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夔龙及其《梦蕉亭杂记》马秀娟晚清末任直督陈夔龙所著《梦蕉亭杂记》,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书,以往对它研究不多,本文试图对其人其书作一简要介绍与评价。一、陈夔龙生平简介陈夔龙(1855-1948年),字筱石,号庸庵,别号庸庵居士,贵州贵筑(今贵阳)...  相似文献   

2.
渔父 《贵阳文史》2008,(4):64-65
前两年,杭州在西湖三台山重新修复了清末重臣陈夔龙墓,与国学大师俞曲园的墓地相邻。修复后的陈夔龙墓呈半圆形状,从前牌坊到后牌坊再到墓体,依山势逐渐升高,很有些气势,现在已经成为西湖的新景点之一。说句老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很佩服杭州市政府。因为对陈夔龙的评价向来不能算高,尤其是御史江春霖劾荣禄的奏章中,  相似文献   

3.
陈夔龙是清晚期由贵州走出去的一位汉家贫寒子弟。从兵部的六品主事到一品封疆大员,他仅用了13年时间,如此"火箭升职"自然引来猜测纷纷。议论得最多的莫过于"夫人路线"说。陈夔龙一生有三任夫人,前两任名不见经传,第三任许夫人出身名门,但这许夫人得以在京城的达官显贵间抛头露面的时候,陈夔龙已是西太后所瞩目的顺天府尹了,没有陈的显赫地位,许夫人哪有出入社交场合的机会?再  相似文献   

4.
陈夔龙是清季政局中的关键人物,然“时抱慊慊之惧,而不愿居赫赫之名”。1909年11月调任直隶总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政治态度极为保守的陈夔龙一方面积极为清廷建言镇压武昌的革命者,一方面在直隶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消减革命带来的恐慌心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坚决拒绝立宪派士绅的独立请求,防范和镇压新军及革命党人的活动。陈夔龙于清帝退位前挂冠而去。作为一名具有名教纲常思想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忠清和守土安民之信念,是其在辛亥革命中行为动机的归依。  相似文献   

5.
少时游黔灵山,在大雄宝殿后之石壁得见陈夔龙和花杰诗二首,然花杰原诗未见,想未刻石。  相似文献   

6.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历任直隶总督等职。陈夔龙是清末高级官僚,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民国时期,是当时著名的故清遗老。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贵州贵阳人。八岁丧父,家境贫寒,困境中苦读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曾为四川总督丁宝桢的幕僚。十二年(1886)参加全国会试,中三甲五名进士。历任兵部主事、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内阁侍读学士、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二十六年(1900)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陈被任命为留…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6,(2)
宜兴档案馆藏《亳里陈氏家乘》所收钱谦益《中大夫参政陈公墓志铭》和吴伟业《翰林院修撰陈公墓志铭》,未见于二人之文集。两文清晰再现了明人陈一经、陈于泰的生平行迹,涉党争、民变等事件,借此可重新评价明末陈氏家族及相关人物,深入感知明末政治纷争。  相似文献   

8.
杨凯 《文史天地》2009,(7):51-52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安居士,是贵州籍在清末官位最高享年最长的人,1901年后陈夔龙历任河南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和湖广总督等要职,他在宣统元年(1909)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官居一品;清亡后在上海当寓公,直至解放前夕才去世,整整活了九十余岁。他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自称三朝老臣,期不负厚恩。他起于寒士,又是汉族,但是却能官运亨通,其中与奕劻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悦读     
《旅游》2010,(8):5-5
《敦煌之旅》 “敦煌”一词意味着瑰丽、博大、神秘,抑或是浪漫、悠远?旅日著名作家陈舜臣在20世纪70年代游历敦煌后。结合大量历史资料,辅以陈氏的想象与推理,为读者呈现一派原汁原味的敦煌风情。  相似文献   

