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汉代以前用于放置殉葬和随葬品的腰坑不同,唐代墓葬中出现的腰坑,属于道教丧葬仪式的遗存。唐、五代墓葬腰坑中放置的安魂石盒、神怪俑具有安魂镇墓的作用。五代时期,使用腰坑的习俗主要在南方地区,多发现于高等级的墓葬中。腰坑和用于通地气的金井是两种不同的墓葬设施。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扬州市城东路邮电职工宿舍基建工地发现一座五代墓葬。墓葬被民工私掘,墓中出土金佛像等文物散失。扬州博物馆随即对墓葬进行了调查,并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及时将文物追回。现将墓葬情况简单介绍如下。墓葬所处的位置在扬州古运河之东500米,即唐扬州罗城、五代周小城护城河之东,属扬州城东唐、五代墓群分布区域。墓葬为土坑竖穴木棺,墓坑开口距现地表深0.5米,坑  相似文献   

3.
2017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2009年3~4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座竖井墓道土洞墓,根据出土墓志,墓葬主人为唐末五代时期的张爽夫妇。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唐到五代时期的葬制、葬俗,以及地望、职官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五代冯晖墓壁画揭取技术总结张孝绒五代后周是继唐王朝之后建立在中原的一个小国,它的文化与唐文化有着血脉相承的关系,反映在墓葬修建上与唐墓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墓葬内的壁画,不论从制作方法,还是绘画内容都与唐墓壁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以发掘的彬县底店...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市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54-78,中插3-中插4
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  相似文献   

7.
1965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市印染厂发掘了M130。该墓为土洞室墓,出土铁器、陶器共计39件,其中25件保存完好,为研究豫西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早期白瓷涉及的时代范围在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根据对墓葬、窑址、遗址出土白瓷资料的梳理,对早期白瓷的装饰工艺的种类和出现的时代、窑口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9.
赵贇 《文物世界》2009,(6):15-23
汉代是中国玉器史上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葬玉之风比较盛行的时代之一。由于汉代推崇厚葬,墓内埋葬物品众多,丧葬用玉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而殓葬玉器又是丧葬玉器的大宗。两汉墓葬中出土的殓葬玉器有玉衣、枕、面罩、握、冶等,枕又是其中极具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器物,是汉代帝王列侯及高级贵族、官吏等墓葬中常用的丧葬用玉,不仅发现数量多,而且无论材质、设计、制作工艺等都堪称一流,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用玉及相关装饰工艺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巩义万宝苑昱盈阁公寓清理汉代墓葬25座,出土物较为丰富,特别是出土陶仓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陶仓上文字之多,在郑州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较为少见.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在先秦时期的中原,基地、墓葬的头向以及夫妻合葬墓中左右方位的选择,不断被赋予礼制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尤其是到周代,丧葬制度趋于完备。其中的茔域与方位之制,成为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空柱盘流行于西晋时期北方地区的墓葬中。本文通过对西晋时期洛阳地区墓葬及其他地区所见空柱盘材料的类型学分析,对空柱盘的形态、性质、功能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空柱盘体现了魏晋时期薄葬的丧葬观念,其在洛阳及西安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埋藏习俗,为墓葬祭祀所用,符合“晋制”流行的时空范围,可能是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下诞生的用于祭祀的新器物。  相似文献   

13.
湖北浠水胡油铺唐墓位于浠水县散花镇胡油铺村,为单室画像砖墓.2007年为配合大广高速公路建设,浠水县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墓葬保存完整,画像砖土要为花草、人物画像,出土唐代青瓷器若十件.该墓是鄂东乃全湖北地区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唐代画像砖墓之一,为研究隋唐时期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丧葬风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荥阳后真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清理出唐至金代墓葬共10座,其中唐墓2座、宋墓7座、金墓1座,部分墓葬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唐宋时期丧葬习俗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区唐代砖室墓分期研究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四川地区过去发现的唐宋墓葬为数不少,但已整理发表的资料并不多,特别是见诸报道的唐墓更少,仅有大邑①、青神②、彭县③、成都④的几座墓葬,且因各种原因资料均不详细。因而,对其分期断代非常困难,往往不能分出唐、五代时期墓葬,甚至草率地将其归人了宋墓之中,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后墓被认为是四川地区墓葬考古的一个空白。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先后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发现了大批的唐宋砖室墓,虽然这些墓葬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扰乱,但其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时代…  相似文献   

16.
宋代族葬之风盛行,家族墓地是家族丧葬理念及其礼制特点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材料,以北宋相州韩氏家族为例,对其家族墓地的墓葬位序及丧葬理念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韩氏家族在北宋时期以"五音姓利说"规划墓地,集中埋葬家族成员,但墓葬位穴之间的尊卑关系又与文献所记载的五音墓地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8月—9月,为配合基建施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村发掘清理了29座东汉、唐、明、清时期的墓葬。其中,东汉墓M1保存较好,出土器物较丰富,为研究东汉时期北京东部地区的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文章对其发掘情况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唐县东都亭村、李家庄等村附近开展了考古工作,抢救性清理了大量各时期古墓葬,其中包括4座魏晋北朝时期墓葬。这4座墓葬较好地展现了魏晋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的丧葬文化面貌,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相关考古学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朱书板瓦随葬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的华北、黄河中下游一带,南方地区罕见其俗。并非所有墓葬都随葬朱书板瓦,死者大多比较年轻,或许与墓主乃非正常或意外死亡有关;大部分墓主身份、等级不高。明清墓葬出土朱书板瓦乃道教之"煞鬼镇墓"符,其含义是三台星君、北斗星君奉道教主管神祇的敕令斩杀诸鬼,保护墓主尸魂不受邪魔侵扰,确保死者平安。以朱书板瓦随葬的习俗不晚于北朝,但广为流行则是在明清时期,反映明清时期道教对社会下层和一般民众丧葬习俗的强烈渗透,同时说明,亡者平安与生者寿夭祸福有密切关联,这一观念在明清时期的丧葬实践中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21,(1)
早期定窑指的是北宋之前的定窑生产状况。文章以北镇定窑遗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涧磁岭地区的唐、五代窑业遗存,对早期定窑的产品面貌进行了总结。早期定窑产品主要有细白瓷、精细白瓷、中白瓷、化妆白瓷、青黄釉瓷、细黑釉瓷、粗黑釉瓷、低温釉陶等,定窑从创烧伊始就确立了以细白瓷产品为主的生产传统。以窑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墓葬等遗迹出土的资料及文献记载,文章认为定窑创烧于中唐后期,并在中晚唐时期得到初步发展;经历唐末五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在五代后期迎来了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定窑生产传统及产品风格基本形成。早期定窑的发展,对南北方的白瓷生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