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总司令便和志愿军总部的同志一起,开始第二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一天晚饭后,总部的同志都在院子里散步,忽然一批美国"F—80"战斗轰炸机从总部驻地上空掠过。敌机发现了总部的驻地,其中一架掉转头来,盘旋侦察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去。  相似文献   

2.
李毅 《文史春秋》2004,(10):23-24
1950年10月24日晚,抗美援朝处于极端困难的艰苦岁月,分管司令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洪学智,正为中央发来的两封急电发愁。中央命令志愿军总部搬去山洞掩体,以免遭到敌机的轰炸。据中央猜测,敌人已知道了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方,一旦敌人疯狂反扑,结果将不堪设想。让洪学智更为发愁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6,(2)
正洪学智,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商(城)南起义。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身经百战,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9年受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职。1977年后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起任总后勤部部长(1985年兼任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88年军  相似文献   

4.
张小灵 《文史天地》2010,(10):26-30
陈赓与彭德怀,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不同的是他们的性格: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彭德怀则表情严肃,不苟言笑。而陈赓与彭德怀这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陈赓“骗”彭德怀,“骗”出的是亲密战友之间的无私关心和真挚情怀。彭德怀被“骗”,“骗”出的是革命家的磊落品质和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5.
沙平 《文史月刊》2009,(7):28-34
一、神秘特监 文革时,北京西郊有座叫什坊院的神秘小院:它依偎在一座人造假山的怀抱里,山上长满了榆树、梧桐树、松树,朝东开的大门口两旁,还有密密麻麻的重柳、洋槐和马绒花树,所以从远处看去,人们是难以发现它的。它实际上是一座特别监狱,里面关押的全是老字号的开国元勋:上至党、政、军的领导人,级别最低的也是部长或京、津直辖市的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在痛苦和屈辱中度过6年之后,毛泽东让彭德怀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参与三线建设。《彭德怀在西南"三线"》一文,讲述了彭总在三线建设中的日日夜夜和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7.
邢成思 《文史精华》2012,(9):30-36,1
1959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元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命,勇于直言,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在肯定“大跃进”成绩的前提下,提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浮夸风”和“小资产阶级狂热性”问题。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彭德怀受到错误的批判,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8月16日,全会作出《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  相似文献   

8.
据《涑水纪事》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本来很喜欢射猎和踢球(当时称"蹴鞠"),刚作皇帝那阵,他还常常技痒难忍,不时邀手下的人玩上几次。这些游戏对宋太祖来说自然属于忙里偷闲,但有时玩到兴头,又难免误事。一次,他正在后苑射鸟,忽然有大臣口称急事求见。可他接过奏章一看,里面说的并不是马上要办的事,不由得有些恼火,当即训斥了几句。那大臣却说:"这些事虽不是很急,但总比射鸟急吧!"他愈加恼怒,随手抄起一把玉斧,朝那人掷去,一失  相似文献   

9.
正西藏!西藏!西藏!敬庭尧又想到了西藏,那些善良的西藏人的面孔一个个出现在眼前,那些壮美的西藏雪山一座座向他奔涌而来。如果用藏传佛教的"转世"术语,可以说,敬庭尧在这一夜转世重生了!敬庭尧没有任何犹豫,他再次走向西藏。他在八廓街走过一圈又一圈,他研读西藏相关的书籍,他拜访—位又一位老西藏和藏族朋友,一个宏大的创意出现了——《天上西藏文成公主》!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20,(6)
正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他政务繁忙,经常外出视察。每次出发前,他都对身边工作人员讲"四个不准":一、每到一地,不准要求当地人接送;二、在任何地方吃饭,不准请客;三、不准要人家代买东西,如果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四、参观时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一次,彭德怀到杭州勘察钱塘江北岸。离开时,见有人往汽车上装绍兴酒,立即问参谋:"酒是哪里来  相似文献   

11.
1966年3月30日傍晚。 一辆军用吉普车顺着盘山公路,开到了会理城外的山峰。车上坐着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他宽额厚唇、浓眉善目,不时取下头上的帽子,贪婪地看着外面层峦起伏的大山。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孔磊 《文史春秋》2002,(2):29-31
看到这个题目,读也许会感到很奇怪: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元帅为民请命而上书,结果触怒了毛泽东,遭致残酷无情的批判和打击。在围攻彭德怀的这幕历史丑剧中,林彪扮演的乃是一个急先锋和凶恶打手的角色,他怎么会为彭德怀“洗冤”呢?说起来,这段历史要追溯到红军长征时的会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古人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一点,与通过握手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思路很接近)。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这样的札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相似文献   

14.
武默生 《文史精华》2009,(10):28-34
关于彭德怀的人生悲剧,近些年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他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因素,也与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有关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某些问题上,他与毛泽东的认识分歧,客观上成了后来批判他所谓“反党”、“反毛”的“罪证”,从而使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庐山会议上的两封信众所周知,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对"三面红旗"提了一点意见。其实就在同一个时间,山下还有一个民间的"彭德怀",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同样是批评"三面红旗"。这两封信,都关系到中国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干为敬”。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干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庐山会议前,彭德怀元帅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邓华上将为副总参谋长,主管作战和训练工作,同时兼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接替因“高饶事件”自杀的高岗镇守东北。然而,1959年的庐山会议,使中国军界两个风云人物的命运发生了惊天逆转。此后,彭德怀受到批判,成了“反党集团”的头子,邓华也被贬谪到成都,两位生死战友,从此不通音讯。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一生没有子女,彭钢是和他生活时间最长,也是交流最多的晚辈。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最为惨淡的日子,彭钢都历历在目。彭钢的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彭老总的一身正气。她任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期间,被人们称为"军中女包公"。  相似文献   

19.
喻添旧 《风景名胜》2016,(9):148-153
汽车行驶在黔东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如丝带般的盘山公路穿行起来并不轻松惬意.座座堪称宏伟的高架桥承载着仅有单向双车道的高速公路,联结起峡谷两端.潮湿厚重的浓雾笼罩着城市、古寨以及漫无边际的佛顶山脉,偶尔打破阴翳的一缕阳光由遥远的神秘之境直晒悬崖谷底,如同消失不见的古夜郎国般神秘.  相似文献   

20.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成为古时人们的一种习俗.还流传到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