10.
陈夔龙是清末高级官僚,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自称三朝老臣,期不负厚恩。陈夔龙在末任直隶总督任内,镇压革命与民主运动,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逊清遗老。陈爱龙地位显赫,去世较晚,历事颇多,现就其生平进行~简要评论。起于寒士,老于宦海陈爱龙(1855-1948),字莅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臾、花近楼主。贵州贵阳人,八岁父死,家境贫寒,其这样记述“甫届八龄,严亲见背,兼劳在疚,推嫌母是依,是为余孤苦时代。”陈在困境中苦读书,16岁入库,19岁中举,其后到成都作四);1总督丁宝帧的幕僚。1886…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9,(12)
<正>海宁陈氏是明清以来赫赫有名的江南大家族,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美称。在300余年的时间里,考中进士者31人,乡试中举人者107人。父子兄弟同登一榜常为惯例,堪称科第之奇。更因与乾隆皇帝扑朔迷离的关系而家喻户晓,有"王与马共天下,陈与帝同一家"的传说。2018年,海宁市博物馆特举办"江南巨族—海宁陈氏的荣耀辉煌"展览。展览共汇集公私收藏陈氏相关文物66件(组),展示海宁陈氏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展览共分"官声显赫""安澜名园""诗书传家"三个单元,  相似文献   

12.
一到苏州,便急切地想去看寒山寺。 在这座闻名遐迩的著名庙宇——寒山寺的历史上,有先后相隔五十年的两次维修,是在我们贵阳人主持下进行的:第一次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江苏巡抚陈夔龙捐俸集资主持重修;第二次是解放后的1954年,由苏州市园林整治委员会主任谢孝思主持进行。 苏州寒山寺创建于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祁阳县第二中学校园内的原重华学堂大礼堂,建于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礼堂矗立于高出地面近5米之山冈,坐北面南,砖木结构,系移用陈氏宗祠三栋正屋之砖瓦木石等遗物,在陈氏家奉佛堂延福寺原址所建,其设计者是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为抗战结束后祁阳望族陈氏后人对振兴当地教育所做的善举。既为教育建筑,也堪称一座祁阳抗战史的纪念殿堂。  相似文献   

14.
晚清河南军事改革与清末新政有着重要的关系.1903-1906年,陈夔龙抚豫期间所推行裁撤旧军、编练新军、培养军事人才、兴办警政等方面的军事改革,使晚清河南在军事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三朝元老     
历经同治、光绪、宣统的“三朝元老”陈夔龙,在晚清入朝为官的贵州人中有“三最”之称:官最大,曾任全国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诗最多,一生出过几十本诗集;寿最高,活到90多岁。  相似文献   

16.
《神州民俗》2007,(3):20-21
观澜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东北面。 “舞麒麟”作为观澜客家人的民间活动项目,早在250多年前观澜松元厦村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将舞麒麟的习俗也带到观澜来。据民国十四年陈氏振能族后人修订的《陈氏族谱》中记载:在陈氏振能族的“舞麒麟”队伍中,陈国宾和陈觐高分别于清咸丰十一年和清同治庚午年中武举人。  相似文献   

17.
《花近楼诗存》是陈夔龙辞去直隶总督职务后在津沪租界十六年间创作并自编的系列诗集,时代虽已进入民国,但他秉持忠于前朝的封建道统,坚守士大夫的文化立场,并与同光体的代表诗人一起探索古典诗歌的各种形态,获得了同时代传统诗人和文学史家的尊重和认可。  相似文献   

18.
陈氏兄弟 1982年,我和先生回台湾定居,和公公婆婆共同生活了二十几载,我也得以近距离地了解我的公公,了解陈家。 在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中,蒋、宋、孔、陈被定义为“四大家族”,蒋、宋、孔是有姻亲关系的,而陈家能够“忝列”其中,我想大概源于陈家与蒋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帝尧曾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他们居于妫汭(妫水弯曲的地方)。舜的后代有的以水命姓,就姓妫。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侯爵陈国,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今淮阳县柳湖旁边有陈胡公墓,因防护城河水侵蚀以铁锢之,俗称铁墓。陈姓还有一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即《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相似文献   

20.
<正>澎湖村泉州市丰泽区前坂社区陈氏宗祠大门,有着这样一幅对联:"澎湖自明朝迁温陵,四代皆一品;传芳至今日居前坂,历世贺万春。"据了解,前坂社区原住民主要为陈、林两姓。明朝末期,其中陈姓祖辈四兄弟从澎湖迁往泉州,以捕鱼为生。传说,他们是坐在浮桶上漂流而来。四兄弟分为四房,目前四房皆有后代,一房在泉州仁风社区,其他三房都在前坂社区。自三百多年前开始,前坂陈氏在当地被称为"万春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