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陈庆英教师向我介绍他身边的一位先生说:“这是张骏逸博士。”这就是台湾前“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张骏逸先生?不高的个子,说话微微带有南方口音,自信,得体,还有些幽默。第二天,我们碰巧都要去北京大学附近的风入秘书店,便一同前往。他对书店很熟悉,还有书店赠送的打折卡,看得出,他是“风火枪”的常客。他在书店选购了很多书,并提着书到邮局去邮寄。看着他满头大汗地抱着厚厚一摞书离去的背影,我很难将他与那个委员长的官衔联系在一起。看着他做学者做得那么潜心,那…  相似文献   

2.
正10年前,当时经营的书店不是现在的五之堂而是十步斋。一天,贵阳市环保局的杨女士来书店问我们收不收购古旧书,因她家里房屋装修,她父亲去世后留下来的古旧书没地方存放,便想把它卖掉,估计有几百册。因书店经营收购业务,便随杨女士到她家看书。我还记忆犹新,书是用废旧报纸捆着,如果按图书的打包标准来估算,大概有二十几包,均为民国及民国以前的书。民国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国学基本丛书》系列和《丛书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故事     
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曾经是个“贼”。我偷过关公的忠肝义胆;偷过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偷过保尔的坚强不屈……那是好几年前,在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小书店。灰灰的墙壁犹如乞丐的破衣服,石灰剥落了,露出了青黑色的笨拙的泥砖。暗暗的光线,潮潮的地面,墙角还有一两棵细长发黄的小草,却十分倔强地在生长,挺惹人喜爱。墙角也时不时蹿出几只老鼠,吓人一身冷汗。整个小店弥漫着一种让人作呕的霉味。然而,我闻到的却只有扑鼻的书香。每逢节假日,我便早早地起床,赶到那家书店去“行窃”。小店的书和顾客一样少得可怜。蒙着一层厚厚灰尘的陈腐的木书架…  相似文献   

4.
本来,我是怀着特别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拜读祁进玉先生的大作《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下称“历史记忆”)的.一方面,从网上看到祁进玉先生是一位人类学博士,相信受过这种专业训练的研究者一定能写出很有分量的著作;另一方面,看到“历史记忆”一书时,感觉它是块“大砖头”,这种“砖头”书,不看内容,也能感觉到它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内部书     
正有些书,在七十年代叫内部书,贵阳市新华书店也有一个内部书店,供应级别很高,一般人见不着。我有叶惠伟这样一个在内部书店工作的朋友,人清瘦,话不多,知道我们爱读什么书,还时常为我们垫钱买书。我在河滨公园小山坡的草窝里偷偷读内部书,用牛皮纸将封面包好,时常读到日落西山,饥肠辘辘,才想起要回家。每念及此,很是想念他。  相似文献   

6.
内部书     
有些书,在七十年代叫内部书,贵阳市新华书店也有一个内部书店,供应级别很高,一般人见不着。我有叶惠伟这样一个在内部书店工作的朋友。人清瘦,话不多。知道我们爱读什么书。还时常为我们垫钱买书。我在河滨公园小山坡的草窝里偷偷读内部书,用牛皮纸将封面包好,时常读到日落西山。饥肠辘辘,才想起要回家。每念及此。很是想念他。  相似文献   

7.
谁看旅行书     
崔微 《旅游》2004,(6):10-11
试想,以心为圆心,以有限的时间和金钱为半径,这种旅行版图是不是人们期待的梦想之旅。当黄金周催生了假日经济,旅行书便势如破竹了。于是,大到国家小至古镇,以各种地域边际为单元的旅行书层出不穷。而以特种纸张、手绘地图、亲历视角、人文风格为样式和市场标签的“后藏地牛皮”时代的人文地理类图书和杂志们更为旅行书的热销推波助澜。它们以推广生活态度和旅行观为理想,以“口袋中的旅行黄页”为已任,在或大或小的书店登堂入室,且攻城掠地。 当国内一本标榜新锐的杂志喊出《不看旅行书》之后,旅行书的日子过得依旧滋润,一副我卖故我在的讨巧模样。  相似文献   

8.
诚品是一家始创于中国台湾的书店。这个书店与传统书店迥然不同,除了卖书之外,还配套有手工艺坊、油画廊、咖啡馆、香水间、首饰店,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文艺生活空间”。截至2019年,诚品已在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开了四十八家分店,年营收超过四十亿人民币,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书店。2004年,诚品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书店”,2015年被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为“全球最酷书店”。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与书相关的故事,或悲伤,或欣喜,但都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天我们从读者来信中选取一部分与书相关的故事。从咿呀学语开始,我就和书籍有了不解之缘,因此也在小小年纪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四眼仔"。家里人说,把我扔在书店我可以一天不挪窝。从小到大买了不知道多少书,现有的已经可以放满四层书架。我买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大学,由于电子书的盛行,购书频率大大减少。而我的两个妹妹,也是经常泡在我以前买的书里面。这次因为疫情在  相似文献   

10.
辛泊平 《神州》2010,(11):81-83
许多时候,买一本书并没有清晰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机缘,正如手头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当时去书店,是因为要买北岛主编的《七十年代》,还有苏珊·桑塔格的书。找到这些书后,便在书店散乱地翻看,没想到这一翻,便翻出了若干惊喜。  相似文献   

