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1年10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时曾在川南宜宾县的双龙、横江两区发现一百多座岩穴墓,其中主要是宋代的遗存。有关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 川南的岩穴墓1979年在高县曾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这类遗存建国前已为我国一些民族学家所注意,芮逸夫所称的川南兴文县南广河流域“凿岩为圹”的岩藏遗存就是指此。过去资料零散,族属问题往往难以判断,大多认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受汉人文化影响逐渐汉化,或汉人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两者之间。1981年3月召开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对岩穴墓曾有涉及,一般认为是“与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显然已倾向是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遗存,但也设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身份的确定196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墓,经报国务院,并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在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指导下正式发掘了这座墓。在清理此墓时,又发现其北侧百余米处的山面岩层上亦有经过扰乱的迹象,下部的山沟中也有人工打凿的小石片,其情况与前述一座墓发掘前相同,经批准后,亦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3.
在内江市所辖的沱江流域200余公里范围内近年来发现了许多汉代岩墓。1987年初,仅在市中区的文物普查中就发现上百座,其中只有四座画像岩墓(编号一、二、三、四)。这些岩墓多数临江,在褐红色的砂质岩壁上凿洞穴而成,单室墓型。墓室平面呈纵长方形,一般长5—8米,宽3—4米、高1.6至1.8米左右。墓底略为倾斜,弧形顶,墓壁有龛,有的有石椁。甬道长0.5至1.5米左右。墓门高1.5、宽1.3米不等。这些墓早年均已被盗,目前尚未作清理,现仅将保存下来的画像,择其中十二幅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鄂西地区路家河文化的渔猎经济及有关问题的探析林春路家河文化是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以长江三峡为中心地区,分布范围自川东至鄂西江陵,南抵湘西一带的考古学文化.它的主要遗址有四川忠县井沟遗址[n]和湖北宜昌路家河遗址[2].由于川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解放以来,陆续发现和收藏了元、明时期有关鄂西地方史的一批铜质印章。其中有元末农民起义军明玉珍部在川东建立大夏政权后颁发给鄂西的地方政权印,有明朝颁发给鄂西的土司政权印,以及明朝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千户所、百户所的印。现简介于下。一、大夏政权下的鄂西地方政权印  相似文献   

6.
姚永辉 《民俗研究》2010,(4):180-189
清代川东北南江山区的墓祠群,既具有宗祠文化实体功能和表征意义兼具的一般特质,又在巴山老林的自然生态、移民文化、宗教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马氏墓祠相对保存完整,无论是其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抑或族内禁令、族规、四止界畔等石刻铭文,都为探析南江山区的墓祠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读本。此外,在空间布局上,墓祠、风水塔等链接着多姓杂居、各有分区、合作共存的乡村秩序网络,我们可借由对马氏墓祠的解析,探寻在一个经济落后、自然环境和文化都相对封闭、宗族财力和权势悬殊较小的山区,不同的宗族之间如何实现自治与共存的。  相似文献   

7.
论大溪文化与其它原始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溪文化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碳14测定的数据,大溪文化距今已有5700至5200年左右的历史。它略晚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早于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而与苏鲁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年代接近。根据目前发现的情况看,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的长江沿岸。分布的大致范围是,西至川东的巫山县,东到湖北的监利,北达荆门的汉水以南,南抵湘北洞  相似文献   

8.
包山2号楚墓礼俗二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的一座名叫包山大冢的土岗上,发掘了一处楚国墓地,其中2号墓引人瞩目,这是一座有封土、墓道、台阶和腰坑的大型楚墓。值得庆幸的是,位于墓扩北部的盗洞顺坑壁而下,几乎近于椁盖板却未凿入椁室,棺椁保存完整,出土文物近一千余件。这在迄今发掘的大型楚墓中是少见的,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明确。这一发现,对探讨楚国的历史与文化又增添了一大批新材料,笔者也曾参加了该墓的部分发掘工作,谨就现场所见的礼俗,纂作二题,就其所睹,抒其所感。  相似文献   

9.
考古研究羊子山土台考………………孙华(1·3)从考古和文献资料看巴蜀文化的内聚和 外衍……·…………”…周群华(1·7)《瑶台风露》的文物价值与文学意义 ……………_…………王定璋(1·13)宋末万州天生城抗蒙保卫战 …………………………腾新才(1·18)云阳磐石城初考……………潘友茂(1·24)宋云战争中四川的宋军山城及其现状 …………………………薛玉树(1·27)南宋神臂城遗址…王庭福罗萍(1·35)试论鄂西夏商时期古文化…卢德佩(2·3)鄂西与川东地区岩穴墓分析. …………………………余博渊(2·10)鄂西南悬棺的时代与族属考辨 . …-.'…  相似文献   

