所蕴含的美国价值观念入手来分析其影响,希望能为我们进一步探寻富有中国特色和效用的宣传模式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外交史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近代政治史、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对近代军事史、文化史的研究成绩也颇为可观。但对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以致除某些高等学校编写的少数教材外,迄今尚未得见富有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著问世。这不能不是一件遗憾的事。 顾明义同志所著《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