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发现于咸镜北道潼关里遗址,直良信夫曾主张其存在,至于重新认识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1960年代,发掘了咸镜北道屈浦里西浦项(屈浦里文化一、二期)、平壤市黑隅里、忠清南道石壮里等遗址;1970年代,发掘了京畿道全谷里、平壤市晚达里遗址;1980年代,发掘了忠清北道项盖(音译)、同道库沐(音译)洞窟、江原道深谷里等遗址。现在,前期、后期的旧石器遗址从全国而言已知有20处以上。  相似文献   

2.
朝鲜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大约从60万至40万年前开始,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居住着最初的人类—猿人。迄今为止,朝鲜半岛北半部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大部分分布在大同江流域,主要有平壤市祥原郡的黑隅里遗址、平壤市力浦区、平安南道德川郡胜利山遗址和咸镜北道雄基群屈浦里的"屈浦文化"第一期层,还有德川郡胜利山遗址的"胜利山人"和"屈浦文化"第二期层。本文将主要介绍朝鲜旧石器时代主要遗址。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文化——主要记述秃鲁峰和水杨介遗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文化——主要记述秃鲁峰和水杨介遗址〔韩〕李隆助著李占扬李勇军译赵志文校一、前言1935年,在咸镜北道钟城郡潼关镇遗址发掘出土的骨化石和骨器,被确定为旧石器时代的遗物,但因为在当时尚处于殖民统治时期,这种认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①。然而,...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近年来广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南方省区发现的旧石器材料,提出并论证早在旧石器时期,我国南方已存在着一个不同于北方文化体系的砾石石器/砍器文化区.这就从文化的起源点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南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如果从法国神父桑志华在甘肃发现3件石核和石片算起,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随着遍布全国各地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的发现,对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过去一般认为,我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属于石片石器文化传统.然而近年来在南方发现的一批旧石器地点,却表现出一种与以往大多数旧石器文化,主要是北方的旧石器文化不同的面貌.这就是以用砾石制作的砍器为代表的文化.本文称之为“砍器传统”.  相似文献   

5.
简述甘肃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行 《陇右文博》2007,(1):5-14
1920年.由桑志华和德日进等在华池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标本,确认我国有旧石器文化遗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是从甘肃庆阳出土第一件旧石器而肇始的。随后的八十多年中.在全省各地发现了众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时代包括从早期到晚期。还有最晚期即由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由于材料比较分散,发表的论文也不集中。故把这些材料集中于此文,并将笔者的认识和对遗址的探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一石器时代考古(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四川已发现的人类化石地点和旧石器文化遗址共有十多处,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都有发现。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大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范围内。1951年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1]揭开了四川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与资阳人头骨化石伴出有骨锥和动物化石,属旧石器石代晚期遗存。1973年和1980年,四川省文管会、北京大学等单位在"资阳人"出土地点附近的鲤鱼  相似文献   

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旧石器研究的领域,学术界都时刻关注着广西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2005年至2006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相关单位对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涉及的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群、洛湛铁路涉及的梧州市木铎冲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成果显著,使其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此篇文章是广西的同仁们在2010年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驮娘江流域进行的一次史前文化专题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驮娘江是右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在驮娘江流经的田林县,过去曾发现多处石器时代的遗址,并对其中的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此次专题调查共发现58处史前文化遗址或地点,其中旧石器遗址或地点34处(14处分布在田林县,20处分布在西林县),新石器遗址或地点24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发现的34处旧石器遗址中择其有代表性的18处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流域的旧石器共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上、下游旧石器上存在的一些差别也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这些差别的因素作了初步分析。最后通过对遗址断面、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及石器的的制作方法的分析,推测此类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次调查发现的旧石器通过...  相似文献   

