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家族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家族文化对岭南地方社会的影响 ,指出明中叶家族文化在地方上的发展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对基层社会渗透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嘉靖年间在“大礼议”问题激起民间修祠祭祖之风的影响下 ,岭南庶民土著利用国家认可的伦理规范来确立血缘和地缘组织合法性的过程。虽然庶民宗族到了 18、 19世纪才趋于普遍 ,广东宗族社会在 18世纪才逐渐成型 ,但在 16世纪 ,岭南庶民及土著的造族活动已经开始。时士大夫所建构的家族已成为地方族群用以提高其身分地位的文化资源 ,民间造族活动开展的契机遂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而岭南家族社会的雏形也在珠江三角洲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的狂煽和席卷,包括下层士人生员和上层士人缙绅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也深受感染,发生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异动,具体呈现在利欲意识的强化、治生问题的关注、躁急奔竞的突出、正常人格的扭曲、标新好奇的狂热、政治干预的强烈等若干方面.在社会问题丛集的明朝末年.上述表现中的某些方面的变形及其恶化最终导致了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士人阶层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成为酿成明朝国运不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宝良撰写的《明代社会生活史》 ,2 0 0 4年 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 81 5万字 ,前有导论 ,后有余论 ,主体内容分为 1 1章 :第一章 ,上层社会及其生活 ;第二章 ,社会下层众生相 ;第三章 ,服饰生活 ;第四章 ,饮食生活 ;第五章 ,居住生活 ;第六章 ,行旅交通生活 ;第七章 ,家礼 :冠婚丧祭 ;第八章 ,宗教信仰生活 ;第九章 ,节日与仪式 ;第十章 ,休闲与娱乐生活 ;第十一章 ,社交礼仪生活。展卷拜读 ,作者引证之繁富 ,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仅以导论部分为例 ,其所引用的原始文献 ,包括实录、政书、地方志、文集、笔记、小说…  相似文献   

4.
明朝统治者对女性思想控制的力度超过以往,究其原因与明代社会贞节观的普及关系密切,在此普及过程中明朝廷通过建立和完善旌表制度来引导女性的忠孝节义观念,利用官方和民间编撰女教书籍进行舆论引导,以及利用家庭对幼女灌输节烈观念等措施,最终在明代出现了未嫁女殉夫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文博》2017,(6)
陕西蓝田水陆庵是关中地区明代中晚期佛教艺术精华的载体。水陆庵是悟真寺建筑群的一部分,现存众多历史遗迹、遗物。水陆庵诸圣水陆殿彩绘泥塑由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节等人于明嘉靖年间制作完成,在建筑、服饰、医患、饮食、生产生活、乐器等几个方面打上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浓厚烙印,再现了明代中晚期关中地区的世俗社会场景。  相似文献   

6.
赵克生著《明代国家礼制与社会生活》于2012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34万字。开篇之章为导论,以明全书旨趣,又分上、中、下三编,即“国家礼制与与明代宫廷”、“国家礼制与明代官僚阶层”、“国家礼制与地方社会”三个主题,每一主题取三、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皆以礼制为题眼。  相似文献   

7.
家礼"庶民化"是明代礼学的一大特色。此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以礼化民"和"以礼造族"等社会因素之推动,尤有赖于地方社会多渠道、多层级的家礼传播:既有官方倡导,也有民间自为;既有礼书、礼图等文本形式,亦有士人示范、指导等非文本形式。本文利用现存的一些明代家礼礼书,结合明代地方志和文集资料,围绕礼书、礼图和演礼观习等家礼传播途径,揭示了家礼知识是如何"下渗"民间的。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是以士人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执礼为目标、以民间为指向的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社会礼仪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侯颖 《丝绸之路》2013,(18):29-31
明代陕西"三边总制"制度是在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即"西三边")分设文武重臣,各自承担辖区御边任务,并暴露出若干弊端的情况下,为适应御边需要而逐渐创立的一种武臣统兵、文臣总理、太监监军且兼有一定民政职能的三镇统一御边制度。这一制度创立后,在明代西北边疆行使军事与民政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三边总制"创设的原因,史学界尚无专门的研究,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大量记载了云南的佛教寺院,以及士庶、官绅等阶层与佛教的交往。本文通过对游记中佛教场所的统计,以及士庶、官僚等阶层与寺院的关系,简要探析了明代云南佛教的人文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大量记载了云南的佛教寺院,以及士庶、官绅等阶层与佛教的交往。本文通过对游记中佛教场所的统计,以及士庶、官僚等阶层与寺院的关系,简要探析了明代云南佛教的人文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12.
谢朵朵 《黑龙江史志》2012,(21):13-14,17
《寿宁待志》是明末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一部别具一格的县志,它记载了明末寿宁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文等情况。透过冯梦龙的记述,我们能够窥见明末福建寿宁地区的一些社会生活剪影,其与众不同的节日、别具风味的饮食、独具特色的着装、地方性与时代性交织的婚丧、"悦神"与"悦人"交融的祭祀都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14.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经济史上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重庆地区作为三线建设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内迁职工在环境适应、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及生活物资供应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重庆市根据企业的内迁情况逐步调整标准,并按照"先安后迁"的原则灵活解决内迁职工的社会生活问题。与此同时,重庆市通过采取走群众路线、树立典型等措施对内迁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内迁职工不断适应迁入地区环境,增强环境认同感,从而提高了内迁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张雅婧 《史学集刊》2015,(1):115-120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16.
南京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历史名城,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先后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明朝建立,又定都于南京。永乐迁都北京以后,这里仍做陪都。当时全国政治中心虽已北移,但是由于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丝棉纺织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到明代中叶以后,南京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城市。“京师(指陪都南京)为五方所聚,要皆贸易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