11.
正1940年代,上海有书店600余家,其中除商务、中华、世界、大东、开明等几家大型书店外,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书店。春明书店是一家弄堂书店,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到有职工30余人,常备书二三百种,可算是一家中型书店了。我因工作关系,从零星的资料中对该店略知大概,觉得该店虽没有突出的大事件,出版物也少有可  相似文献   

12.
大英书国     
赵毅衡 《世界》2003,(6):12-13
有人说:书是旧的好,情人是新的好。没有印证,不敢苛同。不过上半句我可以公然同意,我自己就是旧书店站出来的野路子学生。小时候新书店不让翻,旧书反正旧了,网开一面。到了西方,还是泡旧书店,新书太贵。  相似文献   

13.
书虫宣言     
我是一只快乐的书虫。因为读书,所以我快乐。我不能离开书生活,否则,我的生命是不完整的。鉴于书对我的重要性,我决定起草一份《书虫宣言》。一、我爱书!我爱读书,既读书的思想,也爱书的本身。那独特的油墨香,那沉沉的感觉,让我为之痴迷。我喜欢徜徉在书的世界里,有时并不去读,仅仅与它相对而坐,也能进入一种浓郁的知识氛围。因此我爱逛书店,喜欢捧一本书就一动不动地看上几个小时,忘了时间,忘了一切。我至今还记得一年冬天我去书店,发现了一本好书,于是把手套脱下放在书架上开  相似文献   

14.
正4月8日星期二天气:晴转多云先前我说过"不喜欢台湾作家"这样的话,但也曾拥有席慕蓉诗选,也曾抄下张晓风的话送人,也曾在书店竭力凑齐"三毛全集",也曾托人代买刘墉的书,也曾因林清玄想要沿尼罗河走一遭,也曾在雨中重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也曾看完龙应台生气、伤感、好笑,也曾大赞李敖、柏杨,看蒋勋讲《红楼梦》。王鼎钧是我最喜欢的台湾作家,到目前为止。我  相似文献   

15.
黄裳 《收藏家》2006,(12):47-55
钓矶立谈一九四九年秋,得此书于汉学书店。这是我开始买版本书、钞校本最早出手所得的东西,一直保存至今,是值得纪念的。新国肇兴,大局初定,百废待举。文化事业还来不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旧书业更是一落千丈、门可罗雀。汉学书店和郑西谛有颇深的关系。看西谛的旧日记可知。书店只两人。经理是郭石麒,还有一位是装书名手曹有福,年纪也不小了。书架上零零落落,没有什么可以上眼的东西,生意清淡,连开火仓都难。此时我初识石麒,是彼此论交之始。偶尔从店中买得一二小册,都品格不低。这本《钓矶立谈》即其中之一。书是黑格清初旧钞,袁芳瑛旧藏。…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环球人物》2013,(23):20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可以说我的高中生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算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也不愿关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热点事件。但是,高考之后的漫长假期给了我充裕的思考时间,尤其在一段时间的旅行后,我逐渐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里我不可能和社会脱节,就算是像斯诺登泄密这一国际事件,也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杨艳云 《神州》2013,(20):145-145
“阿姨,买本作文书”。这样的话经常在书店里回响。是啊,写作文真是愁坏了好多同学。他们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于是便买本作文书,或者找篇范文照猫画虎,应付老师的差事。听说有的老师还挺鼓励,美其名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并且认为,学生抄多了,熟能生巧,写作文也就不难了。这些种种“奇谈怪论”,真让我这个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感到很惶惑。学生怕写对作文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下面通过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怕写作文到逐渐喜欢写作。  相似文献   

18.
8岁的儿子喜欢看书,但他喜欢看的大多是小人书。这不,晚饭后一家三口上街去散步时,他钻进夜市书店的小人书堆里就不愿出来了。我叫了他多次要他走他都不肯,后来竟以给他买一本书作为条件。我说买书当然可以,但要买《作文通讯》、《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不能买小人书,而儿子要买的偏偏是小人书。我不肯买小人书,儿子却坚持要买小人书,如此争来争去,结果弄得个扫兴而归。  相似文献   

19.
谭干华 《风景名胜》2011,(11):100-108
那晚在书店的旅游书架前,我正在翻阅一本关于匈牙利的书。因为刚从那里回来的缘故,新鲜的记忆还带着强烈的冲击力,所以来到这里想再温习一下。这时一个女子来到旁边,也在挑选着。当她拿出同一本匈牙利的书时,她也看到我手中的书。我忍不住就告诉她买吧,我刚去过,实在是美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阿姨,买本作文书”。这样的话经常在书店里回响。是啊,写作文真是愁坏了好多同学。他们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于是便买本作文书,或者找篇范文照猫画虎,应付老师的差事。听说有的老师还挺鼓励,美其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并且认为,学生抄多了,熟能生巧,写作文也就不难了。
  这些种种“奇谈怪论”,真让我这个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感到很惶惑。学生怕写对作文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下面通过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怕写作文到逐渐喜欢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