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苗大雷 《民俗研究》2011,(3):129-143
京西古城村秉心圣会从兴到衰的命运反映出村落变迁与妙峰山香会浮沉的复杂关系。最初,秉心圣会承载着古城村人祈福求善的心理期求。随着村落面临城市化的巨大压力.秉心圣会成为古城村人追忆村庄生活并表达利益追求的纽带,人们在积极投身香会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出强烈的村庄意识,这成为民俗文化延续的心理动力。在村落拆迁的现实面前,秉心圣会的传统民俗活动逐渐难以为继,“非遗”陷入名实难副的困境。秉心圣会的兴衰浮沉,反映出当下“非遗”保护面临的困境,也为探讨妙峰山香会文化的未来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吴效群 《民俗研究》2011,(2):240-255
邪病是中国农村社会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在道教名山王屋山区,民众认为修仙的动物——仙家经常依附到人身上,吸取人的能量或躲避其他修仙者的攻击,这导致人罹患邪病。为了防治邪病,民众成立了香会组织,通过修行和神灵的帮助,提高自己的“功德”,不给仙家及其他致病因素可乘之机,或通过神灵附体与它们协调关系、进行斗争。香会组织承担了部分互助、治安等社会职能,成为当地重要的跨血缘的民众自助组织。  相似文献   

3.
王立阳 《民俗研究》2011,(1):139-161
本文以北京妙峰山庙会及其香会组织的复兴为个案,从地方性个体横向联结的角度,研究庙会组织中的社会和个体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合法性诉求以及实现方式,从而了解在改革开放后个体和社会如何成长发展,理解中国地方社会及其走向,探索庙会组织作为中国公民社会有机构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普庆升平图》是表现北京香会的画作,由晚清宫廷画师张恺、王继明、张启明与屈兆麟集体创作,现藏故宫博物院。本文通过对比《普庆升平图》与《天津天后宫行会图》,分析了《普庆升平图》的画面内容,并讨论了北京香会与天津皇会的异同。此外,作品的宫廷绘画背景,揭示了晚清时期民间香会虽不被官府与士大夫认可,却与宫廷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妙峰山娘娘庙始建于明朝,其香会(又为庙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的庙会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会来到这里朝顶进香。其中有虔诚的香客,也有各种民间组织——“花会”,他们自动的来到妙峰山,修山道、办茶棚、粥棚,准备火把、灯笼,替人缝补靴鞋……也有为他们服务的花会,如献盐会、修补碗盆、施草席之类,他们共同为进香的人们提供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后,隔雍正经乾隆、嘉庆两朝,一个世纪的时间,避暑山在曾经以清政权在北京紫禁城以外另一个政治策源地的重大历史作用而存在。避暑山庄是由康熙帝缔构,康熙四十二年兴工,四十六年初具规模,即被启用,时称“热河行宫”。当时的建制状况,从画家冷枚绘制的《热河行宫全图》可见一斑①。康熙五十年(1711),热河行宫“另辟建前宫”(现称正宫)告成,圣祖正式命名题匾,始有“避暑山庄”之称。并以四字选景标定康熙三十六景,为之绘图、赋诗、作记。清圣祖《御制避暑山庄记》(以下简称“山庄记”),是记述这座…  相似文献   

7.
韩同春 《民俗研究》2005,2(3):175-194
对于北京民间花会的研究,总的来说是集中在对以碧霞元君信仰为背景的妙峰山香会的研究上,而其中又以北京城的香会组织与活动为研究重点。民国时期的北京香会的研究主要有:1925年顾颉刚、孙伏园等5位学者对妙峰山庙会的实地考察,在《京报副刊》先后6期发表“妙峰山进香专号”,后于1928年9月收录另外几篇相关文章,以《妙峰山》为名结集出版。同年,李景汉根据自己的亲自考察,在《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妙峰山“朝顶进香”的调查》一文。1929年,顾颉刚和魏建功、白涤洲等人一起再次对妙峰山进香活动进行田野调查,后以调查专号形式在《民俗》第六九、七十合刊上发表文章9篇、附录3篇和田野照片近40幅。此外还有与妙峰山香会有关的专著两部,一是奉宽的《妙峰山琐记》,  相似文献   

8.
曹荣  詹环蓉 《民俗研究》2007,(1):127-144
妙峰山位于北京市西郊门头沟区,自明代以来就是京津以至华北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中心地。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妙峰山庙会都吸引了大量香客、游人和香会。自顾颉刚先生对妙峰山庙会进行调查以来,妙峰山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民俗学的圣地。由于历史原因,妙峰山庙会一度中断。1993年,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下,妙  相似文献   

9.
万新华 《收藏家》2013,(11):59-61
清初文人画家宋骏业向来不为绘画研究者所重视,只因其曾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命而举荐王翚(1632-1717年)主绘《康熙南巡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孙岳颁(1639-1708年)主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与王原祁(1642-1915年)先后主持《万寿盛典图》而进入绘画史的视野,故其生平资料现存甚少。《清史稿》将宋骏业小传附于乃父《宋德宜传》之后,曰:子骏业,自副贡授翰林院待诏,直御书处,历兵科给事中。康熙四十一年,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福州洪塘乡称方乐里。方乐里有一座山叫妙高峰.也称妙峰山。山高约300米,迂回连绵十余里,深谷流涧.古木苍郁,结秀在洪塘江的北岸。山上有宋天圣七年(1029年)建的妙峰寺.朝则云雾缭绕,晚则松声悦耳.被称为“榕城西来第一禅林”。明张远《妙峰寺晓起》云:“寺老僧愈老,寒涛自撞春。人皆蜗角竞.我在最高峰。  相似文献   

11.
Time After Time     
Summary

This essay is an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writings by the Australian intellectual historian Ian Hunter on the subject of ‘theory’. It examines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aised by attempting to write a history of theory. The essay particularly seeks to analyse the various aporias at stake in Hunter's project: between the empirical and the transcendental, between history and the event, and between theory and ‘empirical’ history.  相似文献   

12.
以下观点①来自对历史编纂学的比较研究。有一种原则把过去理解为历史。在这种原则或至少类似原则基础的化背景中,比较研究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以比较的方法对西方历史思维进行的基本研究和解释已经开展,但是从一种跨化的比较角度看待过去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历史思想的产生)进行比较就有更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14.
《风景名胜》2016,(7):42-45
雾霾笼罩下的开罗城看起来老态龙钟,灰暗古朴,颤微微的,仿佛带着中世纪的气息.开罗意为“胜利之城”,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城市.虽然只有1500年的历史,因为城南30公里处的古都孟菲斯和“太阳城”赫里奥波利斯,开罗又有“世界文明之母”和“世界城市之母”的美誉.相对其他阿拉伯国家,许多开罗女孩没有将自己包起来,反倒穿着紧身裤、短夹克,打扮得新潮.  相似文献   

15.
16.
17.
县制是很古老的制度,而县制的起源颇有争议,本文系统总结了历代关于县制起源时间的说法,认为县制当起源于西周时期,并且提出确定县制的起源不应当仅仅从县字的出现入手,而应当从性质上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20.
Abstract

In the past, the nobility of science was taken for granted, and it was universally venerated. Today many scienti!, ts are depressed by the morally doubtful applications of science: the high ideals of science should prevent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o weapons research. In comparing science and religion,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science are stress, ed and their extension is urged. In this way the world can be saved from war and the dignity and nobility of science can be rest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