8.
宣州始名于唐,秦为障郡,汉更名为丹阳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辖县十七,其区域包括皖南全部,並延伸到江苏南京、句容、溧阳和浙江吴兴一带。本文根据一些考古调查与发现,对古宣州秦以前的文化作一归纳。 一 宣州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物。但是在宣州古陆的东缘,即皖南附近的江苏丹徒、句容、溧水等地都已有旧石器时代遗物出土。如丹徒莲花洞发现了晚更新世中期的智人右颌齿一  相似文献   

9.
李占扬 《华夏考古》2012,(2):14-24,46,153,154
河南省自1954年发现第一块旧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以来,境内已发现众多古人类-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许昌灵井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数万件人工制品,在新密李家沟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的地层及文化遗物,以及在栾川、登封和淅川等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或石叶技术,使之成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0.
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被列为我国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填补了广东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在广东考古研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对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的介绍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考古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存在的现状,进而探讨了保护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的必要性,希望能对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绪言鸽子洞是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代表遗址。1973年和1975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1975年发掘的材料尚未发表,根据1973年的报告,发现旧石器68件、哺乳动物化石22种及人类用火遗迹。初步认为该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向中期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2.
唐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文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考古工作,是在解放后开始的。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惟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北省文化局就曾在迁安爪村(5801)地点进行了发掘。(但肯定其地点性质是70年代)。1986年以后,又在迁安爪村发现了其它两处石器地点及滦县东灰山,玉田孟家泉等石器地点。1990年、1991年进行了两次专项的旧石器文化的考古调查工作,截止到现在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8处。初步形成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序列。众多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唐山地区历史悠久,至少在四、五万年以前,远古人类就开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同时,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能够在今天初具轮廓,也说明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考古工作,正在步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南阳地区文管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南阳地区进行旧石器时代文化调查时,在南召县小空山下洞发现了旧石器。同年,他们对该洞进行了试掘,共得石器及石料102件。关于下洞旧石器遗址的地质时代问题,有两种意见:一、认为下洞所出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在堆积中未见化石,故其地质时代还是定为更新世为宜。二、通过对其石器的分类、洞穴高程的分带规律以及小空山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三点证据的研究,将小空山下洞的旧石器遗址定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4.
甘肃、青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群汇聚和交流的重要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甘青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在回顾与梳理甘青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讨论区域内旧石器文化面貌、古人类化石及古环境状况,对甘青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东亚和东南亚在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直立人化石的地方,许多重要的人类化石也发现于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地点众多,分布广泛,材料非常丰富,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各个时段,是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史前文化的珍贵资料。东亚、东南亚早期旧石器文化可以分为石片石器工业和石核石器(砾石石器)工业两个系统。石片石器工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砾石石器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境内陆续发现多 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旧石器时代遗址,其较为齐全的 化石门类与丰富的遗存遗物,展示了甘肃旧石器文化的 源远流长。本文运用建国50余年来甘肃考古的大量成 果,对甘肃境内第四纪研究与旧石器时代考古作了述 评。  相似文献   

17.
山西垣曲县华峰乡等地发现的一批旧石器,为探讨古代人类在垣曲的分布及生存环境、研究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了解该县境内细石器的分布和类型,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山西省域范围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以及出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工具等的研究成果为基本出发点,系统梳理了1949年以前,解放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以来三个大的发展、研究阶段,立足于黄土高原东缘,着眼于山西旧石器文化在全国甚至整个东亚范围内对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论、东亚旧石器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学术地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区喀斯特地貌比较发育,因此,洞穴遗址成为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解放前,贵州的古人类、旧石器考古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自1964年以来的二十二年中,在这片空白地上发现了二十七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挖掘到几十件人类化石。目前,贵州的古人类、旧石器考古材料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国内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 70年前,在我国北方的考古研究史上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发现了旧石器,使得我国北方旧石器考古取得零的突破,从而打破了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Richthofen)研究中国的黄土后,认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干燥,黄尘漠漠,不宜人类生活,故自1882年以来,不少学者相信,中国境内是不可能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存在那个时期人类的文化。从上述意义上说,1920年甘肃庆阳和宁夏灵武的发现,虽材料不多,时间也只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但其意义是重大的,很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