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北宋历史,大臣司马光与王安石同仕一朝但政见不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司马光(1019-1086,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也名扬千古。但司马光却是王安石变法的激烈反对者。作为一国之君的宋神宗,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位爱臣之间的矛盾的呢?与宋神宗谈话时,司马光又是怎样议论王安石的呢?为了排斥政敌,他会奴颜媚骨地刻意去讨好皇上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对司马光研究的逐步开展,有时也牵涉到司马光的子嗣问题。根据《宋史》的记载,司马光有子名康,他有传,附于司马光传后。司马康是司马光之子,一般无人怀疑否认。但司马康是否系司马光妻张夫人亲出,却存在问题。著名哲学家邵雍(尧夫),与司马光是深交,不单比较了解司马光的思想品德,而且也比较了解司马光  相似文献   

3.
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光充分汲取自先秦儒家与他同时代欧阳修等人民族观中的有益成份。他提倡了民族和睦观 ;发展了民族平等观 ;丰富了民族诚信观。司马光将孟子的“气节观”、“大丈夫”精神 ,渗透入其民族观中 ,大力倡导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御史中丞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主编的《资治通鉴》,规模宏伟,成就空前,是中国古代编年体通史巨擘。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变法,司马光因与改革派领袖王安石政见...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著《读通鉴论》,就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而发论,并不是专为批评司马光史论(《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而作。其论史,与司马光的史论相较,有些观点与认识基本上一致或接近,有些议论与看法则颇有矛盾与差异,甚至有几十处或明或暗地批评了司马光的史论。我们企图窥全豹于一斑,就《读通鉴论》(以下简称《鉴论》)批评《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臣光曰”,来看王夫之与司马光在史论上有何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全书分为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司马光作为历史名臣,他继承儒家的传统思想,从前代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治国安邦的理论。司马光在任期间,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新法,因循守旧,对于挽救北宋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是,在他闲居洛阳“独乐园”的15年中,却做了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这  相似文献   

8.
在北宋,司马光是个"童星"。"司马光砸缸"的事迹被画成《小儿击瓮图》,他从小已是北宋儿童的榜样。但他自己毕生难忘的童年往事是剥胡桃。六岁那年,他想吃青胡桃,姐姐便为他剥,其间正巧有事,姐姐离开了一会。女仆接过青胡桃,用热水泡软,剥开了。姐姐回来后,诧异地问:"这是谁剥开的?""是我。"司马光撒了个谎。这一切恰好被父亲看到了。司马光遭到严厉的训斥:"小子何得谩语!当初给你取名‘光’,又担心你浮躁,取了‘君实’为字,没想到你还是敢撒谎。"司马光被父亲的怒火吓住了,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从此"实话实说"四个字,再没离开他的脑海。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和欧阳修是北宋中期两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卓绝一时的贡献。翻开司马光的文集,可以看到不少他和时人唱和的诗篇。这些人如吴冲卿充、宋次道敏求、范景仁镇、江邻几休复、梅圣俞尧臣、王介甫安石、刘仲更羲叟、韩子华绛、石昌言扬休等,同时也见于欧阳修的文集中。他们都是欧阳修很好的朋友。但是司马光和  相似文献   

10.
北宋大臣司马光与王安石 同仕一朝。司马光是列宁称为伟 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的激烈反 对者。他与宋神宗谈话时,是怎样 议论甚至诋毁王安石的呢?宋神 宗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位爱臣之间 的矛盾的呢?请看本文── 今年1月22日,我到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查阅海 内孤本《司马温公全集》,意外发现未曾披露 过的司马光的作品《手录》和《日录》,2月26日日本《每日新闻》报导了这一发现,香港《大公报》、《报刊文摘》转载,已引起宋史界的关切。在我有关的书稿整理发表之前,为让《炎黄春秋》的读者们先睹为快,拟在这里介绍一下《手录》中司马光所记他与宋…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一期所载《司马康为司马光之妾所生》一文,确认司马康为司马光之妾所生.作者宋衍申同志这种勇于发前人之所未发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他对于材料的去取、解释和运用却是大有问题的,因此,他所推演出来的结论,实难令人信服.谨撰本文,以就教于宋衍申同志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史宗义 《文史天地》2009,(10):69-71
说起王安石和司马光,可谓家喻户晓。两人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惺惺相惜,是一对好朋友,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不同吗?笔者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纯粹是一场骗局。  相似文献   

13.
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是司马光唯一的儿子.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他任检阅文字工作,是得力的助手.司马光三十二岁时生司马康.生司马康之前曾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司马童、一个叫司马唐,但都不幸早夭.所以,生下这第三个儿子格外珍爱、为祝愿长命百岁而取名为康.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光的《稽古录》共三十六条“臣光曰” ,论历史兴亡 ,概括出“人君之道有一 ,其德有三 ,其才有五”。历代帝王 ,根据才能的高下 ,可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和乱亡五类。五才论重点在于论述如何守成。帝王守成的主要方面是“仁、明、武”修心三德与用人治国之道。司马光史论和政论相通。他的历史兴亡论是他政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博大精深,是北宋司马光编撰,世人皆知。实则助成斯事者尚有三位学者:刘恕、刘攽、范祖禹。而刘恕对《资治通鉴》编纂的贡献,又居三人之上,其功厥伟。但世人于此虽有所知,可也多不尽详。一选题酝酿的第一与谋司马光要编一部简明中国通史,是早怀夙愿。因为北宋书院儒学书生读的中国历史书,正史有一千多卷,难于读完,很不适用。司马光将这一选题构想,最先提出来与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作为北宋四朝重臣,在国防安全、国防建设与国家储备上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这些观点具有较强的思辩性和实用性,对稳定边防、安定国家、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对这些观点作一简要评述,以助于全面评价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司马光入地     
<正>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一生兢兢业业,廉洁俭朴。1071年(熙宁4年),司马光到西京(即今洛阳)御史台任职,从此致力于《资治通鉴》的编写。这部巨著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司马光家只有几间面积很  相似文献   

18.
宋代司马光著《涑水纪闻》,保存了不少正史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其中有关宋太祖赵匡胤几则轶事,看了就很有“嚼头”。且看这一则:有一天,宋太祖没事偷着乐,在后宫苑里用弹弓打雀玩。忽有侍御史张霭说有急事要见,皇上听罢汇报,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很是扫兴,愤而质问为何小题大做?这老张是个直肠子,便实话实说:臣以为这些小事,也比打雀要紧。皇上更老羞成怒,抄起柱斧柄敲掉他两颗门牙。张慢慢俯下身,捡起落齿揣在怀里。  相似文献   

19.
攻瑕批谬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高纪春1992年,李裕民先生在日本内阁文库翻阅海内外孤本《增广司马温公全集》(以下简称《增广集》),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司马光日记,这对于推动宋史研究很有意义。两年后,李先生写出《司马光日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4,(2)
有一年过元霄节,京城举行盛大的灯会。司马光(山西夏县人,北宋宰相、文学家,著《资治通鉴》)不想去观灯,他也不想让夫人去,所以,当夫人提出要去看灯时,司马光反对道:“家里也有灯,何必出去看。”夫人又道:“我还想看看游人。”司马光道:“难道我是鬼吗?”结果,夫人被说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