10.
凿钱工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汉晚期以后的墓葬与古钱窖藏中,时有大量对文钱与綖环钱出土。它们的出土不但可以说明当时货币经济的状况,而且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凿钱工艺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依据。1984年我们整理了一批对文钱与綖环钱。其中有21枚对文钱与綖环钱的半成品。这些钱的面或背上都有明显被凿具凿截过的痕迹。根据《洛阳烧沟汉墓》,“綖环钱出现于墓147及墓1035。它的年代应该是在灵帝和献帝时”。  相似文献   

11.
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遍及川、湘、黔、滇、桂、粤、浙、赣、闽、皖等省区。近年来在鄂西南地区也调查发现了大量的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现依据考古调查及相关材料,对这类遗迹的分类与时代,以及它的形成与巴、濮、僚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鄂西南悬棺的分类与时代 鄂西南地区即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78年以来,自治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境内发现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30余处,其分布情况,邓辉同志在《鄂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三峡地理环境与原始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论三峡地理环境与原始文化的关系王家德一、三峡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特点所谓三峡地区.并非仅限于今天的长江三峡,而是特指以长江三峡水道为轴线.联接今四川省东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西部三省交界的区域。简称川东、湘西北及鄂西。这一区域正好是长江中。...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今鄂西、湘西、川东以及黔东崇山峻岭、幽谷山寨中的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远古代文化的民族。这种古老神奇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传承和表现方式鲜活在其民族居处的区域之中。色彩绚烂、织工精美的西兰卡普,婚丧嫁娶的锣鼓,盛大喜庆之日  相似文献   

14.
曹耀文 《南方文物》2012,(3):151-158,129
曹耀文的《湘鄂西的"洞穴人家"及其土著文化传统》则首次详尽披露了湘鄂西地带大分散、小聚居的崖洞聚落这一华南民族志上的一大奇观。无论是土著人文的积淀,还是华南民族史迁入汉人的土著化,湘南永兴诸"坦"、鄂西利川"洞穴人家"、峡江沿岸的崖洞聚落,都清晰地再现了荆蛮故地土著人文"随山洞而居"聚落传统的积淀。  相似文献   

15.
资讯·国内     
《大众考古》2022,(4):10-11
<正>西藏仲巴:顶琼洞穴遗址顶琼洞穴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遗址,遗存年代距今约2000年。洞口海拔5000米,洞内堆积大量的人类骨骼、动物骨骼遗存。西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北白鹅墓地发现一座春秋贵族夫妻异穴合墓。从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可推测,M3墓主应为中氏燕族一代高等级贵族,M2墓主则可能就是匽姬。  相似文献   

16.
一、徐州子房山三座西汉早期墓出土玉器1.墓葬的发现与墓主身份1976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子房山发现二座汉墓,分别编号为 M1和 M2。1977年又在同地发现一座汉墓,编号为 M3。三座墓都是在子房山西麓的石灰岩上凿成。三墓中除 M2墓主为中年男性外,另两座墓因尸骨已腐而无法辨别性别。经考,三座墓的埋葬年代均在西汉早期,具体时间可定在汉武帝之前的吕后至文景时期(公元前182年至前140年间),墓主均为一家族成员,其身份应是当地楚王国中的官僚士大夫阶层。三座墓中的 M2时代稍晚于 M1和 M3,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川东、鄂西等地区又发现和发掘了多处大溪文化遗址和含有大溪文化遗存的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特别是通过对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和四川巫山大溪墓地大规模地发掘,为进一步探讨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笔者通过对关庙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关资料,对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湖北出土巴式青铜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鄂西南一带,鄂西北、江汉地区也有少许发现。从全国来看,出土巴式铜器较多的地区,主要在川东、鄂西、湘西、黔东北,而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又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大的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和史籍上所载的巴人活动范围是相符的。如今,这里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所以,这些巴式青铜器的出土,对研究土家族族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中奎星阁     
巴中地处巴山,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这块土地上就有先民活动的足迹,巴中月亮湾出土的石斧、石凿及泥质陶细绳纹器物陶片就是可靠的实物证据;在汉代巴中也是先民们的主要活动阵地,从发现的汉代崖墓及砖墓中出土的汉代车马纹等几何纹画像砖是强有力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20.
论西汉帝陵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十一位皇帝,除文帝葬霸陵,宣帝葬杜陵外,其余九位皇帝都葬在咸阳。丧葬制度是当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反映,汉代帝陵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陵墓制度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因而历来研究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即西汉帝陵的安排是严格遵守《周礼》的规定,实行“公墓”制与“昭穆”制的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以下异议,以祈指正。一、西汉帝陵没有实行“公墓”制据《周礼》记载,族葬墓有两种,一种叫“公墓”,一种叫“邦墓”。“公墓”是王室国君等贵族的墓葬,归家人掌管。“邦墓”是“万民所葬地”,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